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五,是日大吉,諸事皆宜。
龍首山上,熱鬧非凡。
山頂龍王廟外,道路兩側以及院門對面,都是各種擺攤小販。
有香燭攤子,有面攤子、有油貨攤子、有草藥攤子、有鐵器攤子、有雜貨攤子...
各種各樣都有。
人們簇擁在龍王廟的周邊,將這小小的龍首山頭,擠得滿滿的。
平日還算寬敞的客堂,此刻略微地顯得有些擁擠。
縣衙的幾位主官,連帶縣里幾位鄉紳都圍坐在客堂之中,那吳縣丞和楊典史也早已經從王家莊園那邊趕了過來。
李宗翰陪著李余坐在主位,旁邊坐著吳縣丞、陶主簿、楊典史。另外,還有李氏宗族組長李祖漢等諸多鄉紳。
這在一旁奉茶的自然不是老繆和大牛了,而是李祖漢從族里安排過來的幫手。
老繆和大牛兩人在外邊帶著幾個李氏的族人,負責招呼來廟里進香的信眾。
“李廟祝今日升座,實乃我潯陽縣是大幸,今日我等齊聚龍首山,為龍王爺賀,為李廟祝賀。”李宗翰看著眾人,朗聲大笑道。
“正是!”
這邊鄉紳代表李祖漢也是歡笑出聲:“我潯陽縣大旱三月,眼見秋收無望、百姓涂炭,李廟祝為我潯陽順利求下甘霖,如今李廟祝升座,正是我潯陽百姓之福啊。”
眾人都紛紛含笑稱是。
李余肅然拱手:“有勞李知縣以及各位大人、鄉紳,今日李某受龍王爺神諭,正式升座,此后自當秉承神諭,為龍王爺效命,庇佑諸民......”
不多時,外邊老繆便快步走了進來,拱手道:“大人,外邊有大云村、小崗村、壺口村、龍頭村各村信士,來向龍王爺進獻祭品,賀廟祝大人升座之禮。”
聞言,李余便是起身,朝著眾人拱手道:“本座失陪一刻。”
眾人都紛紛笑著起身拱手:“我等皆隨廟祝觀禮。”
眾人陪同李余走出客堂,往大殿行去。
到了殿前,便見得殿前已經整齊站滿了各村百姓,前頭站在幾人,正是各村里正。
隊列之前,便是擺著羊一頭,香油一擔,雞子一筐,另有神恩牌匾一副、純銀燭臺一對。
祭品很是厚重,可見各村信士之虔誠。
李余站到殿前,便是朝著眾人微微一拱手。
旁邊老繆,便是揚聲道:“李余廟祝受賀。”
場中百姓,便是在幾位里正的帶領下,齊齊拱手作揖:“大云村、小崗村、壺口村、龍頭村信士,賀李余廟祝大人升座!”
李余再次拱手回禮:“各位信士,今日受龍王爺神諭,吾登座廟祝,又有諸位前來朝賀,幸何如之?有請各村代表入殿,隨吾拜謝神恩。”
當下,各村里正便隨著李余入大殿,在殿前蒲團上跪下;那院中諸村百姓,更是紛紛跪下。
“啟稟龍王尊神,今日李余升座,各村來賀,并奉獻祭品,朝謝神恩,愿尊神賜福...拜!”
李余雙手執香,朝著神像一拜。
后邊的諸里正和村民們,紛紛叩拜。
“二拜!”
“三拜!”
隨著眾人的叩拜,絲絲香火之力飄入龍王神像,匯入虛空。
在那鄱陽湖深處,某處精美水府,一頭渾身傷痕累累,鱗光黯淡的銀龍正盤在大殿之中昏睡;一些青灰色的氣息盤踞在銀龍身上的傷口內,讓那修長龍軀時而輕輕顫抖,仿佛在忍受強大痛苦。
而那飄然而來絲絲香火之力,緩緩融入龍軀之內。
只見得隨著這些香火之力的融入,那原本黯淡的鱗光,漸漸多了一絲活色,就連一些細微的傷口,也悄然愈合。
就連那龍軀上不時出現的顫抖,都緩和了不少。
待得這邊各村信士和代表退去,那邊又有人匯入院中。
老繆揚聲道:“李余廟祝受賀。”
院中十數人,齊齊拱手道:“桑柴縣大王村信士,賀李余廟祝大人升座。”
李余再次拱手回禮,然后引導大王村的里正入大殿上香。
這邊搞完,那邊又來了人,便是與潯陽交界的另一縣:“都口縣秧田村信士,賀李余廟祝大人升座。”
“桑柴縣回龍村信士,賀李余廟祝大人升座。”
“云澤縣鴨頭村信士,賀李余廟祝大人升座。”
這陸陸續續的,有與潯陽相鄰的鄰縣信士來祝賀。
這送來的賀儀多數都是一些香油、花果、雞子之類,比不得潯陽各村送來的祭品賀儀,但卻是讓老繆大牛,以及潯陽縣的信士們,臉上大大有光。
特別是,老繆滿臉紅光,除卻當初外縣的信士來求雨,擺了一回,這已經多久沒有其他縣的信士來朝拜了?
旁邊觀禮的李知縣等人,也都一個個撫須微笑,自覺臉上有光。
而這諸多的香火愿力,緩緩匯入龍王神像,匯入虛空,最后落在了銀龍身上。
那銀龍身上的一些細微的傷口這時多半都已經消失不見,就連一些大傷口,里邊的青灰之氣被這些香火愿力,驅散了不少,也逐漸收攏愈合了些許,那黯淡的鱗光也漸漸明亮。
原本,微弱的呼吸,更是稍稍地壯大了幾分,那一動不動的銀龍,甚至還隱約地翻了翻身,口中冒出了一絲舒坦的嘆息之聲。
很快,隨著各村信士拜完,稍作準備,那邊老繆便是再次揚聲道:“吉時已到,有請李余廟祝大人升座!”
頓時,鐘鼓齊鳴,鑼鼓喧天。
三對童男童女手捧香燭、香花、燈籠在前,后有金黃華蓋隨行,龍王廟祝李余,一身法衣金冠,手捧笏板,緩步朝著大殿中行進。
此刻,能站在院內大殿前觀禮的,基本上都是潯陽縣的官紳們,以及一些前來朝拜道賀的里正鄉老們。
而其余一些香客,也將整個院子塞得滿滿當當。
看著那一身法衣金冠、豐神如玉的少年人,一個個心頭感慨。
好一位龍王廟祝!
李余手捧笏板,站在大殿之內,面朝龍王神像。
旁邊的老繆,點燃三炷清香,雙手交與李余,便也退出殿外。
此時,唯有這位龍王廟祝有資格站在這大殿之內,感受龍王神恩。
李余笏板輕倚左臂,雙手捧香,朝著神像深深作揖,然后將香插上香爐,這才再次雙手捧笏板,沉聲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