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好!腿麻了。
- 這不是我想要的寶可夢世界!
- 成何不體統
- 2080字
- 2025-07-28 11:46:26
【倒計時:22:13:23。】
篝火堆里一根富含油脂的樹枝突然“噼啪”一聲爆裂開來,火星如同金色的螢火蟲般四濺升騰,又在冰冷的夜空中迅速消散,留下轉瞬即逝的光痕。
“這當然!”王乾立刻接口,“不過現在閑著也是閑著,先聊聊嘛!我們是親歷者,是第一手資料提供者!我們的猜想本身就是寶貴的參考意見!一哥,你先說,你覺得下個里程碑可能圍繞什么?”
蕭仁一看著懷中熟睡的小黃,感受著那份“沉甸甸”的“牽絆”。
“我覺得……核心應該還是圍繞著‘牽絆’展開。你們看,‘羈絆之始’是在我和小黃并肩作戰、心意相通擊退強敵的那一刻達成的。孵化的那一刻只是相遇,共同經歷危險、互相扶持、心意交融,才算是真正的‘開始’?!?
他頓了頓,結合自己玩過的游戲經驗:“下一個里程碑……會不會與更深層次的戰斗協作有關?或者……與寶可夢的成長、進化有關?在游戲里,對戰和進化是貫穿始終的主線。”
“進化!”王乾眼睛一亮,“這個很有可能!看著自己的伙伴成長蛻變,牽絆肯定更深了!不過……”他摸著下巴,思維又開始跳躍,“也可能與‘收集’有關?”
“收集?”張偉不解地看向他。
“對??!”王乾來了興致,“雖然我沒怎么玩后面幾代寶可夢游戲,但前幾代我可是老玩家!那游戲的核心樂趣之一,不就是像集郵一樣,去收服各種各樣的寶可夢嗎?‘集齊圖鑒’可是終極目標之一!說不定下一個里程碑就是‘收服之證’?鼓勵我們和更多寶可夢建立聯系?”
討論在篝火的噼啪聲中告一段落。
張偉做出了決定,“早點睡吧。王乾受傷,明天白天我們就不去森林了,就在這里休息,養精蓄銳,等待倒計時結束?!?
蕭仁一主動道:“偉哥,晚上就我們兩輪流值班。我守上半夜。”
張偉點頭,“行?!?
他不再多言,趟到草堆上,很快便調整呼吸,進入了淺層睡眠狀態,這是多年訓練養成的本能。
王乾也裹緊了外套,忍著疼痛,在篝火的暖意中漸漸迷糊過去。
夜深人靜。
蕭仁一獨自坐在篝火旁,添了幾根耐燒的粗枝。火焰穩定下來,散發出溫暖的光暈,將他的影子長長地投射在身后的鵝卵石灘上。
此刻,萬籟俱寂,只有篝火燃燒時木柴輕微的“嗶?!甭暎约昂媾紶杺鱽淼?、極其細微的水波蕩漾聲。
森林深處偶爾傳來幾聲模糊不清的獸吼或蟲鳴,但都被茂密的植被層層過濾,顯得遙遠而失真。
趨光的小飛蟲不知疲倦地在篝火周圍飛舞盤旋,細小的翅膀在火光中閃爍著微光,構成一幅動態的、無聲的畫卷。
微風拂面,帶來陣陣清涼,這正是思考的好時候。
蕭仁一的目光落在視野中那兩行小字上:【天賦:波導之力】。
他努力在記憶中搜尋著關于“波導”的信息。印象中,似乎只在某個寶可夢動畫里隱約提到過,是一種古老的力量,與路卡利歐有關,好像還有個“波導使者”。
生命的脈動?精神的共鳴?
蕭仁一眉頭緊鎖。作為一個從小接受系統科學教育,在唯物主義土壤里茁壯成長的九年義務教育佼佼者,他對這種一聽就充滿了唯心主義色彩,玄之又玄的概念,本能地感到陌生和……迷茫。
這并不意外,甚至蕭仁一自己都知道一個專門術語——知見障。
他知道是過往的知識、見識、經驗等讓他產生了固定的觀念和想法,這些觀念和想法已經阻礙他接受和理解新的真理或事實。
畢竟蕭仁一生于一個科技發達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并不存在偉力歸于個人的真實案例——至少他從未看到過,更別提接觸過。
就像傳武,大家都覺得是花架子,更別提內功、真氣這些,所有人都知道是純粹的幻想。每個人小時候做夢都想擁有,長大后夢碎,便嗤之以鼻。
想到這里,蕭仁一腦海中忽然靈光閃過。
“波導……波導……”他無聲地咀嚼著這個詞,試圖用自己熟悉的知識體系去解構它,“或者可以當成氣功?導引術?修仙練氣?”
他搜腸刮肚,最終覺得,在樺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那些關于“氣”的學說,比如道家的練氣、導引之術,似乎是最接近的類比對象了。
至少,傳說中“氣”也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據說可以被感知和引導的能量。
“所以第一步我該干什么呢?”蕭仁一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迷茫,大腦的溝回在面對這個命題時顯得貧瘠無力。
“平心靜氣!對,就是它!”他忽然低聲自語起來,像是抓住了關鍵,“印象中,無論是小說里講的練氣、修煉,還是現實中的冥想、修行,都強調第一步要從‘平心靜氣’開始!”
這個推論讓他精神一振。邏輯似乎說得通!
“既然這‘波導之力’被定義為我的‘天賦’,那感知這種潛藏在我體內的力量肯定是第一步!而要感知……就必須讓心先靜下來,排除雜念,達到一種……嗯,‘內視’或者‘入定’的狀態?”他努力用自己能理解的語言去描述那個玄乎的目標。
打定主意,蕭仁一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他挺直腰背,盤腿坐好,雙手自然垂放在膝蓋上,掌心向上——這是他印象中比較標準的“打坐”姿勢。
他閉上眼睛,試圖將注意力從篝火的暖意、夜風的微涼、小蟲的飛舞、遠處模糊的聲響……從所有這些外部感官中收回來。
“靜……心要靜……排除雜念……”他在心中默念。
然而,對于一個習慣了邏輯思維、習慣了接收和處理大量信息的大腦來說,“靜”談何容易?
各種念頭如同頑皮的小魚,剛被驅散,又飛快地溜了回來:倒計時的數字、小黃的未來、神秘的“祂”、可能的“小白鼠”實驗、其他人的安危、波導之力……思緒紛飛,如同亂麻。
“臥槽,腿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