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音樂EP,彩鈴
- 華娛頂流,我真不是渣男
- 云寄山
- 2317字
- 2025-08-23 18:00:00
出租屋的陽光正好落在鍵盤上,徐陽敲擊的節奏輕快,屏幕上《星運里的錯》的章節正一點點變長。
窗外的玉蘭花剛開了頭,淡淡的花香順著紗窗飄進來,混著咖啡的香氣,讓人有種歲月靜好的錯覺。
“咚咚咚——”
敲門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徐陽起身開門,看到陳曦站在門口,手里拿著個文件夾,臉上帶著點奇怪的表情,“老板,有個事……有點突然。”
“進來說?!?
徐陽側身讓她進來,順手給她倒了杯溫水。
陳曦接過水杯,猶豫了一下才開口:“海蝶音樂的人聯系我了,說想跟你談談《微微》里那四首歌的合作?!?
“海蝶音樂?”
徐陽愣了一下,隨即笑了,“我還以為最先找上門的會是視頻網站,沒想到是音樂公司。”
他確實有點意外,《微微》火了之后,網絡版權的價格肯定水漲船高,他這幾天一直在琢磨怎么跟視頻平臺談條件,卻沒料到音樂公司會先遞來橄欖枝。
但仔細想想,又覺得理所當然。
如今的音樂圈早就不是實體唱片的黃金時代了。
實體 CD銷量斷崖式下跌,連盜版商都懶得費勁刻碟,畢竟互聯網上的免費資源一搜一大把,誰還會花錢買碟?
數字音樂倒是冒了頭,可盜版橫行,就算是頂級歌手,靠數字專輯也賺不到幾個錢。
音樂公司們日子過得緊巴巴,好不容易遇到《微微》這種自帶熱度的爆款劇,四首插曲在網上火得一塌糊涂,自然想過來分杯羹。
“他們想怎么合作?”
徐陽靠在沙發上,問道。
“想簽獨家版權,幫我們發行實體 EP,再做數字音樂平臺的推廣。”
陳曦翻開文件夾,“他們說能保證銷量,還能幫你爭取音樂獎項的提名?!?
徐陽幾乎沒猶豫:“拒絕?!?
實體音樂現在就是個賠錢貨,他犯不著跟音樂公司摻和。
陳曦卻沒動,反而看著他說:“老板,我覺得可以考慮一下?!?
她拿出手機,點開一個粉絲群的截圖,“你看,好多粉絲都在問哪里能買到你的歌,說想收藏。出一張精品 EP,就算不賺錢,也算回饋粉絲了。”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而且多一個歌手的標簽,對你以后接代言有好處。品牌方都喜歡多才多藝的藝人,商業價值能再提一個檔次。”
徐陽陷入沉思,他倒是沒想過這層。
一張 EP或許賺不了多少錢,但帶來的附加價值,確實值得考慮。
“你說得有道理。”
他點點頭,之前拒絕的念頭瞬間煙消云散,“不過,不一定非要跟音樂公司合作?!?
陳曦疑惑:“你的意思是……”
“歌曲早就錄完了,剩下的就是灌錄。”
徐陽站起身,緩緩道,“我們為什么不自己做?”
“自己做?”
陳曦有點驚訝,“可我們沒渠道啊。”
徐陽神情篤定,“你先問問,灌錄實體 EP的成本大概多少?!?
“精品還是普通?數量呢?”陳曦立刻拿出筆記本。
“精品,”
徐陽想了想說,“一萬張吧?!?
“一萬張?”
陳曦差點把筆掉在地上,“老板,現在不是五年前了!新人的實體 EP能賣出去五千張就算爆款了。而且精品 EP成本高,一張至少要賣五十塊,誰會花這冤枉錢?網上到處都是免費資源??!”
“你先問價格?!?
徐陽沒解釋,只是重復了一遍。
陳曦見他態度堅決,只好拿出手機給熟人打電話。
電話里說了幾句,她掛了電話,表情復雜地說:“問了,高品質的那種,紙盒包裝,帶歌詞本,光盤用最好的材質,一萬張成本大概十萬?!?
“如果走線下渠道,得跟唱片公司合作宣傳,還要給經銷商留利潤,最后到手的錢頂多四成。”
“四成?”
徐陽挑眉,“也就是說,就算賣五十塊一張,一萬張全賣完,我們只能拿到二十萬?”
“差不多?!?
陳曦點頭,“而且這還是理想情況,實際能賣出去多少根本說不準。”
徐陽笑了。難怪后來歌手都懶得發實體專輯了,被渠道這么一扣,純粹打白工。
徐陽這種一手包辦的歌手,灌錄成本加上錄歌成本,都不止二十萬!
如果作詞作曲編曲都是其他人,那一張專輯倒貼幾百萬都算正常。
“那就不跟他們合作。”
徐陽拍板,“你去京東、當當、淘寶商城開網店,我們自己賣?!?
陳曦瞬間明白了:“你想繞開唱片公司和線下渠道?”
“可這樣一來,音樂圈的人肯定會不滿的,以后想在音樂圈發展就難了。”
“我又不是歌手?!?
徐陽滿不在乎,“他們滿不滿意,跟我有什么關系?”
他本來就沒打算靠唱歌吃飯,一張 EP而已,成本才十萬,就算砸在手里也無所謂。
而且現在不是七年前了,歌手圈已經日薄西山,那幫歌手即便聯合抵制,也沒這個能力了。
“那定價呢?”陳曦問。
“二十塊。”徐陽說得干脆。
“二十塊?”
陳曦又愣住了,拿起計算器算了算,“灌錄成本就要十塊一張,加上運費,包裝費,你是真打算一分錢不賺???”
“沒關系?!?
徐陽擺擺手,“就當賺名聲了。”
反正就算定價五十塊,最后頂多賺十萬,這點錢對他來說意義不大。
但二十塊的低價能吸引更多粉絲購買,既賺了口碑,又能提升路人緣,這筆賬怎么算都不虧。
“那 QQ音樂、網易云這些平臺的數字專輯,也不做了?”陳曦問。
“不做。”
徐陽搖頭,“但也別免費上傳。”
再過幾年,國家會大力打擊盜版音樂,版權保護會越來越嚴格,到時候音樂版權才會真正值錢。
現在把歌曲免費放出去容易,以后想收回來就難了。
還不如暫時捂著,等時機成熟了再談合作。
陳曦點點頭,反正數字音樂現在也賺不到錢,不做就不做吧。
她合上筆記本,忽然想起另一件事:“對了,移動和聯通的人聯系我了,想把《微微》的四首歌做成彩鈴?!?
“彩鈴?”徐陽總算來了點興趣。
這倒是個賺錢的路子,2011年的彩鈴市場雖然不如巔峰期,但依然紅火,尤其是爆款劇的插曲,下載量往往很可觀。
“他們給的分成比例還不錯?!?
陳曦拿出另一份合同,“《追光者》能拿到六毛一首,其他三首四毛,定價都是一塊?!?
這個比例很高!
一般來說,彩鈴分成歌手只能拿到一到兩毛,大頭都被中間商和運營商拿走了。
但徐陽一方直接跳過了中間商。
而且《微微》自帶熱度,根本不需要發行方宣傳,直接和運營商合作,分成自然水漲船高。
但從這個比例也可以看出運營商有多黑,蘋果渠道在這個時代真稱得上良心。
徐陽接過陳曦遞過來的合同仔細看了看,條款很清晰,分成比例和結算方式都寫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