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和別人
走自己的路,聽別人的傳說;
寫自己的信,講別人的故事;
聽別人的歌,擦自己的眼淚;
看別人的戲,痛自己的心扉;
講自己的笑話,就像說別人的過往;
想別人的曾經(jīng),就像翻自己的記憶;
站在自己的舞臺,仿佛別人在一旁喝彩;
安慰別人的心傷,仿佛自己是主角一樣;
理解別人的寂寞,順便也嘲笑一下自己的小憂傷;
舔舐自己的傷口,捎帶也羨慕一下別人的月亮光;
逃避自己的生活,不小心闖進(jìn)了別人的沙漠;
離開別人的島嶼,卻發(fā)現(xiàn)丟失了自己的快樂。
自己和別人,在一起,并不是“我們”;
自己和別人,隔很遠(yuǎn),未必是“各自”;
自己的寶貝,丟了,有別人小心看護(hù);
寶貝的自己,丟了,沒有人熱心找尋;
別人的寶貝,拿來,怪自己無福消受;
寶貝的別人,拿來,恨自己太過貪婪;
自己的任性,不是傷害別人的借口;
別人的錯誤,不是懲罰自己的包袱;
別人的蕩氣回腸,是自己的心碎感傷;
自己的執(zhí)迷不悟,是別人的茶余飯后;
專心自己的事,不用在乎別人的口水;
看清別人的軌,不要委屈自己的雙腿。
自己熟悉的人,并不是“自己人”;
別人不提的人,未必是“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