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猛踹瘸子那條瘸腿
- 逆改香江1978
- 滕敬恩
- 3220字
- 2025-07-19 18:00:00
“把長海秘密吸納九龍倉股票,意圖控股的風放出去!我要所有財經報紙的頭版頭條都報這件事!”
“哇!夠狠!這下九龍倉要飛上天了!那我們是不是該放了?”
許明德立刻領會了意圖。這消息一旦坐實,市場預期將徹底改變,股價必然再次暴漲,徹底打亂李家成的節奏。
“漲得差不多就放,不要貪心,已經賺得夠多了。”
何言超掛了電話,對助理吩咐:“消息爆開后,就通知新聞部跟進深度報道。核心點:這是一場新興華資對英資老牌洋行的挑戰,是香江資本力量格局變化的標志性事件!”
“是,老板!”
何言超的貼身助理是福伯的兒子,忠誠方面不用擔心。
“長海實業秘密收購九龍倉,劍指控制權”的重磅消息被幾家財經小報“獨家披露”,整個香江資本市場瞬間炸鍋!
九龍倉股價如同坐上了火箭,在巨大的收購預期推動下,一路狂飆突進,短短數日漲幅超過百分之百!
交易大廳人聲鼎沸,無數紅了眼的散戶和機構爭相涌入。
怡和洋行大班紐璧堅(John Boyd)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
他沒想到長海的動作如此隱秘,更沒想到意圖會以這種爆炸性方式提前曝光,導致股價失控飆升,讓怡和的反擊成本呈幾何級數增加。
紐璧堅憤怒地拍桌子怒吼:“李家成那個狡猾的家伙!想搶走九龍倉?做夢!”
在憤怒和傲慢的驅使之下,怡和并未選擇立刻在公開市場上硬碰硬。
他們祭出了英資在殖民地時代慣用的“高效”手段——政治施壓。紐璧堅親自撥通了匯豐銀行大班沈弼(Michael Sandberg)的電話。
“李家成這是在挑戰秩序!他必須停下!匯豐作為香江金融基石,絕不能坐視!我要求匯豐立刻對長海施壓,停止收購,否則……匯豐對長海的信貸支持,恐怕需要重新評估了!”
怡和也是匯豐的大股東,決定有能力影響匯豐的政策。
沈弼握著話筒,眉頭緊鎖。在怡和的明確威脅和同為英資圈層壓力下,他的天平迅速傾斜。
很快,一場“友好”而充滿壓力的會面在匯豐頂層進行。
沈弼“語重心長”地對李家成表達了匯豐的“關切”:“九龍倉一事,鬧得滿城風雨,股價飛漲,市場波動劇烈,這不利于香江金融穩定啊。怡和方面反應非常強烈。我們匯豐作為發鈔行,有責任維護市場秩序。希望長海能慎重考慮,停止進一步的收購行動。”
這番隱含斷貸威脅的話語,如同一盆冰水澆在李家成頭上。他深知失去匯豐支持的后果。
“董事長!大料!絕對是大料!”
佳視新聞部調查記者沖進何言超辦公室,“可靠線報!怡和紐璧堅向匯豐沈弼施壓,要求匯豐逼迫長海停止收購!匯豐沈弼已約談李家成傳達了!”
何言超對此早有預料,歷史上怡和就是這么干的,但他還是得裝一裝。
“消息可靠?”
“線人身份可靠,交叉印證了會面時間和內容!可信度極高!”
“好!立刻做成頭條專題!”何言超霍然起身,“重點突出:英資怡和,利用特殊地位和政治影響力,通過匯豐銀行向華資企業施壓,意圖阻止正常商業收購!這是赤裸裸的金融霸凌!是對自由市場原則的踐踏!”
“今晚黃金時段新聞頭條播出!專題評論同步跟上!然后發通稿給所有媒體!”
佳視的報道如同重磅炸彈,在沸騰的輿論油鍋中引爆!
電視屏幕上,主持人義正辭嚴的播報,配合財經評論員和法律專家毫不留情地抨擊怡和與匯豐“食相難看”、“違背商業道德”、“開歷史倒車”。
“豈有此理!英國人輸不起就耍這種手段?”
“證監會呢?金管局呢?裝死啊?”
小市民們大多忘記了,正面硬剛的話,長海壓根不是怡和的對手。是紐璧堅太過傲慢,不想承受損失,才通過盤外招打壓長海。
輿論徹底炸鍋!街頭巷尾、茶餐廳、寫字樓,無不議論紛紛。
對英資的憤怒和對監管不作為的質疑聲浪空前高漲。報紙紛紛跟進。怡和和匯豐瞬間被推上風口浪尖。
面對民意和媒體窮追猛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和金融管理局(HKMA)再也坐不住,發表聲明“高度關注”事件,將“依法依規進行調查”,“呼吁各方遵守市場規則”。
然而無論媒體如何報道,對對怡和匯豐也只能造成一些名譽上的損失。
李家成很聽話的,沈弼打了招呼,他一定會停止對九龍倉的收購,但他不想就這樣結束。于是他很快就鎖定了新的收購目標,但這需要一個重量級人物的支持——船王鮑玉崗!
