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殿之上風波起**
- 詩盜浮生
- 利歐夢
- 891字
- 2025-07-16 17:14:39
迫于壓力,也為了維系那搖搖欲墜的聲名,陳默硬著頭皮接下了挑戰。
芙蓉園詩會,盛況空前。不僅文人墨客云集,更有許多權貴甚至皇室成員微服前來觀戰。曲江池畔,冠蓋云集,氣氛緊張得如同戰場。
崔琰一身錦袍,意氣風發,率先吟誦了一首精心準備的《塞下曲》。詩句鏗鏘,描繪了將士戍邊的艱苦和報國的豪情,引來了陣陣喝彩。他得意地看向陳默,眼神充滿挑釁。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陳默。他站在水邊,臉色有些蒼白。他深吸一口氣,腦中飛快地篩選。高適的《燕歌行》太長,且細節過于具體;岑參的《走馬川行》意象奇崛,恐難被理解……最終,他選擇了王昌齡那首膾炙人口、氣勢雄渾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時空的蒼涼感瞬間籠罩全場。崔琰臉上的得意凝固了。
“但使龍城飛將在,”陳默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穿透歷史的悲愴和期盼,“不教胡馬度陰山!”
最后一句,如同金戈鐵馬,氣沖霄漢!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安危緊緊相連,道盡了千百年來戍邊將士的心聲與時代的呼喚!
短暫的寂靜后,是山呼海嘯般的喝彩!連那些對陳默抱有疑慮的老學究,也不得不承認此詩立意高遠,氣魄雄渾,非大胸襟、大境界者不能為!崔琰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輸了,而且輸得一敗涂地。
陳默再次贏了。但他的心卻沉到了谷底。他看到了崔琰眼中刻骨的怨恨,看到了某些權貴眼中更加深沉的算計,也看到了皇帝身邊那位老太監(正是之前壽宴主人的干爹)眼中一閃而過的陰冷。
果然,禍事接踵而至。
先是有人匿名在文人聚集的茶樓散發“揭帖”,質疑陳默諸多名篇的“原創性”,列舉了一些“可疑”之處(雖然證據牽強,但足以煽動懷疑)。接著,陳默在李家村“流民”的身份被刻意放大渲染,暗示他來歷不明,恐有“敵國奸細”之嫌。更致命的是,那位宦官集團的核心人物,在皇帝面前狀告陳默“恃才放曠,目無君上”,并翻出他在壽宴上吟誦《山居秋暝》“大不敬”的舊賬。
昏聵的老皇帝本就對陳默的“詩仙”之名有所耳聞,既有幾分好奇,也有幾分文人皇帝對才子的天然好感。但經不住身邊心腹宦官日復一日的讒言,加之那些關于“來歷不明”、“詩作存疑”的流言也傳到了他的耳中,終于起了疑心。
一道圣旨降下:宣“詩仙”陳默,即刻入宮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