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法國的反攻
- 君臨歐陸,從擊敗拿破侖開始
- 火鍋炒鱷魚
- 4163字
- 2025-08-10 23:20:00
“尊敬的卡爾諾將軍,將這些東西都送到巴黎,應該可以緩解一段時間的巴黎財政困難了吧。”
拿破侖笑著指著眼前撒丁王國王宮中堆積如山的財物,對著剛剛趕到都靈不久的卡爾諾介紹著,語氣中滿是羨慕。
卡爾諾看著眼前的財物,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既想說拿破侖兩句,認為他這樣是對于法國形象的破壞,可又不好意思開口。
拿破侖的舉動,不正是忠心耿耿心憂國家的,這樣的年輕人,又如何好意思責備呢?
但夸兩句吧,卡爾諾也覺得不對。
夸了對方,這不就代表著自己鼓勵法軍搶劫嘛,一旦這樣的行為形成風氣,那以后法軍的風氣和戰斗力就沒法看了。
一支只想著劫掠的軍隊,是不可能在戰場上戰無不勝的。
想了想,卡爾諾只能中立的說道:
“這筆錢確實有用,但軍費的事情,是巴黎議會中的議員們該考慮的事情,咱們更重要的還是關注戰爭本身才是。”
即便卡爾諾說得委婉,但拿破侖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只能嘆氣解釋。
“將軍閣下,其實我也不想這么做,這會讓我的士兵們看起來像是搶劫犯,不像是個士兵。
可是,您要知道,我的士兵們已經沒有收到工資了,別說工資,他們甚至連吃的都需要自己收集。
上帝啊,將軍您應該明白,如果再拖一段時間不給士兵們發工資,他們會做出什么。
所以,將軍閣下,我這也是權宜之計。”
卡爾諾有些驚訝,雖說他也清楚巴黎政府的財政情況有些捉襟見肘,甚至連具體的虧空數目都知道,畢竟再怎么說他也算是巴黎政府的高層,只不過“暫時”離開了權力中心罷了。
可是,按照巴黎那邊昔日同僚傳來的消息,軍費向來都是優先保障的,怎么會出現有軍隊沒收到工資的情況呢。
他的軍隊,可沒出現這種問題,難道巴黎那邊又出現了什么狀況嗎?
卡爾諾決定,等會兒就寫封信去巴黎,詳細問問巴黎發生了什么。
考慮到拿破侖的軍隊沒有收到軍餉,那卡爾諾真的沒辦法苛責眼前的這位年輕將軍了,對方是多么不容易啊。
沒有軍餉,沒有補給,還能一路連戰連捷,攻克撒丁王國的首都,甚至手下士兵搶劫之后第一想法是送到巴黎,這樣的將軍,謂之國之棟梁都不為過。
“看來,將軍打進都靈并不輕松啊。”
卡爾諾看向拿破侖的目光中,多了一絲欽佩和欣賞之意。
“不不不,非常輕松。”
拿破侖一臉笑意的聳聳肩,這一路上的戰斗對于他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挑戰,于是他略帶嘲諷,或許也是炫耀般的說道:
“閣下誤會了,撒丁軍隊根本就沒什么戰斗力,在我看來撒丁王國的軍隊與其叫軍隊,不如叫拿著火槍的農夫。
他們不僅缺乏訓練,隊形混亂,甚至連基本的戰斗意志都沒有。
如果我們的敵人都和撒丁王國一個水平,那我們將毫不費力的贏得這場戰爭。”
“但可惜的是,只有撒丁王國這樣的小國才疏于軍備。
我們真正的敵人,無論是英國、俄國、普魯士、奧地利還是西班牙,他們的軍隊都很難對付。”
“或許吧,不過我還沒和他們交手過,并不知道他們的水平。
興許,他們也不難對付呢?”
對此,拿破侖并不贊同,展現出了自己的自信。
“說的好,如果共和國的將軍都像你一樣優秀的話,或許敵人真的不足為懼,只可惜,我們軍隊中優秀的將領并不多。”
說到這里,卡爾諾有些感慨。
法國軍事實力弱嗎?