鮑氏擁有龐大現金流,與匯豐關系深厚,并且對九龍倉有著濃厚的興趣,或許能成為破局關鍵盟友!
李家成迅速聯系了鮑玉崗,表達希望合作的意愿。他想用手里的九龍倉股份,換取船王的支持,還有錢!
這算盤打得,珠子都崩臉上了!
就在李家成聯系鮑玉崗的同一天傍晚,何言超的奔馳車悄然駛入鮑氏大宅。
會客廳內,船王鮑玉崗精神矍鑠,目光如電,打量著眼前名震香江的“神童超”。
“阿超,今日登門,所為何事?”鮑玉崗開門見山,帶著船王特有的豪邁與直接,稱呼也顯長輩親近之意。
“晚輩冒昧拜訪,是聽聞外界有鮑氏‘棄舟登陸’的傳言,所以,想跟鮑生您談筆生意。”
“哦?什么生意?”鮑玉崗饒有興趣。
“買船。”何言超清晰吐出兩個字。
鮑玉崗微微一怔,眼中訝異一閃而過。如今航運業哀鴻遍野,人人拋船,這后生居然要買船?
“買船?”鮑玉崗不動聲色,“阿超你看好航運?”
“不是看好,”何言超語氣篤定:“是堅信航運業前途無量!”
“此話何解?”
“鮑生,眼下的行業寒冬,絕非海運沒落,而是前幾年無序擴張導致的暫時過剩!按照目前為止的數據來推算,今年的全球航運總量預計能突破40億噸,相比前幾年的最低谷,增長40%!”
“西德推出了新一代的電噴發動機,換裝后,航運燃料成本可以降低30%。美國要建立石油儲備。每一樣都在預示航運即將復蘇。”
“可那也比不上房地產賺錢快。”
這話是事實,也是試探。
“這點我非常認同。如今海運疲軟,鮑生的現金流不可能再拿去擴張船隊。九龍倉是非常優質的資產,將其收購是明智之舉。但登陸的發展方向,晚輩有些淺見。”
“買碼頭,建倉庫,整合物流,為實業做配套,這是扎根大地,利在長遠,是真正的實業家所為。”
“但是……”他語氣陡然轉冷,露出鋒芒,“如果登陸是為了去搞地產投機……恕我直言,隔行如隔山。海運是您浸淫一生的行業,而地產、金融投機,水太深,把戲太多,一不小心就會損失慘重,甚至可能把您辛苦積累的海上基業都搭進去。”
這番話,如同重錘,敲在鮑玉崗心上!他確實收到了李家成轉讓九龍倉股份的提議。
九龍倉的核心資產是尖沙咀碼頭倉庫,符合他“登陸”思路。在那之后具體要如何發展,他還在猶豫。
鮑玉崗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阿超你收到風聲?”
何言超坦然迎上鮑玉崗銳利的目光:“鮑生明鑒,我確實有在關注長海的動向。鮑生若想收購九龍倉,根本無須與李家成合作。”
他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輕蔑,“英資目光短淺,只知壓榨勞工,設備陳舊幾十年不更新,把碼頭賺來的錢都拿去炒樓花,搞金融投機,謀求短期暴利。這樣的對手,根本不足為懼!收購起來,不用花多大的力。”
船王顯然被這說法吸引了,問:“哦?阿超有妙計教我?”
何言超嘴角勾起自信的弧度:“教不敢當。小小計策,說出來給鮑生您做個參考。”
“放出消息:‘棄舟登陸’純屬謠言!鮑氏扎根航運,矢志不渝!買碼頭、倉庫都是為航運做配套。”
“同時,購買任何碼頭,并放出豪言,鮑氏將自建全新的現代化港口!引進最先進的技術、設備,采用科學的調度運作!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跟上世界潮流。”
“妙啊!”
這個消息一出,那些靠著壟斷和壓榨、不思進取的英資碼頭,股價會怎樣?
那些習慣了躺著收錢的英資股東,他們還能坐得住嗎?
恐慌性拋售,就在旦夕之間!到時候,再談收購,就容易多了。
何言超拋出的,不是給船王的誘餌,而是一柄直插英資心臟的利劍!
精準打擊對手弱點,成本低,見效快,還能樹立鮑氏銳意進取的形象!
影視作品中的收購戰——深謀遠慮、算無遺策、驚心動魄!
真實的收購戰——暗箱操作、違規交易、卑鄙偷襲、猛踹瘸子那條瘸腿……
何言超的計策就是踹腿!
股票的價值無非來自兩個方面——盈利能力、未來預期,只要同時打擊這兩個方面,就能造成“戴維斯雙殺”,使股價跳水。
船王本來就想往陸上發展,何言超為了他指出配套航運優于搞房產炒樓。
如果船王認同這個觀點,買碼頭、升級設施就是他本來就要做的事,不是額外成本。
只是將順序稍微調整一下,先買一個碼頭做“戴維斯雙殺”局,再收購九龍倉,而不是買下九龍倉再升級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