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百官換血,截天軍出!
- 開局召喚白起,病弱皇子殺穿皇宮
- 苔原郵筒
- 2042字
- 2025-07-26 17:39:03
他揮了揮袖袍,聲音恢復了一貫的淡漠。
“退朝。”
“恭送陛下!”
臺下,百官們如蒙大赦,再次山呼萬歲。
直到姬玄的身影消失在后殿,他們才敢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
他們走出太和殿,看著外面明媚的陽光,卻感覺不到一絲暖意,只覺得渾身冰冷。
今天的早朝,給他們帶來的沖擊,太大了。
王德發被處以凌遲。
長信侯府被滿門抄斬。
新皇用最血腥,最直接的方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的底線。
……
姬玄脫下了那身龍袍,換上了一身尋常的玄色長衣。
曹安小心翼翼地研著墨,連呼吸都放輕了。
他能感覺到,陛下雖然鏟除了幾個大貪官,充實了國庫,但心情似乎并不輕松。
殺人,容易。
抄家,也容易。
但殺了人,抄了家之后,留下的爛攤子,才是最麻煩的。
崔文海、李牧、王德發……
這些人一倒,連帶著他們身后的黨羽被清洗,朝堂之上,一下子空出了近三分之一的職位。
六部之中,除了兵部和刑部,其他四部幾乎都處于半癱瘓的狀態。
各個關鍵位置,都缺了主事人。
若不能及時將這些空缺填補上,別說推行新政,恐怕就連朝廷的日常運轉,都會出大問題。
“張良。”姬玄淡淡開口。
“臣在。”
一直靜立在旁的張良,上前一步。
“朝中職位空缺甚多,你有什么看法?”
張良神色平靜,似乎早有腹稿。
“陛下,此事,既是危機,亦是轉機。”他緩緩說道。
“舊的毒瘤被鏟除,正好為我等換上新的血液,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姬玄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打破常規,不拘一格降人才。”
“往常的官員選拔,皆由世家舉薦,或沿襲舊例,層層提拔,早已僵化腐朽,成了世家門閥壟斷權力的工具。”
“如今,我等正可借此機會,將這扇被他們關上的大門,重新打開!”
“如何打開?”姬玄問道。
“以考取士!”
張良的聲音,鏗鏘有力。
“陛下可下旨,于三日后,在太和殿前,舉辦一場‘恩科’。”
“凡我大乾子民,無論出身,無論品階,只要自認有才學,有能力者,皆可參加!”
“考試內容,不談經義,不論詩賦,只論‘策對’!”
“陛下可親自出題,以新政推行為綱,以國計民生為要,讓所有應試者,都拿出自己治理天下的真本事!”
“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從那些被埋沒的寒門士子,甚至是小吏之中,發掘出真正的棟梁之才!”
“用這些人,來填補空缺,他們對陛下,必將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好一個以考取士!
好一個不拘一格降人才!
姬玄的眼睛,瞬間亮了。
張良的這個提議,簡直說到了他的心坎里。
這不就是科舉制度的雛形嗎?
雖然倉促,但卻是在眼下這種局面里,打破世家壟斷,提拔自己人,最快也最有效的辦法!
“好!”姬玄一拍桌案,“就依先生之言!”
他看向曹安。
“曹安,傳朕旨意,昭告天下!”
“三日之后,朕要在太和殿前,親開恩科,選賢任能!”
“凡被選中者,朕將不吝賞賜,破格提拔!”
“遵旨!”
曹安激動得渾身一顫,連忙領命而去。
他知道,這道旨意一旦傳出,整個大乾,都將引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劇震!
……
果然,當姬玄要開恩科,以考取士的消息傳出后。
整個京城,都沸騰了。
那些幸存的世家門閥,全都懵了。
以往,朝廷的官職,都是他們這些世家內部傳來傳去,分來分去的蛋糕。
什么時候,輪到那些泥腿子來染指了?
一時間,各大府邸之內,都是一片咒罵和恐慌。
而與之相對的。
是那些被世家打壓了無數年,空有一身才華,卻報國無門的寒門士子。
他們聽到這個消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竟然要給他們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
短暫的震驚之后,便是狂喜!
他們奔走相告,將這個消息,傳遍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
皇宮深處,一間密室內。
白起一身戎裝,對著姬玄單膝跪地。
“陛下,您要的兵,已經準備好了。”
他的聲音,沙啞而沉穩。
在他的身后,站著三百名身披玄鐵重甲,氣息彪悍的士兵。
他們每一個人的眼神,都如同最鋒利的刀。
正是姬玄從新手大禮包中,獲得的那三百大雪龍騎!
姬玄從龍椅上站起,緩緩走到他們面前。
他能感覺到,這三百人,每一個人的體內,都蘊含著強大的氣血之力,遠非尋常的禁軍可比。
他們,是天生的戰士。
“很好。”
姬玄點了點頭。
“從今天起,你們,不再是金吾衛,也不是大雪龍騎。”
“你們,是朕的親軍。”
“是朕手中,最鋒利的劍!”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拔高。
“朕,為你們賜名——”
“截天!”
“我等,參見陛下!”
“愿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三百人單膝跪地。
姬玄滿意地看著眼前這一幕。
這,才是他想要的軍隊!
一支,只忠于他,只聽命于他,能夠為他征戰天下,蕩平一切敵人的無敵之師!
“白起。”
“臣在。”
“這三百截天軍,就由你親自統領。”姬玄說道。
“朕要你,用最嚴酷的方式,操練他們!”
“朕給你們最好的鎧,最利的刀,最足的糧餉!”
“朕要你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一把足以讓所有敵人聞風喪膽的尖刀!”
“臣,遵旨!”白起重重叩首。
手中有兵,心中不慌。
接下來,就該處理朝堂上的事了。
三日時間,一晃而過。
太和殿前,早已是人山人海。
幾千名來自大乾各地的讀書人,皆匯聚于此。
他們之中,有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有風華正茂的青年。
有出身貧寒的士子,也有郁郁不得志的小吏。
高高的丹陛之上,姬玄端坐于龍椅。
他的身側,是新任的新政總司,張良。
再往下,是曹安,以及一眾新舊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