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集體討論

  • 后天的昨天是明天
  • 清風守護者
  • 1396字
  • 2025-07-19 19:42:58

氣象局辦公區的空調嗡嗡作響,將初秋的燥熱隔絕在外。相陽剛結束一場關于極端天氣數據的內部研討會,回到工位準備整理會議紀要,就被隔壁工位傳來的討論聲吸引了注意力。

“不是說地球氣候一直在變暖嗎?”同事小張轉著辦公椅,眉頭緊鎖地看向周圍,“怎么我感覺這兩年冬天越來越冷,夏天反倒熱得離譜?去年夏天神都市連續半個月 38度以上,今年冬天又下那么大的冰雹,這極端趨勢也太明顯了。”

老李端著搪瓷杯湊過來,杯沿還掛著一圈茶漬:“可不是嘛!我老家在陜北,今年開春下了場桃花雪,把剛開花的蘋果樹全凍壞了。村里老人都說活了一輩子沒見過這天氣,說是變暖,咋冷的時候更冷了?”

辦公室里瞬間熱鬧起來,幾個年輕同事也加入了討論。

“我看新聞說北極都 30度了,可咱們這兒冬天還得穿羽絨服,這變暖到底是咋回事?”

“是不是專家搞錯了?說不定地球其實在變冷呢!”

“別瞎猜了,相哥是專家,問問相哥不就知道了。”

話題突然落到自己身上,相陽停下敲擊鍵盤的手指,抬起頭。陽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照在他的白襯衣上,在布料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最近因為連續的極端天氣和離奇夢境,他對氣候變暖的相關研究格外關注,此刻聽到同事們的困惑,便放下手頭的工作,認真地整理起思路。

“大家說的‘氣候變暖’,其實是個容易引起誤解的說法。”相陽的聲音低沉平穩,帶著理工男特有的理性,“更準確地說,應該稱為‘全球氣候異常’,而支撐這一現象的核心理論,其實可以叫做‘二氧化碳理論’。”

他起身走到辦公室的白板前,拿起馬克筆在上面畫了個簡單的大氣層示意圖:“歐美科學家提出的經典模型是這樣的——陽光穿過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一部分能量被地表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回太空。地表吸收熱量后會釋放紅外線輻射,這些輻射本應大部分散發到宇宙中,但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像一層保溫膜,會吸收其中的大部分紅外線,使熱量保留在大氣中,這就是溫室效應。”

相陽在圖上標注出“溫室氣體”的位置:“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其中二氧化碳是含量最高、影響最顯著的一種。人類通過燃燒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活動,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加劇,這就是氣候變暖的核心機制。”

小張撓了撓頭:“可這和我們感覺的‘冬天更冷’矛盾啊?如果全球都在變暖,冬天應該越來越暖和才對。”

“這就是氣候變暖的復雜性所在。”相陽在白板上畫了個箭頭,標注“極端化趨勢”,“氣候變暖不是簡單的‘全球同幅度升溫’,而是會打破地球原有的氣候平衡,導致極端天氣事件增多——簡單說就是‘冬天更冷,夏天更熱’,極端高溫和極端低溫的出現頻率都會增加。”

他解釋道:“地球的氣候系統就像一個精密的儀器,各個部分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當溫室氣體增多導致整體溫度上升時,會干擾大氣環流、洋流等系統的正常運行。比如北極渦旋變弱后,極地冷空氣更容易南下,導致部分地區冬天出現極端低溫;而同時,熱帶地區的熱量無法有效擴散,會形成更強的熱浪,使夏天變得更熱。”

老李若有所思地說:“這么說,我們感受到的極端天氣,反而是氣候變暖的表現?”

“對。”相陽點點頭,“氣候變暖會使大氣中蘊含的能量增加,就像給地球的氣候系統‘加燃料’,能量越多,天氣系統就越容易變得不穩定,極端天氣的強度和頻率自然會上升。這就好比燒水,水溫整體升高的同時,水面的波動也會更劇烈。”

一位年輕同事提出疑問:“那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是不是所有的氣候異常都能歸咎于二氧化碳排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城| 泗阳县| 团风县| 牙克石市| 三河市| 卓资县| 尖扎县| 项城市| 扎兰屯市| 广宁县| 平原县| 西充县| 襄垣县| 余干县| 邯郸县| 明溪县| 南部县| 崇州市| 灵寿县| 南陵县| 玉山县| 鹿邑县| 韶山市| 江永县| 南溪县| 申扎县| 玛曲县| 大名县| 平邑县| 张家界市| 马山县| 宜阳县| 津市市| 邯郸市| 独山县| 旌德县| 和平区| 甘肃省| 九龙坡区| 汝州市|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