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內外兼修
- 文豪:這大叔才華橫溢
- 一切以大橘為重
- 2066字
- 2025-07-24 23:28:58
“差點忘了,還有一件事。”李可馬上說,“趙老師,關于獎金領取的方式,是大概在二十七八號左右,會有專門的團隊來線下頒獎。”
“李編你的意思是,有人來霧都,搞個頒獎儀式頒獎嗎?”趙既白有點沒能理解。
“頒獎儀式肯定犯不著,是把獎金送上門。只送第一名的獎金。”李可馬上說,“如果貓貓組和”狗狗組的第一名都頒給趙老師,就不用這么麻煩了。”
派多格寵物和雜志社總部都在四九城吧?甭管是飛機還是火車,頒獎團隊都屬于勞師動眾了。
趙既白的職業雷達響起了,莫不是對方在查看了他的地址(投稿是要填寫作家資料的),了解到八橋鎮百花村這邊是霧都比較窮的地方,想要搞個草根逆襲炒作?
“畢竟派多格寵物花了錢,可能是他那個公司的管理層,想告訴老板錢花在什么地方去了。”李可解釋,“趙老師放心,不會暴露作家住址的。”
哦,聽懂了。花費三四萬的車馬費和出差費,來證明和《寵物世界》舉辦活動兩萬多贊助,花得很值。沒問題,這流程非常正宗。
“頒獎團隊來,應該會提前打招呼吧?”
都當文抄了,都有外掛了,趙既白可從來沒想過遮遮掩掩。況且前世做自媒體的他太明白,名氣有多重要。
應該會提前打招呼,李可也不確定。
正經事說完,兩人又聊了一會。
“非常期待趙老師的新作品。”
掛完電話,編輯老可還有些意猶未盡。
這作家真會說話,他感覺和對方聊天很愉快。如果對方在四九城,絕對要找個館子暢聊。
華夏輕工業出版社在四九城東長安街呢。
會說話不是對方夸人,而是剛才在電話里聊的內容,剛好是他感興趣的。所以老可甚至提出主動幫忙排版校對什么的。
“星新一的作品系列肯定能在作協混個位置……不對,作什么協。這輩子我不進去了。”做規劃的趙既白猛地搖頭。
為何呢,上輩子做自媒體的他,都能混進省作協,你想想這組織還有什么含金量。
以前底氣不硬,所以他是發射糖衣炮彈的人,才使得前世他混成了主席團委員。但這一世作品硬啊,還跳進去就沒必要。
“對內讓兩個孩子生活好,并且消除前面三四年留下的心理陰影。”趙既白很清楚,當前兩人高高興興,并不等于之前的傷害沒了。
說個最直觀的吧,現在妹妹和哥哥關系非常好,但前世兩人長大后矛盾非常大,而他這個當父親的甚至不知道兩人為何反目。
“可不能用后半輩子,彌補童年的創傷。”趙既白進行整體規劃,“對外生活要提升起來。”
通過小說來提升,那么趙既白訂一個小目標,先出版一個短篇合集吧。
“也沒個動靜……”
沒動靜的是發給霧都出版社張編。
零幾年即便快遞再慢,也不可能會十天了還沒發到霧都出版社的總部,畢竟是同城。
只有一種可能,張編沒看……
倒不是張編可以說話不算數,只是剛好三個項目撞到一起了。《冬北往事》《藏地密碼7》以及《未確認生物體大全2》。
太忙碌了,恨不得多長幾只手的張編根本就沒空余時間。
由此就能看出趙既白的未雨綢繆,如果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張編身上,月末根本拿不到錢。多說一句,哪怕不通過張編,直接投稿雜志,三審三校時間也久。
光是初審就要單個一到兩周,而有從業人士推薦的話,可以直跳過初審。
“不明白,這類書為何人氣這么高?假得這么離譜。”張編瞅著《未確認生物體2》的樣書。
身為編輯他太清楚此書是怎么做出來的了,就是把互聯網真真假假的內容聚攏到一堆。未確認生物體的部分傳言都是虛的,張編口中的假不是這個假,而是里面引用的新聞報道。
國外xxx新聞報道十五米長的巨蛇如何如何。壓根就沒這個報紙,都是胡謅的。
“長弓,今晚聚餐要不要去?”
下班時,面對同事的邀請,張編拒絕了。別看他有啤酒肚,好像是經常出去聚餐的人。
實際上他的大肚子是由于長期久坐,外加缺乏鍛煉。
一米六,一百六,可惜不到16,否則就三個“16”了。他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一動不動似烏龜。
“今天回去終于有時間清一清郵箱,”還有拆包裹。張編在坐公交車回家的路上,也沒搶到位置。
“我為你們默哀,”張編意識到自己心情不佳,想要找個東西發泄一番。很明顯,找他指點的稿件們就是發泄的渠道。
張編脾氣好時,會耐心地講述文章如何改。但心情不好……也會指出不足,不過方式就不委婉了。
他還在路上,而趙小叮和趙亞兩人放學了,今天他們在外面玩。
該說不說,這么熱的天,就算在陰涼處坐著不動,也有種被熱情爆過的窒息感。小孩子是怎么能夠忍受的?還能夠頂著大太陽跑來跑去。
當下他們在玩一個很奇怪的游戲,名叫“包子饅頭大豐收”。
在一條線上背對著把鞋向后扔,還不是看誰扔得最遠。還講究“牌面”,兩只鞋子都翻轉是[饅頭],兩只鞋子都是正的為[包子],然后一只鞋搭在另一只鞋上面是[蛇洞],優先級高的就率先踢鞋子回來等等,規則相當復雜……
周珠在旁邊看了好一會,也不知道這群孩子在玩什么。當一個三十來歲的成年人盯著一群孩子時,就足以證明有多無聊。
她也確實無聊,幫母親守著麻將館。
和擺攤一樣,人真的很喜歡“扎堆”。八橋鎮比較繁華的街道,加上趙既白自己的攤位,已經有三個攤出數字游戲了。趙既白也決定今天是最后一次出攤。
而趙既白住的小院子旁邊不到七十米的距離,就是另外的小院,見陳大媽這邊開麻將館掙錢,周珠的媽就也在樓下搞了個麻將館。
當然,兩個誰也沒辦法說誰,因為最先開小賣部的是周珠家里,陳大媽是有樣學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