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太曜峰弟子論道
- 洪荒:西方玄靈,登仙煉道
- 芋頭燜排骨
- 2021字
- 2025-07-28 11:02:42
三千年后,玄靈自須彌殿踏出。
聽得二圣講道一場,玄靈神識通明,心中更有所悟。
他就此折返太玄峰靈玄洞,又閉關一場。
閉關又三千年,受益匪淺。
出關之后,玄靈游走山中,來到太曜峰中。
太曜峰中金紋叢生,億萬道赤金巖棱如上古神戟直刺九霄,鋒銳的棱角割裂流云,將天際碎成浮動的金箔。
整座山岳吞吐著烈日精魄,巖縫間流淌著液態的天光,每當罡風掠過,千萬道金光便如出鞘的天刃相互激鳴,在虛空中斬出重重金色漣漪,連時空都在這鋒銳無匹的威壓下泛起細密裂痕。
“這太曜峰暗藏金精之氣,對于那大勢至師弟來說,的確是一處寶地。”
玄靈暗自忖道。
要知道,一方修道的洞府道場若是選對,先天修道便可暗合“地利”,對于修行證道當然也大有裨益。
玄靈飄然落定在那太曜峰中金罡洞前。
此地便是那大勢至所開辟的洞府。
“大師兄來了!”
大勢至見到玄靈到來,當即恭敬相迎,臉上滿是笑意。
“近來如何?”
“在這須彌山中可還習慣?”
玄靈望向大勢至,客套問道。
“自是習慣的。”
大勢至笑著回應一句,旋即迎著玄靈步入洞府中,又取來許多靈果靈酒招待。
“今日前來你這洞府中,便是領你與眾師兄們熟悉一番。”
玄靈笑著說明來意。
話音剛落間。
便看到有那兩道身影乘風化虹而來,落定在洞府之外。
“呵呵...”
一名胖道人滿臉堆笑,笑意溫和地主動走來,正是彌勒。
在彌勒身后,便是一襲白色道袍,看起來溫潤無比的藥師。
“大勢至,見過二師兄、四師兄!”
大勢至眼見彌勒與藥師前來,也跟著行禮道。
“這位便是五師弟了?”
“看起來倒是不錯,呵呵...”
彌勒笑呵呵地點評客套一句。
一旁的藥師也跟著點了點頭,“師兄說的是。”
師兄弟四人就此落座,開始品嘗著靈果靈酒,就此閑談起來。
說起來,玄靈雖與彌勒、藥師等一起入門,而且貴為西方大弟子,然而縱然在山中,也都是閉關修行,期間還出門游歷了一趟。
與彌勒、藥師接觸,也的確不多。
“地藏師兄呢?怎地沒來?”藥師好奇道。
“不必等他,如今地藏師弟正在閉關修行。”玄靈點了點頭。
在來太曜峰前,玄靈便傳音知會了彌勒、地藏與藥師三人。
地藏那邊卻是沒有回應,玄靈也特意過了一趟那太陰峰,知曉地藏是在閉關,便沒有叨擾。
“往后便都是師兄弟,我這做大師兄的,自然也要有些表示才好。”
玄靈含笑道,旋即取出了一瓶生機泉水以及一摞自制的符篆,給面前三位師弟各自一瓶生機靈泉水以及三萬符篆。
“這些符篆都是師兄自己煉制的?好手段!”
彌勒眼眸微亮,含笑贊嘆起來。
而且自家這位師兄一出手便是三萬張符篆,如此手筆,絕對算得上是“大”了。
“先前機緣所得,領悟符篆一道,雕蟲小技,不值一提。”
玄靈謙虛笑道。
“這生機靈泉倒是巧妙,內蘊生機造化,用來澆灌靈根靈圃或許更有妙用!”
藥師對那符篆興致不大,卻是將目光轉向了那生機靈泉,在感知到靈泉中所蘊含的沛然生機時,便是他也興致勃勃。
收下玄靈所贈之物后,師兄弟幾人便又開始閑談起來。
所說的便是各自過往之事,也算是增加些師兄弟間的了解。
“我等既是相聚一體,不如就此論道一場?呵呵...”
彌勒不由主動提議道。
“師兄說的是!”藥師點頭附和道。
大勢至喜道:“如此甚好!”
“善!”
玄靈點了點頭,也跟著應下。
四道身影盤坐八卦蒲團上,開始就此論道一場。
“既是論道一場,吾作為師弟,便先開始罷。”
“還望眾師兄指點!”
“吾之所講,便是那五行之一的金法一道。”
大勢至悠然開口道。
其正襟危坐,面容剛毅,眼眸中更是犀利如法劍破空一般。
便在此時,隨著大勢至開口講道,便有那道道金光流轉而出。
但見大勢至掌心緩緩托起一團凝練的庚金之氣。
“諸位師兄。”
大勢至的聲音如金鐘撞玉,掌心庚金之氣驟然化作一柄三寸小劍,劍身上流轉著細密的星紋,
“金法之道,貴為五行之首,是為金木水火土。”
“其所謂金法,首重‘銳’與‘堅’。”
“銳者如星芒破霧,可斷萬物;堅者如金剛不壞,可御萬劫。”
大勢至屈指輕彈,小劍突然崩解為萬千金屑,凝聚流轉不絕。
“吾貴為金剛精魄本源化形,先天傳承金法,因此悟得那金法至理。”
“金生于石,煉于火,成于鋒。”
正當那大勢至說話間,面前那萬千無量金屑再化,竟是倏然間凝聚成一尊三足金烏。
烏喙尖銳如鑿,竟在虛空啄出細微的裂痕,此為‘銳’;
金烏周身羽毛化作鱗片,任憑洞外金罡風沖撞,鱗片紋絲不動,此為‘堅’。
“然金法并非一味剛猛。”
大勢至話鋒一轉,金烏突然解體為一道金繩,繩上纏繞著柔和的道韻,
“剛過易折,需以柔濟剛。如這捆仙繩,看似柔韌,實則蘊含百煉精金之性,能捆仙鎖魔,正是剛柔并濟之理....”
大勢至雖說才剛化形萬年左右,然而參悟有西方玄門妙法,而且本身跟腳資質不弱,因此對于金法一道大有感悟。
其娓娓道來,對于金法一道講述更是深入淺出。
一時間,洞府內道音縹緲不絕。
不管是玄靈還是彌勒、藥師,此時都沉浸其中,領悟金法之玄妙。
證道修行,登仙煉道,皆在于“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聽得外道,也可從中領悟,裨益自我大道。
這也是論道的本質。
而且這大勢至如今雖只是金仙境,然而他先天自有傳承,因此對于道法上的領悟,遠遠比昔年玄靈在翠羅山中所見論道的翠羅茶母還要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