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道
- 笑傲從攻上華山開始
- 青椒超肉
- 2013字
- 2025-07-18 08:05:00
祭告之后,顧辰和兩位師父各自取上佩劍,出門往北而去。
中條山地勢南北差異顯著,南麓緩平而北勢陡峭。
華山派劍術劍意皆取自華山“奇”“險”二字,是以劍術奇拔險秀,高遠絕倫,劍意正奇相合,險中求勝。
而中條山北地峻嶺,雄偉險要,自是觀摩練劍的好去處。
因而每日晨間早課,需得奔赴此地。
顧辰催動法訣,兔起鶻落,提縱拔地,與叢不棄并行,緊緊跟在封不平身后。
他使的輕功是落雁功,這門功法脫胎于華山失傳已久的金雁功,講究凌空能力和空中二次借力。
走足太陰脾經,自隱白、大都至陰陵泉共修七處大穴,分三小循和大周天。
顧辰早已修得完滿,是故能和叢不棄并立而行。
時值寒冬臘月,雪披松柏,顧辰點枝踏葉,不驚起一片殘雪,端得是雁過無聲,風過無痕。
拔山過嶺,不消片刻,便見一孤峰標出,顧辰等人提氣縱躍,來到峰頂一處平臺之上。
“神凝丹田,息游紫府,身若凌虛,而超華岳,氣如沖霄而撼北辰……”
迎著金光朝霞,顧辰運轉混元一炁功,待柔和內力游遍周身經脈大穴,便拔劍練招。
最先練的,自是華山一十三式基礎劍法。
起手式“白云出岫”,劍招飛舞而出,輕盈靈動。
緊接著“蒼松迎客”“白虹貫日”……
顧辰身隨劍動,步法輕靈,劍勢飄逸,迅捷如風。
雖華山劍法講究“奇”“險”,但同樣以精妙絕倫和輕靈飄逸著稱。
當然,終究是以“奇”“險”為主。
而這“奇”,便奇在看似平平無奇的基礎劍招,卻每招都內藏后招。
比如這招“有鳳來儀”,便內藏五個后招,若用來對敵,敵手稍不注意便會被出其不意的變招制服。
至于“險”,自是不同劍招繁復多變,令人難以捉摸。
一十三式劍法,可隨意組合排列,外加每式內藏后招,變招可謂無窮無盡,與之對攻自是驚險異常。
顧辰隨意而動,劍招信手拈來,往往一招還未使盡,便跟著用出另一招的后招。
比如這招“天紳倒懸”,自下而上的一劍倒刺剛至半空,便突然換成“無邊落木”,改攻下盤。
劍招籠罩四面八方的“無邊落木”,既可大范圍的攻擊對手下盤,亦能防范敵方來攻。
如此詭譎變化,對手稍一不察,便要血濺當場。
而想將華山基礎劍招練至變招這般自如,殊為不易。
不僅需熟練掌握每一式劍招,還得每日下苦工深究劍理變化。
這于顧辰不成問題,因為這套劍法他花兩月練至純熟后,又耗了十個月時間細細研究。
須知這套劍法,即使天賦卓絕之人,想將其中一招練至純熟,就得月許時間。
而顧辰短短兩月便能熟練掌握一十三式,可謂天縱奇才。
如此天賦,又費大半年研究劍理,自然所悟非凡。
當然這大半年悟劍非他所愿,只因這是入門后封不平強制要求的。
顧辰入門后的一年時間,封不平只許他練這一套劍法。
封不平的意思是華山劍法多于基礎劍招演變而來,需得沉心感悟,戒驕戒躁。
此言的確不假,但顧辰認為,封不平更多是為考察他的本性。
這也無可厚非。
顧辰拜師時,剛至舞勺之年,這個年歲的男孩,在明朝已可談婚論嫁。
封不平謹慎一些,自是無錯。
“不拘泥于招式,不錯,盡得我劍宗精髓。”
顧辰收劍后,叢不棄捻著頜下亂須,挑起粗眉不住點頭。
封不平也微微頷首,嘴角扯出一絲略顯僵硬的弧度,眼神對上顧辰后立即收起,沉聲警道:
“劍發隨身,即為行如流水。”
“身動隨心,方可任意所至”
“還得多練。”
“是。”
顧辰拱手受教,只聽叢不棄嘿嘿一笑:“先回去做飯吧。”
“哦。”
顧辰翻了個白眼,轉身一踏崖坡,跳躍下山。
往日生火做飯,都是三師父叢不棄負責,只因二師父成不憂愛徒心切,為讓顧辰專心習劍,便把生活瑣事都交給師弟負責。
現在成不憂外出,叢不棄立刻擺起師父身架,指使起顧辰來。
回到住所,顧辰走進灶房,淘米擦鍋,把洗凈的粟米倒入鍋中。
用火石火刀點燃木柴,灶膛火起后,顧辰盯著火焰,想起成不憂。
其實成不憂很少出山,非要事都是待在山中習武。
救回顧辰那次也是恰逢五岳劍派舉行盟會,成不憂借機外出探查華山氣宗勢力。
而收自己為徒后,成不憂每次外出都會跟他打招呼,且外出時長基本不會超過五日。
這次卻離開的無聲無息,甚至一連半月都未歸來,封不平和叢不棄也不見半分著急,顯是知道去向。
卻又不肯向自己透漏半點消息。
“若是趕去嵩山的話,所需時日定不會太短。”顧辰心下思索。
能讓三位師父如此遮掩自己的事,除了是去聯絡嵩山,他想不出其余情形。
這讓顧辰不由有些著急。
畢竟他雖知笑傲江湖的大體脈絡,但也不甚詳解。
更不必提封不平等人是隱居多少年才出山這種具體信息。
若是封不平教給自己狂風劍法的話,他或許還能猜測一二。
以封不平的性格,這套自創的劍法若非練至大成,他是絕不肯出山的。
通過封不平劍法進程,還可推算大體時間。
可此時封不平未傳他劍法,他于山中也不得下山,不知山下局勢,實在毫無頭緒。
若三位師父當真出山在即,該當如何?
他可清楚,劍宗三人組出山后,信心滿滿向華山氣宗發起沖擊,卻被氣宗大弟子令狐沖直接一挑三,打了個通關,可謂一敗涂地。
若能全須全尾回來倒也罷了,但成不憂卻死在了華山。
而成不憂作為自己的救命恩人,又是最疼愛自己的授業師父,他決不能接受此等慘案發生。
不做多想,顧辰立即下定決心。
“山中學劍兩年半,我也該出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