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劃時代的電池技術
- 末日這種事當然是要上報啦
- 暗黑煉獄
- 2119字
- 2025-07-29 11:00:52
這些能量領域的商業巨頭,和一般只了解金融經濟的商人不同。
這個行業多數接觸到那些基礎領域,所以對這些專業問題顯得很是在行。
孫德明笑呵呵,滿臉的自信,回答道:
“我們采用了全新結構的正極材料,并且對固態電解質界面調控技術有了優化。
如今已經基本解決了體積膨脹問題。
在實驗室萬次循環后,樣品容量保持率仍在90%以上!”
臺下眾人交頭接耳,華云材料的彭總急切地問:
“那鋰金屬負極的安全性和界面穩定性呢?
枝晶問題又如何解決?”
鋰金屬負極一直以來被業內視為最理想的材料,其能量密度遠超傳統石墨負極。
但它身上的問題卻格外棘手。
因為鋰金屬化學性質非常活潑,一旦電池內部短路或受熱,就容易引發燃燒甚至爆炸。
界面穩定性則是指鋰金屬與電解質接觸的表面容易形成不穩定的鈍化層,是最影響電池性能的地方。
在充電時,鋰金屬會像樹枝一樣長出尖銳的晶體,在業內被稱為枝晶。
這些枝晶會刺穿電池內部的隔膜,直接導致短路。
而枝晶斷裂,還會形成死鋰,消耗活性鋰,進一步惡化。
就像水管內壁長出的水垢最終堵死管道,甚至撐裂水管,隱患極大。
越是高能量的電池,越容易出現結構破損,到時候電池就成了小手雷,所以安全性至關重要。
孫德明指向屏幕上的結構示意圖:
“我們的技術人員重新調整了負極基體,優化了固態電解質,可以大幅度抑制枝晶生長。”
“所有樣品通過了國標上更嚴苛的內部穿刺和熱濫用測試,安全冗余度很高!”
“充電效率如何?”
“理論上可支持360W到2000W快充,具體看結構。
實驗室測試電池樣本在180C速率下仍可實現500mAh/g以上的比容量。”
“散熱方面,采用的是石墨烯-碳納米管復合導熱膜,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作為封裝。
在極限充電狀態下,溫控也能長期保持在50℃以下。”
百源集團的總經理徐哲一言不發,但表情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變得極度嚴肅。
如果孫德明說的是真的,他們解決了這些結構問題,就意味著不需要他們再出資攻克難關了。
那這筆生意,未來的前景就十分可觀了。
但他還是第一時間提出了自己最在意的問題:
“孫老,如此高性能的材料和工藝,成本如何?”
他說的沒錯,成本才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
目前國際上頂尖的三元鋰電池,單位能量成本大約在0.74-0.9元/Wh。
被寄予厚望的豐田固態電池原型,由于材料提純和工藝復雜,實驗室階段的成本高達5元/Wh以上,根本不具備量產條件。
即便是龍國在中低端市場占據優勢的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也要0.65元/Wh。
東西再好,但如果成本是那些頂尖電池的十幾倍,甚至數十倍。
那就沒有多少商業價值了,畢竟這已經算是奢侈品范疇了。
孫德明直截了當的說:
“材料方面,我們研究所拿出了新型合成工藝的優化方案,各位盡管放心。
根據我們的測算,只要我們的生產規模足夠大……
電池的單位能量成本將與當前高端三元鋰電池持平,甚至更低!”
眾人呆若木雞。
如果是真的,他們可以預見這種新型電池一經上市,將具有極強的市場統治力!
什么SDI,直接靠邊站!
會場內的氣氛一下變得火熱。
孫德明看著遠處的張云點了點頭,朗聲道:
“具體的合作框架和后續實施細節,接下來就由我的助理來為大家詳細說明。”
說完,他功成身退地將講臺位置讓了出來。
眾人只見一個身著深色西裝,氣質沉穩的年輕人走上臺。
面對臺下眾多商業巨頭疑惑的目光,張云神色平靜地簡單介紹了自己的身份:
“各位好,我叫張云。
受國家安全部委派,本人將擔任本次項目的技術助理。
由我負責相關事務的記錄工作與國家技術部門的信息協調。”
國家安全部幾個字一出,會場瞬間安靜了幾分。
但想想,他們也就釋然了,這么先進的電池技術,肯定是會驚動國家上層。
可想而知,現在這全固態鋰流超導電池一定是國家現在最重視的重點項目。
這東西肯定得要保守秘密,絕不能流落海外。
張云也不含糊緊,緊接著便開始了說明:
“國家計劃注資1000億,牽頭成立一家全新的科技公司,定名為[前方科技]。
“新能源研究所將以上述固態鋰硫超導電池技術作價入股。
國家財政注資占股51%,技術專利的所有者持有9%。
余下40%的股權,也就是本次希望邀請在座各位,以各自地方生產線,材料供應,以及部分配套資金作價入股的部分。”
會場內隨即響起壓抑不住的吸氣聲。
那些見慣大場面的公司代表們,聽到注資1000億這個數字時,也都瞬間傻了眼。
1000億級別的單筆政府注資,在全球范圍內都屬罕見!
這相當于一家大型科技獨角獸公司的巔峰估值!
或是一些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對單一項目的最大手筆投資!
放眼全球,初創企業或單一項目獲得如此巨額政府直接投資的情況屈指可數。
其規模甚至可以和一些國家級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預算相提并論。
而在能源領域,除了駱駝和飛鷹對氫能項目的豪擲,幾乎沒有企業能獨立承擔這樣的投入。
如此天文數字的政府直接投入,徹底打消了任何關于項目真實性,這絕對是動真格的了!
張云的目光平視全場,朗聲道:
“這1000億并不是簡單的資金注入。
而是涵蓋了全國七大產業基地的建設,固態電解質量產設備的改造,以及全產業鏈標準的制定。
龍國的目標,是在全國各大重點地區同步展開工業布局!
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國家中低端能源產業的全面技術升級!”
聽著臺上年輕人說的話,眾人這才恍然。
“難怪要召集我們所有人。”
華云材料的彭燁低聲感慨。
單論生產線改造,一家企業最多能吃下5%的份額。
要撐起覆蓋全國的產業網絡,至少需要十家以上龍頭企業協同發力。
巨大的震撼過后,是難以抑制的興奮與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