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
- 沒肝你當什么醫生?
- 飛翔的手術刀
- 3284字
- 2025-08-23 21:06:42
搶救室的緊張氣氛逐漸緩和,監護儀規律地鳴響,取代了之前的警報聲。
患者胡明的生命體征趨于平穩,雖然還帶著那根顯眼的筆管,但呼吸已然順暢,臉上也恢復了血色。
直到這時,那位一直在搶救室外耐心等候、維持秩序的老警察才帶著一位年輕警員緩步走了進來。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吳主任,得到對方一個“情況穩定,可以詢問”的點頭示意后,才走向正靠在墻邊稍微喘息的鄧云。
“小伙子,辛苦了。”老警察語氣溫和,帶著顯而易見的贊賞,“現在感覺怎么樣?方便跟我們簡單說一下事發時的情況嗎?我們需要做個筆錄。”
鄧云直起身,雖然疲憊,但還是仔細地將自己如何發現異常、如何判斷窒息、如何進行心肺復蘇以及最終如何決定實施環甲膜穿刺的過程,清晰地向警察敘述了一遍。
老警察認真地聽著,旁邊的年輕警員飛速地記錄著關鍵信息。
做完鄧云的筆錄,老警察又走到病床前。
此時胡明雖然虛弱,但意識已經清晰。
他艱難但肯定地向警察確認了鄧云所說的一切,眼中充滿了劫后余生的慶幸和對鄧云的無限感激。
“多...多虧了那位醫生...”他聲音嘶啞,每說一個字都顯得有些費力。
老警察安撫了他幾句,并順勢幫他聯系了家屬。
就在鄧云以為事情告一段落,準備悄悄離開時,急診科大門口忽然傳來一陣騷動。
幾名拿著話筒、扛著攝像機、掛著媒體證件的記者試圖突破保安的阻攔沖進來,目光四處搜尋,最終齊刷刷地鎖定在了鄧云身上。
“請問是鄧云醫生嗎?”
“鄧醫生,能接受一下采訪嗎?”
“您能談談剛才救人的心路歷程嗎?”
“您對您突然走紅網絡有什么看法?”
一連串的問題像炮彈一樣砸過來,閃光燈噼里啪啦地亮起,晃得鄧云睜不開眼。
他徹底愣住了,一臉茫然,完全沒搞懂發生了什么。
“采訪?走紅?”他下意識地后退了半步,對這種陣仗感到措手不及。
就在這時,旁邊一個一直偷偷用崇拜眼神瞄著他的小護士,忍不住湊上前,掏出自己的手機,飛快地劃開屏幕,塞到鄧云眼前,聲音里滿是興奮:
“鄧醫生!你還不知道嗎?你火了!全網都是你!”
鄧云疑惑地低頭看去,只見手機屏幕上,正是各種社交媒體和新聞APP的推送界面:
【熱搜第一:#最美跪地醫生#】
【爆!街頭神級救援,年輕醫生筆桿穿刺救回窒息男子】
【中聯大教授權威認證:教科書級的急救操作!】
【全網尋找這位又帥又猛的醫生小哥!】
下面配的視頻,正是他在十字路口跪地搶救、以及那決定性穿刺動作的片段。
文案極盡贊美之詞,評論區更是涌現著“英雄”、“神仙下凡”、“醫者仁心”、“這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等海量贊揚。
鄧云看著屏幕上自己滿是汗水和專注的側臉,看著那數以萬計的轉發和評論,神色變得復雜起來。
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涌上心頭——有被認可的些許暖意,但更多的是一種沉甸甸的后怕和壓力。
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病床上安睡的胡明,背后瞬間驚出一層細密的冷汗。
他長長地、無聲地舒了一口氣,心中暗忖:“還好..還好我把他搶救過來了...要是失敗了...”
他甚至不敢細想下去。
在那鋪天蓋地的贊譽背后,他清晰地看到了另一個極端——如果結果稍有偏差,此刻迎接他的,恐怕就是足以將他吞噬的、排山倒海般的網絡暴力和質疑。
這突如其來的“火”,讓他深刻地意識到,在這個時代,一名醫生所面臨的,除了疾病的挑戰,還有來自公眾視野的無限放大和審視。
鄧云引發的網絡海嘯,其巨大的流量和關注度,如同潮水般瞬間涌入了原本相對平靜的第二醫院。
醫院的宣傳科電話幾乎被打爆,社交媒體賬號下的留言激增,甚至有不少市民和媒體直接跑到了醫院門口,想一睹“網紅醫生”的真容。
這股熱度來得太快太猛,連普外科的王主任都被驚動了。
他剛結束一臺手術,還沒來得及換下刷手衣,就聽到護士站的小護士們興奮地討論著“鄧醫生上熱搜了”。
他皺著眉頭拿出手機,只看了一眼,就立刻風風火火地趕到了急診科。
他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被媒體和同事隱隱圍住的鄧云。
王主任撥開人群,走到鄧云面前,停下腳步,什么也沒說,只是用那雙銳利的眼睛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神復雜,最終從鼻子里哼出一聲,那表情仿佛在說:“哼,你小子,真能給我惹事兒!”
