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陳蒲的侃侃而談,眾人盡皆無語。
這小子是把忽悠投資商的話術拿來忽悠我們了。
等等,似乎中影就是最大的投資人……不對,那是中影華納。
中影華納是中影跟華納兄弟共同組建的公司,中美合拍,兩開花…
實力很雄厚的!
也就是說很有錢。
但人家華納也不是純傻子,人家進軍中國市場是為了賺大錢,不是為了撒錢的。
中影可以按著他們的腦袋強行投資《失戀33天》
賺些錢,他們不會說什么。
他想介入院線和發行。
政策不允許,所以他們最多到明年,就該退出了。
指望他們投入巨資拍電影,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和陳蒲沒關系,中影也能弄來資金。
話跑遠了,總之就是韓山憑意識到,陳蒲拿他們當投資人一樣忽悠。
但不知道為什么,心里很爽。
《一代宗師》,拍的是八路軍中的功夫高手,是民國武林高手在我黨我軍的感召下殺日本鬼子的故事,如果真的像《亮劍》那樣,不敢說票房超大船,但是票房大爆還是有可能的。
而且陳蒲連續兩部電影大爆,確實證明他在觀眾心目中很有影響力。
雙方加成,最起碼也得像《英雄》那樣,拿2.5億吧。
其實心里這么算,韓山憑還是心里沒底。
要知道《英雄》上映于2002年,那時候院線改革,建立了11條跨省院線,19條省內院線,電影院共1024家,銀幕數1843張。
而現在是2005年,有2600塊銀幕。
預計明年肯定能超過3000塊銀幕。
這種情況下電影票房才和《英雄》的2.5億持平,意味著韓山憑依舊不覺得陳蒲超過張怡眸。
當然,也可以理解,那可是張怡眸。
國內招牌性導演。
沒他中國電影連個招牌都拿不出來的那種。
陳楷歌、馮笑剛和他并列三大導演,那是蹭他的熱度。
“很好,很好,很好嘛。”白發老者點頭,:那么《一代宗師》這部戲,你要多少制作成本?制作周期多久,預計什么時候上映?”
不愧是老人家,心態就是比韓山憑穩當。
人家沒有被陳蒲的忽悠迷惑,而是問了關鍵問題。
陳蒲道:“我計算過,因為我用的都是內地演員,片酬加起來最多800萬人民幣,而其他制作成本預計投入5000萬,后期宣傳至少要花3000萬,所以總成本應該在9000萬。”
四舍五入就是1億。
那2.5億未必能回本。
當然話不能這么說。
大片戰略是站在國家電影產業高度上提出的,培養的是全產業鏈,制片、發行、吸引觀眾、鍛煉隊伍、院線流水……這就和城市建設類似,大拆大建也不一定是面子工程,也不一定光肥了某些人,至少道路寬闊了,公園清新了,市場繁榮了,居民生活、出行都方便了。
民營企業只想著票房盈利,國營企業卻必須站在社會建設的高度。
所以韓山憑也好,其他人也好,都對這個答案感到很滿意。
陳蒲接著道:“我這部電影,會在《揚名立萬》之后進行籌備,等我拍完《潛伏》就進組執導,具體時間應該是明年6月份,拍三個月,后期制作半年,然后在2007年選擇一個合適的檔期上映”
“而我需要的是,中影在檔期、排片、宣傳上的全力支持。”
“這個沒問題,那你《一代宗師》之后,下一部電影呢?”
嗯?
這句話反倒把陳蒲給整懵了。
你們難道不應該就《一代宗師》展開深入討論嗎?聊資金籌集,聊演員檔期,聊檔期安排嗎?
我本來還想再高談闊論一番,震懾你們這群老登。
結果你們居然這些統統不談,直接聊到下一個話題?
差點讓我閃了腰。
不過對方是大佬,是老登,是金主,是需要合作的甲方爸爸,所以聽話點實數應該。
所以陳蒲從公文包里又取出一個劇本,放在桌子上,請韓山憑的秘書過來拿。
“我的第二部大片,屬于真真正正,地地道道的古裝大片,講述的是秦王李世民在柏壁之戰,三日不卸甲,一戰擊潰劉武周的故事。”
“當初李世民率領唐軍擊敗西秦,幫助唐朝鞏固了關中統治,但也引起了皇帝李淵的忌憚,所以老李殺了秦王黨羽劉文靜,以壓制李世民,但這個時候山西北邊的劉武周、宋金剛不安分了,他們率領大軍南下,打的太原留守李元吉丟盔棄甲,僅以身逃,李淵又派好基友裴寂率兵出征,同樣被打的全軍覆沒,只剩下裴寂逃回長安,眼看著整個山西老家都沒了,李淵和群臣上下都怕了,這個時候李世民站了出來,率領唐軍三萬度過黃河,駐扎柏壁,先是深溝高壘,消耗敵人士氣,然后趁勢反攻,一波流打垮劉武周勢力,奪回整個山西,還收服了第二個門神尉遲敬德……”
李世民就是公元7世紀的當世頂流,超級偶像派。
因為無論是面對敵人還是戰友,永遠都有高光時刻,流量直接拉滿!
比如追擊宋金剛、尉遲敬德的時候,一晝夜走了二百多里,打了幾十仗。
手下勸他歇歇,要愛惜身子,等后面的兵馬糧食都運過來了,再追擊敵人也不遲,結果李世民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定要窮追猛打。
于是打馬追擊,唐軍追上宋金剛,一天交鋒八次,都打了勝仗,殺死、俘虜了幾萬人。當夜,在雀鼠谷西原宿營,李世民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三天沒有脫下盔甲了,全軍只有一只羊,李世民與將士們分吃了這一只羊。
李世民帶兵赴介休,又打垮宋金剛兩萬人,追出幾十里,來到張難堡。唐浩州行軍總管樊伯通、張德政占據堡壘自衛,李世民摘下頭盔示意堡內,堡中守軍見后歡呼雀躍,高興得流下淚來。隨從告訴守軍秦王還未進食,守軍獻上濁酒、粗米飯。
讀史書每每讀到這一段,都讓人感覺少年英風銳氣,撲面而來。
那股子一往無前的勁頭,實在太有吸引力了。
韓山憑看著劇本:“有宮廷戲,有戰爭大場面,也有最后的音樂劇《秦王破陣樂》,確實是古裝大片,但是你為什么選這段歷史呢?”
陳蒲笑道:“因為我不看好吳宇深籌劃拍的《赤壁之戰》,他一個出身文化荒漠香港的黑幫片導演,好萊塢敗軍之將,懂什么三國,知道個球赤壁!一開始我想拍三國,但不想讓吳宇深沾光,所以我打算用李世民的故事,豎起古裝歷史大片的大旗,咱們內地的觀眾,一定會手中的電影票,支持我們真正的古裝歷史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