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黃石公
- 我,扶蘇,只想安靜修仙
- 春又至夏
- 2064字
- 2025-07-29 08:10:00
正當扶蘇暗自感慨之際,張蒼像是突然想起來什么似的,眼中閃過一絲狐疑之色。
自從他擔任御史一職,負責掌管咸陽宮內的文書以來,便極少交際。
一方面是他本人嫌麻煩、不善于交際,另外一方面則是為了避嫌。
畢竟,他的同門是法家集大成者的李斯,雖權勢滔天、風光無限,但保不齊暗地里得罪了多少人。
張蒼自知沒有李斯那樣的手段,無法在波譎云詭的政治斗爭中幸存下來,故而他行事低調,處處與人為善。
張蒼喜歡看書,而咸陽宮匯聚了全天下的藏書。
因此,他來了。
對于如今的生活,張蒼很是滿意。
不僅有書看、有地方住、而且還有俸祿可以領。
值得一提的是,大秦的俸祿以粟米(谷)為主要形式,偶爾發放錢幣或黃金,以“歲俸”(年薪)的形式發放,而非月俸。
他雖是負責掌管文書的御史,但仍舊隸屬于御史大夫麾下。
以他目前的級別,可以領到六百石的歲俸,與治下萬戶的縣令一致。
雖說受從六國遷移至咸陽居住的富戶影響,導致咸陽城內的房價一天比一天高,但以張蒼的收入,還是能夠過得十分滋潤。
倘若可以的話,張蒼愿意永遠守著這座宮闕,直到老死。
“看長公子的表現,貌似對我十分熟悉。”
轉念一想,張蒼便釋然了,有李斯這位法家集大成者的存在,他作為李斯的同門,想不出名都難。
興許長公子是從李斯那里聽說過他的名字,然后便記在了心中。
張蒼決定不再糾結這些細枝末節的小事,隨后,只見其向扶蘇拱手一禮,出言提議道:
“長公子應該是第一次來這里吧,不如就讓下官帶您逛逛?”
“嗯。”
面對張蒼的提議,扶蘇也沒有拒絕的意思,點了點頭,跟上了張蒼的步伐。
雖說這座宮闕空間極廣,但其內部已經被書架給占滿,僅留下勉強供一人通行的間隙。
書架上是用綢布包裹著的、堆疊整齊的竹簡。
或許是由于常年照不到陽光的緣故,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似有似無的霉味。
張蒼那肥胖的身軀,在勉強僅供一人通行的間隙中,行走起來頗為吃力。
有時候需要側身才能勉強通過,甚至好幾次都險些出現被卡住的情況。
穿行于書架的同時,張蒼還不忘向扶蘇介紹其中的藏書,以及背后的典故。
扶蘇看得出來,張蒼對這里十分熟悉,甚至已經到了爛熟于心的地步。
這里的絕大部分典籍,他應該都看過。
聯想到對方取得的成就,扶蘇不禁暗自感慨:“圖書管理員,真是個神奇的職位!”
在張蒼的引領之下,扶蘇將這里大致逛了一遍。
在這期間,他曾拿起一卷記錄有陰陽家學說的竹簡,在草草瞥了一眼上面的內容后,將其放回原位。
上面的內容實在是太過于晦澀難懂,而他對神神叨叨的東西不感興趣。
這一幕被張蒼看在眼里,并暗自記在了心中。
張蒼停下腳步,歇息片刻后,用衣袖擦去額頭的汗水,看向扶蘇所在的方向,一臉恭敬地詢問道:
“敢問長公子要尋何書?”
“幫我尋幾本黃老之說吧。”
面對張蒼的詢問,扶蘇略一思襯,然后給出了回答。
張蒼聽聞此話,瞳孔驟然收縮,臉上閃過一絲不可置信的表情。
他原以為,扶蘇這次過來是為了尋一些儒家的典籍。
畢竟,他的老師是當世大儒淳于越,受其熏陶,扶蘇應該十分中意儒家的學說才是。
然而,事情極大地出乎了張蒼的預料。
扶蘇不僅沒有選儒家的典籍,反而要找黃老之說,這如何不令他感到震驚?
……
張蒼臉上的震驚之色并未維持太久,很快,他便冷靜了下來。
旋即,只見其收斂心神,將內心紛亂的想法盡皆壓下,引領扶蘇至一處書架,停下腳步。
“長公子,這里便是黃老學說了。”
“嗯。”
扶蘇望著書架上堆疊整齊的竹簡,從中隨意取下一卷,小心翼翼地將其翻開,細細瀏覽起來。
挑了半天,扶蘇最終選定了《鹖冠子》、《老子》、以及一本《呂氏春秋》。
至于為什么選呂氏春秋,則是因為扶蘇單純對呂不韋這個人感興趣。
在張蒼那里記錄完所借閱的書籍后,扶蘇拿到了一塊一分為二的小木板。
上面用小篆記錄著他借閱的書籍,以及最遲歸還的期限。
扶蘇看著手上的這塊小木板,眼中閃過一絲驚異之色,暗襯道:“我當是什么呢,原來是圖書證!”
無論什么時候,知識都是最貴重的東西。
因為獲取它的渠道,就那么幾種,要么拜師請求老師教授,要么有相對應的書籍。
在如今的大秦,想要讀書識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無論是拜師的花費,還是置辦書籍所需要的花費,都不是普通人家所能夠承受得起的。
再加上咸陽宮內的書籍,大多都是孤本。
因此,扶蘇手上的這幾本書,用價值千金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也難怪會采取這樣的措施。
由于《呂氏春秋》融合了儒、道、墨、法、兵、農等百家思想,全書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計二十余萬字,換算成竹簡,也有好幾摞。
故而,扶蘇還叫了幾名身強體壯的謁者,來幫自己搬書。
扶蘇懷抱竹簡,身后跟著幾名謁者,離開了咸陽宮。
剛踏上渭橋,扶蘇便迎面遇上了一位身穿頭戴斗笠,鶴發童顏的老者。
尋常人家見到扶蘇,第一想法是讓開道路,遠遠避開,唯恐沖撞了貴人。
而老者卻沒有讓開道路的想法,不閃不避,徑直迎了上來。
跟在扶蘇身后的謁者見狀,剛想出言呵斥,卻見懷抱竹簡的扶蘇,先一步側身讓開了道路。
老者聞言,停下腳步,看向扶蘇的眼神中滿是欣賞,撫掌而笑道:
“素聞長公子寬厚仁慈,禮賢下士,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扶蘇聞言,臉上閃過一絲好奇之色,忍不住出言詢問道:
“敢問老先生是?”
“老夫名為黃石公,今日特來向長公子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