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原來是一個暗藏春色、藏污納垢之所!”
費爾奇指責少林寺藏著女人之后,笑了幾聲。
但說完這句話,自覺哪里不對。
“剛剛好像……我是……”
瞥見少林殿中正坐如來,恍然:
“這佛像……帝皇如來怎么會是這種形象?……不對,如來本就可以這樣,是我曾經見過……”
“啊!!!”
費爾奇頭疼欲裂,不禁發出低沉的叫聲捂住額頭,緊接著各種塵封的記憶涌現,想起了過往。
“啊,是了,是了,我受如來法令,我見過如來……我曾經見過如來……我還見過那些曾經被至尊打敗的異界佛陀,有一些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次同樣轉生,但因為我的靈魂不斷變強,經驗變多,時間又再次提前了,從一開始的死時方知,到第二次死前知道,現在已經能在一段天命全部結束前醒來了。”
“南慕容北喬峰……六脈神劍……段譽……小無相功……虛竹!”
“這個故事,我聽大師兄說過,原來是真實的世界衍生的話本……神驚鬼憷,天龍八部……”
“已經到了故事的大后期,哪個版本?”
“喬峰有音響嗎,有龍嗎……大師兄說過沒有法身高人……我自己已經是當世絕頂,能跟我打成平手的沒有幾個,我的火焰刀可以隔五尺點燃……原來如此,只是這種程度……”
“明王,明王你怎么了?”
旁邊幾位明顯是站在一起的僧人想要扶住費爾奇,但根本無法靠近,差點被正在回憶,本能防備的費爾奇真氣震飛。
“啊,這股力量又是什么……這些武功是什么?我想起來了,覓長生后,我已有一門神功解鎖,我能轉換功體了!不必再用這些凡俗武功為根基……”
費爾奇功體從內外兼修的火焰刀神功、小無相功、偷學但還沒有完全練成的易筋經神功轉換為紫霞神功,周圍開始噴薄紫氣,霞光籠罩,震住了周圍一干僧人。
緊著真氣四泄,籠罩半座大殿,實質性的紫霞罡氣形成混元不破的場域,將所有人強行擠到另一邊。
對面許多少林僧人本來還在震驚為什么少林寺有這么多女人,是誰藏起來的,為何他們一無所知。
看到費爾奇引起的異狀,原本的各種心思都集中在費爾奇身上:
“這鳩摩智是怎么了?難道說是走火入魔?但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威力,真氣已經向四周外放擠壓到數丈開外,簡直有鋪天蓋地之勢,這已經不是人力能做到的了。”
與此同時,費爾奇覺醒之后,各種混亂的記憶重新整理收納,理清了現在的狀況。
這種經驗已經有了幾次,雖然還是沒辦法第一時間完全清醒過來,但記憶的拼接已經越來越順暢了。
而且大師兄酷愛說書,尤愛武俠題材,其中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三部曲、鹿鼎記更是說過無數次。
現在的場景,結合以前那些話本故事,已經足夠讓鳩摩智知道前因后果。
應該是天龍八部中最后一個獲得奇遇的主角虛竹,經歷了逍遙派天山童姥和李秋水同歸于盡后,回到了少林。
靈鷲宮的女眷潛入少林服侍他。
同時少林寺因為許多事情被各路僧人堵門,比如五臺山清涼寺方丈“降龍羅漢”神山上人也在堵門,用大師兄的話說,就是大家都看少林派不爽,故意找事。
說起來,降龍羅漢神山和江湖人稱“伏虎羅漢”的玄慈方丈齊名……也是怪哉,在費爾奇的印象中,敢叫羅漢的怎么也得是法身高人了,這兩位比覺醒前的自己尚且不如,也敢稱羅漢。
嗯,當然,他自己稱明王也是更囂張的,不過寧瑪派可以理解為轉世修行,他叫明王是有說法背書的,不一定代表真實修為。
可能也有稱號的原因,雖然聽了很多版本的天龍八部,但他一直認為一流高手都是神仙超人亂斗的那一版才是正常的。
至于喬峰為什么堂堂當世絕頂誤殺阿朱,那當然是因為阿朱的易容術是神功一級的武學,自有妙用,一時難以分辨,然后一掌降龍殺心殺身,魄散魂飛,再也無救,神仙也不是什么都能做到的。
而且話本小說嘛,各個小說世界都有不同設定,可能這個世界的人都有某類弱點,那個世界的人又有另一類異常。
費爾奇自己的原生世界都有很多難以解釋的事,有時候現實反而更難接受。
反正費爾奇聽書的時候從來不去質疑大師兄的設定,所以大師兄最喜歡照顧自己。
……
眼下應該是天竺也有高僧在少林,說少林武功都是天竺武功,七十二絕技其實也是天竺絕技——這個說法在當前世界是不對的,當前的七十二絕技大多是歷代高僧不斷改編的成功,只有極少數神功仍然是達摩老祖所傳。
然后找事的僧人和少林眾僧對峙的時候,自己作為吐蕃國師,標準的番僧——可惡,前兩次修仙世界沒有洋人的設定,結果這次竟然又變洋人了——站臺給找事僧人說話。
說少林絕技都是天竺武學,自己也從天竺學會了七十二絕技。
此乃謊言,第一個謊言是自己是用的小無相功模擬運行,并不是真的全都練成。
第二個謊言,說是其他渠道學的,其實是從慕容博老先生那里得來的七十二絕技,慕容博是從少林寺那里偷的……這具身體竟然欠了那個老銀幣一個大人情。
姑蘇慕容家,其實已經定居姑蘇多年,但他自視鮮卑皇族不愿融入中華……無疑又是一個蠻夷,媽的。
這陣營,明明已經成了大明人,懷疑這個穿越門歧視自己!
嘖,回憶了一下這大宋也挺一般,行吧,不管那些。
再回憶了一下,穿越的這個蠻夷本身不能算特別壞的人,除了為了追求更強的武功做了一些惡事,但最多也就綁架段譽之類,甚至很少殺人。
在吐蕃也是勤修武功,傳揚教統,為了將所有精力用來打熬筋骨,磨煉內功,連明妃都不去享用,在吐蕃眾僧中甚至能算楷模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