當然不弱,作為歐陸曾經的霸主,法國的軍事實力在整個歐洲都是數一數二的。
然而這場反法戰爭開啟之后,法國卻打得異常艱難,不復往日的榮光,這其中的原因嘛,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
當初因為保王黨試圖聯絡普奧聯軍打入巴黎,引發了革命政府對于法國正規軍的大清洗,大量有經驗的貴族軍官要么被迫害,要么離開了軍隊,導致法國軍官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斷層。
如果不是法國的軍校建設卓有成效,從軍校中撈了一批人進軍隊進行補充,巴黎政府別說擴軍了,就連維持此前的軍隊規模都很困難。
這些年輕軍官們,由于缺乏經驗,在戰場上的表現有時真的很堪憂。
像拿破侖這樣,年紀輕輕就能適應戰爭的軍官,實屬少數。
法國軍隊想要恢復往日的戰斗力,還得等這批年輕的軍官歷練成長起來。
“對了,接下來可以麻煩將軍閣下暫時在撒丁王國駐防一段時間嗎,我想,我已經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
卡爾諾還在感慨,拿破侖突然的請求,讓卡爾諾停止了思考,他有些不解的看向對方,疑惑問道:
“你要離開了,去哪?”
“米蘭,威尼斯,維也納!”
拿破侖干脆利落的回答道,顯然是早有準備。
卡爾諾被嚇了一跳,一時間他都分不清眼前的這位年輕將軍到底是因為戰場獲勝了幾次自大,還是真的想法天馬行空。
“米蘭和威尼斯也就罷了,進攻維也納,你是在開玩笑嗎?”
卡爾諾忍不住問道。
“我是認真的。”拿破侖收起笑容,一臉嚴肅的向卡爾諾解釋道。
原來,經過這段時間的戰斗,拿破侖也收集到了一些關于聯軍的情報。
事實上,由于此前英國、撒丁王國等國的軍隊存在,奧地利在北意大利地區的布防相當空虛,整個北意地區只有在威尼斯的萬余人駐守,其余軍隊基本上都投入到了尼德蘭戰場。
考慮到南法局勢出現變故才過去沒多久,奧地利方面很難想象撒丁王國這么快就投降,并且英國人沒有任何動作。
因此,即便此刻維也納已經收到了撒丁王國大部陷落的消息,也很難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起碼在尼德蘭的主力部隊,是沒辦法趕回來的。
即便奧地利在進行新的動員,組織軍隊趕往北意,那也多半不是精銳,是臨時征招的軍隊,戰斗力肯定不能和拿破侖手上經過戰爭洗禮的兩萬法軍相比。
考慮到這一點,拿破侖認為一路從北意大利奇襲維亞納,整個計劃的勝算還是很高的。
卡爾諾聽完拿破侖的計劃之后,認為拿破侖說的很有道理,但其中的風險,確實有點太大了。
奧地利再怎么說也是大國,兩萬多人就想攻占這樣一個大國的首都,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了。
但隨后,拿破侖再次開口,最終說服了他。
拿破侖表示,雖然有風險,但任何作戰計劃都是有風險的,只要卡爾諾這一路軍隊能駐留北意大利地區,拿破侖見勢不對,也可以撤回意大利。
而進逼維也納,不一定需要攻占維也納,當法國軍隊出現在維也納城外,但奧地利主力回不來的時候,這樣的壓力,就可以迫使奧地利皇帝坐上談判桌。
如果這個時候法國方面對奧地利提出相對不那么苛刻的要求,奧地利大概率會退兵。
連續兩場大戰之后,奧地利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在加上現在法國那位名義上的國王,已經和哈布斯堡家族沒啥關系了,維也納的奧皇選擇退讓,可能性很大。
卡爾諾權衡利弊半天之后,還是點頭了。
拿破侖的提議誘惑力實在太大了,成功了,那就為法國革命政府減少了一個敵人,即便失敗了,最差的結果也不過是拿破侖全軍覆沒罷了。
兩萬多軍隊的代價,以目前法國革命軍的兵力來說,還是承擔得起這個損失的,甚至連南法和北意大利的局勢都不會動搖。
唯一可惜的是,如果輸了,拿破侖這個剛剛嶄露鋒芒的小將,或許就要沒了。
可人家拿破侖自己都不怕,他又有什么好勸阻的呢。
于是,兩個人又商量了下關于接下來的安排。
拿破侖建議卡爾諾應該分出一部分軍隊繼續南下,從熱內亞進攻,一路打到羅馬甚至那不勒斯去,不過卡爾諾顯然暫時不想招惹教皇,謝絕了這個建議。
關于占領的一眾小國如何處理,拿破侖建議是將其合并組合成一個較大的共和國,從而變成法國的盟友,作為法國的屏障。
但卡爾諾覺得此時還不如暫時先并入法國統治,視作法國本土,戰爭沒有結束的情況下,弄一個這樣的國家沒有太大的意義。
不過兩人在驅逐這些小國原本的統治者上,倒是達成了一致。
“聽說,您和巴黎的那位主席關系有些不太好?”