但那嚴厲的目光深處,卻難以掩飾地流露出一絲驕傲和深深的贊許。
他什么也沒多說,只是用下巴朝走廊盡頭的消防通道示意了一下,然后率先背著手走了過去。
鄧云心里七上八下地跟了過去。
消防通道里安靜無人,只有綠色的安全指示牌散發著幽幽的光。
王主任轉過身,雙手叉腰,劈頭就是一頓低沉的“教訓”:
“鄧云!你知不知道你有多魯莽?!嗯?!你一個實習生,在那種沒有任何防護和保障的情況下,就敢做環甲膜穿刺?!
那是教科書上明文警告風險極高的操作!
萬一,我是說萬一!
穿刺失敗,或者并發了大出血,人沒救回來,你想過后果嗎?!”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樓梯間里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嚴厲:“現在的醫患關系多緊張你不知道嗎?
家屬會聽你解釋‘情況緊急’嗎?
網絡輿論會給你說話的機會嗎?
你辛辛苦苦學醫這么多年,大好的前程,可能就因為這一次‘好心’,就徹底毀了!
對于你這樣的苗子,那將是天大的損失!
是醫學界的損失!
你做事之前,能不能先想想如何保護自己?!”
鄧云被訓得低下了頭,手指無意識地摳著白大褂的衣角,他知道,主任說的是對的,是真正為他考慮的金玉良言。
然而,王主任的語氣緊接著緩和了下來,他重重地嘆了口氣,拍了拍鄧云的肩膀,聲音里充滿了復雜的情緒:
“但是……拋開這些顧慮不說。
你今天的所作所為,展現出的膽識、決斷和技術.....我老王,佩服!
你做了一個醫生真正該做的事!
在生命面前,有時候容不得我們瞻前顧后。
這一點,你沒做錯!甚至,做得非常非常好!”
這番先批后贊,讓鄧云心中暖流涌動,剛想說什么,樓梯間的門被輕輕推開了。
一個小護士探進頭來,小聲說:“王主任,鄧醫生,那個...患者的家屬到了,情緒很激動,想見鄧醫生.....”
王主任和鄧云對視一眼,一起走了出去。
剛回到急診大廳,就看到一大群人圍在搶救室門口,男女老少都有,顯然是匆匆趕來的患者胡明的家屬。
一位頭發花白、疑似患者奶奶的老太太一看到鄧云,眼淚“唰”地就下來了,踉蹌著沖過來,一把抓住鄧云的手,聲音顫抖得不成樣子:
“恩人!醫生恩人啊!謝謝!謝謝你救了我孫子的命啊!!”她說著,雙腿一軟,就要往下跪。
鄧云嚇得魂飛魄散,趕緊用力托住老太太:“老奶奶!使不得!使不得!這是我應該做的!您快起來!”
旁邊患者的母親也是淚流滿面,不停地對鄧云鞠躬:“謝謝您鄧醫生!要不是您……我們這個家就散了.....”
其他家屬也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道謝,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那種劫后余生的激動和真誠的謝意,幾乎要將鄧云淹沒。
鄧云被這陣仗搞得面紅耳赤,手足無措,他本來就不擅長應對這種情感強烈爆發的場面,只能不停地重復著“沒事了”、“應該的”、“人救過來就好”。
他求助似的看向王主任,卻發現主任站在一旁,臉上帶著難得的溫和笑容,沖他微微點頭,示意他接受這份應得的感激。
這一刻,之前所有的風險、疲憊和突如其來的網絡關注,似乎都在家屬這最質樸、最滾燙的淚水與感謝中,有了沉甸甸的價值。
守候在一旁的媒體記者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絕佳的鏡頭。
相機快門聲密集地響起,如同一場無聲的雨,記錄下這每一個充滿張力的瞬間——老人顫抖的雙手、鄧云的手足無措、家屬們淚光中重燃的希望。
攝像機的紅色錄制燈堅定地亮著,特寫鏡頭牢牢捕捉著雙方臉上的每一絲情緒變化。
很快,這些未經過多修飾、充滿情感力量的視頻片段和照片,被各大媒體和自媒體小編們配以煽情而正向的文案,火速發布到了網絡平臺。
【#人間自有真情在#】這個標簽迅速被點燃,并如同坐了火箭般沖上熱搜榜前列。
點進話題,最熱門的內容就是鄧云被家屬‘包圍’感謝的動人場景。
評論區瞬間被無數網友的贊美和感動淹沒:
“破防了!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這才是人間值得!”
“看到奶奶要跪下那一刻,我哭得稀里嘩啦,醫生小哥趕緊扶住的樣子好暖心!”
“一邊是妙手仁心的醫生,一邊是知恩圖報的家屬,正能量拉滿了!”
“之前看到技術操作覺得是大神,現在看到他被感謝時害羞的樣子,才發現也是個可愛的普通人,更敬佩了!”
“希望這樣的醫患關系能再多一些!互相理解,互相感恩!”
“給鄧醫生點贊!也給懂得感恩的家屬點贊!這是今天看到最美好的新聞!”
“#人間自有真情在#這個詞條太配這一幕了!看得人心里暖烘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