第14章 妙詣
- 張君寶穿越倚天屠龍記
- 笛聲揚
- 2259字
- 2025-07-28 10:54:03
滅絕師太伸手一指張君寶,道:“殷六俠認得這少年么?”
張君寶混在峨眉男弟子之間,毫不出眾,殷梨亭與靜玄等人見禮,渾沒對他留意。這時順著滅絕師太手指一看,但見得張君寶額尖頸細、胸闊腿長,環眼大耳,活脫便與自己師父一個模子刻出,大大吃了一驚,訝然道:“師太,這位兄弟是峨嵋派的師兄嗎?”
滅絕師太話聲冷然如舊,道:“我看他倒像是武當派的。”
殷梨亭拜師入門時張三豐年歲已自不小,可師徒數十年的相處,一眼之下,認得出眼前少年與恩師相貌少說有七八分的相似,聽得滅絕師太之言,一轉念間想到此人必和恩師千絲萬縷。
但此節關乎恩師清譽,半分馬虎不得,忙道:“師太何出此言?這位小兄弟我在武當山上從未見過,不是幾位師哥任一門下傳人。他也不是峨嵋派的嗎?”殷梨亭急中生智,只說眼前少年非武當諸俠之徒,不牽扯張三豐進來。
滅絕師太知他心思,并不拆穿。殷梨亭向張君寶做了個揖,道:“請問小兄弟尊姓大名。”
張君寶回禮道:“在下張君寶。”見殷梨亭聽己一言而神色大變,奇道:“請問有何不妥之處?”
殷梨亭連連擺手,又不禁問道:“不敢請教尊甫是何人所賜?”
他幾乎已可肯定這少年張君寶多半是恩師子嗣,只不知為何名姓居然與師父俗家名字一般無二,恭恭謹謹的行禮請問。
張君寶和蛛兒都想到當日何太沖也問過他的名字為何人所取,只眼前這位殷六俠禮數可比何太沖謙恭的多。
張君寶當日不答何太沖問話,現見殷梨亭問及他取名長輩之時恭敬有禮,頓生好感,道:“乃家嚴所賜。”
殷梨亭不敢再問,拱了拱手,問滅絕師太道:“不知師太在何處遇著……張……張兄弟,多勞師太照料了。”
滅絕師太道:“少年人青出于藍,連昆侖派的鐵琴先生伉儷都是手下敗將,哪需貧尼照顧。但年輕后生心性未穩,或行差踏錯,倒大意不得。”
殷梨亭心中一凜,不知她此話何意,道:“是。正要請師太賜教。”
滅絕師太一指蛛兒:“你看她的臉。”
殷梨亭看了眼蛛兒,不明所以,滅絕待要說話,蛛兒搶著道:“我這是練千蛛萬毒手練來的,那又干你什么事?”
殷梨亭不知“千蛛萬毒手”是什么功夫,但瞧蛛兒臉上肌膚,自是詭秘邪功無疑,滅絕師太不理蛛兒,道:“這少年和她關系可好得很。當年之事猶在眼前……”
殷梨亭知她所說是五師哥張翠山因結交殷素素而至名裂身死一事,凜道:“多謝師太指點。”向張君寶道:“你愿意和我走么?”他是要將張君寶和蛛兒分開,帶去見宋遠橋、俞蓮舟等幾位師哥,請他們拿個主意。
張君寶見他言辭神色對蛛兒忌憚莫名,有心和這被張無忌認定為與他點穴手法相近的武當派高人結交一番,但若如此,未免冷落蛛兒,他們再加張無忌三個人患難與共,豈能置之不理?當下就要拒絕,不料蛛兒卻歡天喜地,道:“好啊好啊,我們一起去武當山。”
殷梨亭皺眉不語,蛛兒接著問道:“殷六俠,我正要向你打聽一人。”殷梨亭道:“不知姑娘要詢何人?”他因滅絕師太提醒和張翠山舊事而對蛛兒極是忌憚,然自幼受張三豐諄諄教導,為人謙和友善,蛛兒既非明教中人,殷梨亭言語間便不失了禮數。
蛛兒道:“我要問張五俠的公子張無忌,他可還好嗎?我滿天下的到處找他,總是尋他不到。”
張無忌聞言大感驚訝,他時常聽蛛兒說起所尋心上人如何兇惡,如何對她又打又罵,一直心中憤憤不平,這時方知,原來她所尋之人竟便是自己。隨即不禁納悶:“我卻何時對她打罵了?”
殷梨亭亦愕然道:“我那無忌侄兒么?他多年前到蝴蝶谷去治病,后來我往蝴蝶谷打探,卻得知蝶谷醫仙胡先生給仇家殺死,蝴蝶谷空無一人。我那侄兒……”說到這里神色黯淡,不再多言。
蛛兒心頭一震,道:“他……他……”忽然間珠淚盈眶,道:“當年我在蝴蝶谷就讓他跟我去靈蛇島治傷,豈料他非但不肯,還打我罵我。”張無忌這才恍然:“原來她是那個女孩兒。”
殷梨亭道:“靈蛇島?金花婆婆和銀葉先生和姑娘怎生稱呼?”
蛛兒不答他話,說道:“不對,不對。我多方打探,知道他曾來過昆侖山一帶,他沒死在蝴蝶谷。”
殷梨亭瞧她模樣,對無忌侄兒居然一往情深。他同是癡情人物,自此對蛛兒嫌隙大消,長長嘆一口氣,不忍駁她希望,道:“只愿我這侄兒另有機緣,得愈寒毒。”
張無忌在旁聽著兩人說話,對己關切牽掛之意溢于言表,感動之極,道:“君寶兄弟,咱們就跟殷六俠去吧。”心道:“待離了峨嵋派,我就向六叔表明身份。”
張君寶剛要答應,忽然間不遠處天空上一聲炸響,一道藍焰沖入云間。殷梨亭驚叫:“不好,青書侄兒遇險。”向滅絕師太告罪一聲,展開身法,向藍焰方向急掠過去。
靜玄揮手令峨眉眾人跟上,張君寶、蛛兒、張無忌三人一并隨行。
待到近處,只見又是三人圍攻一人,那三人作童仆打扮,年紀已然不小,各使單刀,看來武功不凡。受圍攻者則是個青年公子,長劍閃閃,緊守門戶。
張君寶觀斗片刻,忽然“咦”的一聲輕呼,卻是那青年公子長劍一振,使出一招“一氣化三清”,劍尖宛如一化為三,同時分攻三人,其手法、竅門,倒與他那招一指點三穴的點穴功夫頗有相似之處。
他獨自行走江湖,以郭襄、楊過等人武學中的絕招化出一套契合自身的高明拳法,一招一式俱集多家長處于一身,可說威力無窮。
后為應對強手兵刃,又自拳法中化出劍法,所謂兵器乃拳腳延申,有拳法為基,劍法研創便容易的多,諸多拳法奧妙亦略加改換,用于劍招。但這手一指點三穴之術因其手法勁力殊異別招,幾番嘗試,總不能在劍法中運用出來。
這時見了青年公子的出手,驚奇之余,頓感恍然,想道:“原來如此。”心中已有了以劍使之的妙法竅門,亦且思緒飛揚,出山以來所見諸多劍招或繁或簡在腦中一一浮現,取精去粕,融合整理,內心波潮起伏,只欲立刻尋個無人之所,將諸多想法一一試驗,加以方才所想竅訣,創一門精妙無倫的劍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