會議末尾,拿破侖冷不丁的突然問了這么一句。
卡爾諾蹙眉,有些不明白對方想干嘛。
“不不不,我和主席只是有一點點分歧,這很正常,談不上不合。
怎么了,你是想和主席搭上線嗎?”
卡爾諾下意識的以為對方是想投靠羅伯斯庇爾。
“好吧。”拿破侖無奈的聳聳肩,一幅無所謂的樣子,連忙岔開話題告辭。
“我就是隨口一問,您別多想。
今天是多美好的一天啊,意大利的陽光多么柔和啊,祝愿將軍在意大利一切順利。”
“太陽怎么這么大,見鬼,怎么這么熱。”
亞琛東邊的俄國軍營,俄國陸軍元帥蘇沃洛夫巡視一邊軍營,一邊忍不住抱怨。
自從兩個月前以普奧為首的反法聯軍遭遇了瓦爾密會戰失敗后,幾乎一夜之間,聯軍原本占領的尼德蘭地區,又重新落入了法國革命政府手中。
不僅如此,法軍還一度成功攻占特里爾,正式踏入神圣羅馬帝國境內,一時間無人能擋,眼瞅著就要打入神圣羅馬帝國腹地了。
好在三周之前,由于尼德蘭的銀行家們拒絕給巴黎革命政府放貸,尼德蘭人民也不愿意給法國人提供高昂的戰爭稅,爆發了反對法國革命軍占領的起義,讓巴黎方面不得不分心應對,給了聯軍喘息之機。
隨著俄國后續主力到來,以及普魯士和奧地利分別又爆了一波兵,最終還是成功把法國革命軍重新趕出了神圣羅馬帝國境內,收回了特里爾。
只不過,此時的普奧兩國,已經徹底從前兩次的主力淪為了配角,兩國加起來不到四萬的軍隊,和俄國單國八萬大軍相比,甚至只有一半。
對此,俄國方面自然是非常不滿意的。
俺們俄國人從那么遠的東邊趕到法國打仗,你普魯士和奧地利就出這么點軍隊,合適嗎?
但接連的戰損,讓奧地利和普魯士也湊不出更多的主力了,普魯士還好說,有俄國和奧地利在可以放心打仗,但也不可能掏空自己的家底,這最后的一萬多軍隊,已經是普魯士人的極限了。
再多,他們也拿不出來。
普魯士人少,走的是精兵路線,本身就沒有法奧俄三國那么龐大的陸軍規模,每次軍隊的損失需要補充的時間都太多了。
至于奧地利嘛,則是因為需要考慮的方向就太多了,那些防備奧斯曼帝國的主力,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全部抽調來參與這場戰爭,再加上占領的波蘭地區因為奧地利接連戰敗不太平,所以也抽不出更多的軍隊參加對法戰爭。
可以說,如果不是俄國參戰了,或許這兩個國家壓根就不可能再考慮進攻,早就進入防守階段了。
好在雖然普魯士和奧地利湊不出軍隊了,但英國方面難得的做了一次人,不僅抽調了近一萬多漢諾威軍隊加入聯軍主力,甚至還拐來了丹麥王國,讓后者也派出了數千人的軍隊進行助戰。
奧地利和普魯士兩國,也在這個時候表示愿意為俄國提供補給,總算是安撫下了暴躁的俄國外交官,沒讓他們憤而退出戰爭。
與此同時,法國方面在輕松剿滅尼德蘭叛亂之后,也得知了北歐三國加入反法聯軍的消息,選擇了主動出擊。
經過集結之后,超過十一萬法軍,分為三路向聯軍發起了戰略反攻,其中主力約七萬人瞄準的赫然就是亞琛,這座在神圣羅馬帝國有著不小政治意義的城市。
法軍的目標,是漢諾威和普魯士。
負責防守亞琛的,則是五萬多俄國軍隊和不到兩萬人漢諾威與神羅小國聯軍。
面對著幾乎是同等兵力的敵人進攻,蘇沃洛夫元帥感覺到了不小的壓力。
“該死的,特么的后續援軍怎么還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