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委以重任
- 我,扶蘇,只想安靜修仙
- 春又至夏
- 2064字
- 2025-07-30 08:10:00
待到內侍盡皆離去后,房間內只剩下了李由以及嬴政兩個人。
李由有些局促不安,手指來回摩挲衣角,這還是他頭一回單獨面見皇帝,還是在如此重要的場合。
嬴政上下打量了李由一番,伸手指了指一旁的案牘,出言吩咐道:“坐吧。”
李由聞言,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跪坐于案牘后。
此時的他,正襟危坐,目不斜視,連大氣也不敢喘。
在察覺到皇帝落在自己身上的視線后,李由將腰挺得更直了。
嬴政將李由的表現盡收眼底,只感覺一陣恍惚,當初他和王翦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也是差不多的場景。
彼時的他剛剛即位為秦王,需要時刻擔心來自呂不韋、以及嫪毐的威脅。
而王翦也只不過是個和李由差不多年紀的少年。
在嬴政的印象中,王翦是那么的意氣風發。
他不僅幫助自己平定了嫪毐之亂,讓自己坐穩了秦王的位置,后來更是親率六十萬大軍,攻入楚國都城壽春,并俘獲楚王,而后又渡過長江,占領了吳越地區。
上一次和王翦見面是什么時候?
嬴政面露回憶之色,片刻后,他想起來了。
嬴政上一次見到王翦的時候,他已經變成了一個滿頭白發、身材佝僂的老頭。
當時,貌似也是在這里。
曾經意氣風發的王翦跪在地上,拉住他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他乞求年老歸鄉。
嬴政最終同意了王翦的請求,不僅賜予他大量金銀珠寶,更是將他封在了老家頻陽,食邑萬戶。
嬴政回過神來,看向李由的目光中多了一絲柔和,緊接著出言詢問道:“百越的情況如何?”
李由聞言,慌不迭地從袖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奏疏,將其舉過頭頂,沉聲道:“陛下,在趙佗、任囂兩位將軍的治理之下,如今百越地區已經大致安定,只剩下少許不安定的地方。”
嬴政聞言,在略微頷首后,從李由的手中接過帛書。
上面詳細記錄了新增的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的人口、賦稅、山川河流、城池道路、乃至于詳盡的地勢狀況,以及風土人情。
嬴政看得十分詳細,并時不時拋出一些問題,讓李由解答。
在這個過程中,二人之間的氣氛也不再像先前那樣僵硬。
緊接著,只見嬴政將手中的帛書放下,看向李由所在的方向,一臉好奇地詢問道:
“朕聽聞百越地區盛行“斷發文身,錯臂左衽”的風俗,且人死后會將其暫埋土中,待血肉腐化,取骨洗凈裝入陶甕重新安葬是真的嗎?”
迎著嬴政的視線,只見李由的臉上閃過一絲猶豫之色,片刻后,他還是給出了回答:“是的,陛下,那邊十分盛行這樣的風俗。”
李由在說到這里的時候,停頓了片刻,又繼續補充道:“不僅如此,那邊貌似還有食人生番,當初朝廷大軍南征時,便有不少士卒葬身于那些蠻夷之口。”
從李由的口中得知這樣的情況后,嬴政的臉上閃過一絲鄙夷之色,出言評價道:“果真蠻夷也!”
在如今的大秦,只有犯罪之人才會受到斷發、文身的懲罰,故而,嬴政難以想象那里的人竟然會主動選擇斷發、文身。
更令嬴政難以接受的是,那里竟然還保留有吃人的習俗。
此時的嬴政,愈發認同自己當初的做法。
在他看來,將這些蠻夷納入到大秦的統治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等到百越地區的局勢徹底穩定下來,他就會派遣官吏到那邊教習秦法。
只需通婚幾代,那里的蠻夷就將被同化為大秦的子民,為國家帶來源源不斷的人口,以及賦稅。
……
嬴政收斂心神,看向李由所在的方向,略微頷首,語氣中是毫不掩飾的欣賞:“嗯,做得不錯!”
嬴政的聲音不大,但是卻如同一柄重錘,狠狠地敲在了李由的心上。
一直以來,李由都迫切地想要擺脫父親李斯的陰影,如今,總算是得償所愿。
他李由,終于得到了皇帝的認可。
此時的李由只感覺心潮澎湃,呼吸急促,只見其拜伏于地,沉聲道:“愿為陛下效死!”
在得到李由的回答以后,嬴政的臉上浮現出欣慰之色。
隨后,嬴政上前將李由從地上攙扶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出言叮囑道:
“回家去吧,好好歇息一段時間,接下來,朕還有事情需要你去辦!”
李由聽聞此話,嘴唇虛張,下意識想要出言詢問,但當他對上嬴政那不容置疑的視線后,果斷選擇將還未來得及說出口的話,重新咽回到肚子里。
“是,陛下,臣這就告退!”
李由說完,俯下身體,向嬴政作了一揖,然后倒退著離開房間。
待到李由離開以后,嬴政當即命人拿來輿圖,思慮許久后,嬴政的視線最終停留在了三川郡上。
戰國時,韓宣惠王始置三川郡,因其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三條河流,故得名“三川”。
再后來,秦國從韓國的手中奪取了三川郡,并保留了該郡的建制,一直延續至今。
作為關東地區的中心,三川郡地處交通要道,且距離首都咸陽不遠,是秦軍東出的門戶。
秦軍出了函谷關,便是三川郡。
除此之外,這里還肩負著監視六國遺民的重任,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這樣的地方,必須得找一個信得過的人擔任郡守。
在這之前,嬴政一直為由誰來擔任三川郡守的人選而感到苦惱。
現在看來,倒是沒必要擔心了。
李斯的長子李由迎娶了宗室的公主,又剛剛立下功勞,與大秦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等到完成遷民一事后,李由就配得上這個三川郡守了。
權衡完其中的利弊后,嬴政的眉頭逐漸舒緩開來,開始繼續處理案牘上堆積的奏疏。
待到走出咸陽宮,李由才后知后覺地發現,自己的后背已經被汗水所浸濕。
倒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激動。
“陛下不是挺平易近人的嗎,也不知道父親為何會對陛下如此懼怕!”
李由回想起李斯的叮囑,眼中閃過一絲疑惑,搖了搖頭,向著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