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重拳出擊
- 開局收音機廠,你讓我造相控陣?
- 年輕的馬師傅
- 2253字
- 2025-08-02 18:00:00
會議室里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經銷商們面面相覷,眼中都閃爍著同樣的光芒。
那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般的興奮,也是看到金山銀山時的貪婪。
“國際市場?”
上海的老錢摘下眼鏡,用手帕仔細擦拭著鏡片。
“林廠長,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當然不是開玩笑。”
林濤將手中的隨身聽高高舉起,黑色的外殼在會議室的燈光下反射著深邃的光芒。
“這東西在國外能賣到四百美金一臺。”
四百美金!按照當時的匯率,那就是兩千塊人民幣。
會議室里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幾個經銷商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林廠長,我要一千臺!不,兩千臺!”
廣州的小李已經顧不上形象,直接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慢著。”
BJ的劉大哥沉穩(wěn)的放下茶缸,茶水在缸子里微微晃動。
“林廠長剛才說現貨兩萬臺,咱們在座的十幾個人,怎么分?”
話音剛落,會議室里瞬間熱鬧起來。
經銷商們紛紛舉手報數,聲音此起彼伏。
“我要三千臺!”
“我要兩千五!”
“別搶,我先說的!”
林濤看著臺下這群平時斯文的商人瞬間露出本性,不禁暗自搖頭。
不過這也正說明了隨身聽的巨大商機,連這些見慣風浪的老江湖都坐不住了。
“安靜,安靜!”
林濤拍了拍桌子,會議室里的嘈雜聲漸漸平息。
“現貨兩萬臺,按照各位的歷史訂貨量和市場覆蓋面積來分配。”
上海的老錢推了推眼鏡,快速在紙上計算著什么。
廣州的小李則在掰著手指頭數數,額頭上已經滲出細密的汗珠。
BJ的劉大哥依然保持著沉穩(wěn),但眼中的興奮卻掩飾不住。
“老錢,你覆蓋華東地區(qū),分配四千臺。”
林濤的聲音清晰有力。
“小李,華南地區(qū)三千臺,劉大哥,華北地區(qū)三千五百臺。”
經銷商們紛紛點頭,雖然沒有拿到心理預期的數量,但也都算滿意。
畢竟這是第一批貨,后續(xù)還會有源源不斷的供應。
會議室外傳來腳步聲,王紅林推門而入,手里拿著一摞厚厚的合同。
紅色的封面在燈光下顯得格外醒目,上面印著“新陽廠隨身聽銷售合同”幾個大字。
“各位,合同都準備好了。”
王紅林將合同分發(fā)到每個經銷商手中。
“簽字后立即生效,貨款可以分期支付。”
經銷商們迫不及待的翻開合同,密密麻麻的條款讓他們看得眼花繚亂。
但沒有人在意這些細節(jié),他們只關心一件事,那就是盡快拿到貨。
鋼筆在紙上劃過的聲音此起彼伏,黑色的墨水在合同上留下一個個簽名。
每一個簽名都代表著數百萬元的訂單,也代表著新陽廠即將獲得的巨額利潤。
中午時分,新陽廠的食堂里擺上了一桌豐盛的殺豬菜。
巨大的鐵鍋里,白菜、粉條、豬肉燉得爛熟,香氣撲鼻。
旁邊還有一大盆熱氣騰騰的酸菜餃子,皮薄餡大,看著就讓人食欲大增。
“來來來,各位老朋友,嘗嘗咱們東北的殺豬菜!”
林濤親自給每個經銷商盛菜,熱氣在寒冷的食堂里升騰,模糊了玻璃窗上的霜花。
上海的老錢夾起一塊肥瘦相間的豬肉,放進嘴里細細咀嚼。
油脂在口中融化,混合著白菜的清甜和粉條的滑嫩,味道層次豐富。
“好吃!”
老錢豎起大拇指,臉上的表情滿足而愜意。
廣州的小李則專攻酸菜餃子,一口一個,吃得滿嘴流油。
酸菜的酸爽配上豬肉的鮮美,讓這個南方人贊不絕口。
“林廠長,這餃子絕了!”
小李一邊吃一邊說話,聲音有些含糊不清。
“比我們廣州的早茶還要好吃。”
BJ的劉大哥則顯得斯文一些,他慢條斯理的品嘗著每一道菜,不時點頭表示贊賞。
作為北方人,他對這種家常菜并不陌生,但新陽廠食堂的手藝確實不錯。
食堂里的溫度很高,幾臺大功率的暖氣片沿著墻根排列,散發(fā)著溫暖的熱氣。
經銷商們脫下厚重的棉襖,只穿著毛衣和襯衫,額頭上都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林廠長,我敬您一杯!”
上海的老錢舉起酒杯,里面裝著東北特產的高粱酒。
“祝新陽廠生意興隆,隨身聽大賣!”
“干杯!”
所有人齊聲響應,酒杯碰撞的聲音在食堂里回蕩。
臘月二十三,小年。
海峰市的各大商場里,一夜之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原本標價850元的新陽錄音機,現在全部貼上了680元的新價簽。
鮮紅的降價標簽在商場的燈光下格外醒目,吸引著過往顧客的目光。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擺放在顯眼位置的隨身聽。
黑色的外殼在商場明亮的燈光下閃閃發(fā)光,旁邊的價簽上寫著“1788元”幾個大字。
雖然價格不菲,但精美的外觀和新穎的功能還是吸引了大批顧客圍觀。
上海南京路的百貨大樓里,一群年輕人圍在隨身聽的展臺前,眼中充滿了好奇和渴望。
其中一個穿著喇叭褲的小伙子戴上耳機,按下播放鍵,優(yōu)美的音樂聲讓他的表情瞬間變得陶醉。
“太棒了!”
小伙子摘下耳機,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這音質比咱家的錄音機還要好!”
旁邊一個梳著時髦發(fā)型的姑娘也想試試,她小心翼翼的戴上耳機,生怕弄壞了這個昂貴的設備。
當音樂聲在她耳中響起時,她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廣州的友誼商店里,幾個香港客商正在仔細研究著隨身聽的功能。
他們對這種新產品顯然很感興趣,不時用粵語交流著什么。
“呢個嘢幾好啊!”
其中一個客商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對售貨員說道。
“可唔可以批發(fā)?”
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里,一對中年夫婦正在為兒子挑選新年禮物。
當他們看到隨身聽時,眼中都露出了猶豫的神色。
“這么貴,值得嗎?”
妻子小聲問道。
“孩子馬上要高考了,給他買個好點的,當作獎勵。”
丈夫下定決心,掏出了厚厚的一沓鈔票。
與此同時,安明市機械廠的銷售門市部里卻是另一番景象。
幾臺樣機孤零零的擺在柜臺里,價簽上的“700元”顯得格外刺眼。
偶爾有顧客進來詢問,但試聽后大多搖頭離開。
“音質不行啊,還沒有新陽廠的一半好。”
一個顧客摘下耳機,臉上寫滿了失望。
“價格倒是便宜,但這質量……”
另一個顧客搖了搖頭,轉身走向了旁邊的新陽廠專柜。
安明廠的銷售員臉色難看,他們也知道自家產品的問題,但卻無能為力。
技術差距擺在那里,不是靠降價就能解決的。
更要命的是,已經有顧客開始要求退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