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匈奴的誠意
- 撥動歷史的脈搏
- 第25號宇宙
- 1004字
- 2025-07-21 00:15:40
大漢使者從匈奴回來時,帶回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新單于不僅答應歸還所有被擄的大漢百姓,還提出要親自來長安朝拜,認元帝為“兄長”。
“哦?這新單于倒是個明白人。”劉奭看著奏報,有些驚訝。他原本以為,匈奴會像以前一樣討價還價,沒想到如此干脆。
福朋卻皺著眉:“事出反常必有妖。匈奴向來驕橫,新單于剛即位就如此謙卑,怕是有別的目的。”
“那……還要讓他來嗎?”劉奭問。
“讓他來。”福朋道,“正好借此機會看看他的虛實。長安的守衛(wèi)加強些,再安排幾個懂匈奴話的人,盯著他的使團,以防不測。”
劉奭點頭:“就按太傅說的辦。”
三個月后,匈奴單于帶著使團抵達長安。他年紀不大,才二十出頭,穿著漢人的絲綢長袍,舉止得體,絲毫沒有以前匈奴人的粗野。
朝拜時,單于跪在地上,用生硬的漢話道:“臣,匈奴單于稽侯珊,拜見大漢天子。愿與大漢永結同好,世代不相攻伐。”
劉奭坐在龍椅上,按福朋教的話說:“單于有心了。只要匈奴不犯大漢邊境,朕定會待你以禮,通商往來,共享太平。”
宴席上,單于頻頻向劉奭敬酒,還獻上了匈奴的寶馬和皮毛。席間,他忽然道:“陛下,臣有一請求。”
“但說無妨。”
“臣聽說大漢的絲綢、瓷器天下聞名,想請陛下派些工匠去匈奴,教我們的人制作,不知陛下可否應允?”
滿朝文武頓時安靜下來。讓工匠去匈奴?這不是幫匈奴變強嗎?
劉奭看向福朋,眼神里帶著詢問。
福朋站起身,笑道:“單于的請求,合情合理。只是……工匠去了匈奴,得有吃有住,還得保證他們的安全。不如這樣,我們派工匠去,但匈奴也要派子弟來長安學習,學我們的文字和歷法。這樣互相學習,才顯誠意,你說呢?”
單于眼睛一亮:“好!就這么辦!臣回去后,就選一百個子弟來長安!”
宴席結束后,劉奭問福朋:“太傅,真的要派工匠去嗎?萬一他們學會了,用來造兵器怎么辦?”
“他們想學,攔也攔不住。”福朋道,“與其讓他們偷偷學,不如大大方方教。絲綢瓷器是民生之物,造兵器需要的鐵礦和技術,他們一時半會兒學不會。再說,讓他們的子弟來長安,耳濡目染,知道大漢的繁華和禮儀,以后就更不會輕易動兵了。”
劉奭恍然大悟:“太傅考慮得真周全。”
單于在長安待了一個月,福朋帶他看了長安的集市、糧倉和軍營。看到大漢的富庶和強大,單于越發(fā)敬畏,臨走時,又留下了五千匹戰(zhàn)馬,作為“謝禮”。
“看來,這次是真的想和好。”劉奭看著遠去的使團,松了口氣。
福朋卻望著北方的天空,若有所思:“但愿如此吧。”
他總覺得,這平靜之下,似乎還藏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