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劫數(shù)
- 西游:茍在五莊觀當人參果
- 奶白色雪子
- 2030字
- 2025-07-26 09:28:56
鎮(zhèn)元子撫著胡須把蘇陽放到地上,牽起他的手,向殿外而走。
此次他未用道法,腳踩七星步,蘇陽見他一言不發(fā)便也得沉下心思。
一炷香后,鎮(zhèn)元子牽他來到草還丹處。
遠遠看去草還丹還與往日那般寶光燦燦,神異非常,可蘇陽卻覺草還丹上有點點陰沉之感,似那行將朽木的老人。
一老一少立于樹下,鎮(zhèn)元子掀起道袍如孩童般坐于地上。
蘇陽見狀學著他的樣子于他身旁坐下。
“師尊。”蘇陽奶聲一喊。
鎮(zhèn)元子探手摸在他額上,悠悠一嘆:“童兒,你可知剛才你拜天地時為何電閃雷鳴,山崩河裂,天地不讓你拜?”
“徒兒不知。”蘇陽撓了撓腦袋。
“天地不容你跪拜,是因你本就不屬這方乾坤,吾雖看不出你前世跟腳,但這方天地知曉。
天地容你出世,卻不愿你修行,怕你修道后令山河崩塌、社稷覆滅,令天地重歸混沌。”
蘇陽渾身劇震,他自以為穿越而來神不知鬼不覺,可卻遺忘了天地之威。
他望了眼天,心中徒生惴惴不安,若此方天地不容他,他該何去何從?
“師尊,今日我拜天地時卻感站不起、跪不下,可為何我還是拜了天地。”蘇陽詢問。
“是以草還丹替你受了這天地不容之劫。”鎮(zhèn)元子搖頭,拂塵輕甩。
“此草還丹,本是吸日月之精、納乾坤之華,原可與天地同庚、與日月齊輝,亙古不凋。
如今為你擋下這滅頂之災,怕是再難脫輪回,或將如當年不周山的建木一般,難逃那先天生靈也避不開的生死大劫了。”
蘇陽聞言眼中生淚,當即對著草還丹跪地磕頭。
“母親怎可如此。”草還丹雖為草木生靈,但此刻蘇陽已將它視為自己的生母。
人參果樹塑其形體,賜其生機,此為生他之恩;方才拜天地替他擋劫,此為養(yǎng)他之恩。
蘇陽聲音里帶著哭腔:“母親,我可以...不修道的...”
鎮(zhèn)元子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修道雖有太上忘情,卻也有卻也有“靈臺存真”。
草木有本心,大道亦含情,若一味斷情絕性,與頑石枯木何異?
忘情者,忘的是貪嗔癡妄之私情;存真者,存的是天地造化之公心。
二者看似相悖,實則同源。皆是向道而行的通透。
“癡兒,修道之路既已開啟,便再無回頭之理。況且...此事非無轉機。”鎮(zhèn)元子拂塵拂過蘇陽頭頂,抬頭望向天際,目光深邃。
“天地不容你,蓋因你跟腳不明。
神魂不存三界之中,身軀不納五行之中。
既非先天稟賦,亦非后天造化,恰如無根之萍、無源之水,自然不被天地法則認可。
此劫看似草還丹代受,實則仍是你的劫數(shù)。
它替你擋過天地第一重反噬,卻消弭不了你與三界五行的根本隔閡。
你本可長生無恙,然是以你往后三災九劫十難只會接踵而至,皆因這不合二字。
若想脫此困局,需從根本處著手:填補五行缺漏,讓身軀入得金木水火土之序。
再以功德淬煉神魂,使魂魄歸于三界輪回之列。
待你身合五行、魂入三界,與這天地法則相融無間,方能消弭那不容之厄,劫數(shù)自會漸減。”
蘇陽眨了眨眼睛。
什么三災九劫十難,五行三界,字面意思他都懂,可如何填補呢?
“師尊,弟子不懂。”蘇陽懵懂講。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蘇陽也不是那不懂裝懂之人。
蘇陽靜言偏頭直視鎮(zhèn)元子,等他告知。
卻聽鎮(zhèn)元子道:“人者,生有三神隨身,是以元神,識神,欲神。
你雖化為人形,終究是草木精華所凝,脫不開那草木三性的根本。
而草木者,生有三性隨身,是以根性、葉性、花性。
根性者,是你與大地相連的本真,是吸納日月靈氣的根基。如古松深扎巖隙,任風雨摧折而不易其志,這是你與生俱來的道骨。
但欲參造化,葉性花性常牽累。
葉性使你總如浮萍逐風,遇外事便心旌搖曳,或因旁人言語而動念,或為外界紛擾而移志,終究難立穩(wěn)固道心。
花性更甚,叫你耽于一時的絢爛:或貪慕虛名,或執(zhí)著情愛,如朝花夕落,難持長久。
草木成道,先需收葉斂花,讓根性做主。
待根性深扎天地,縱有葉落花敗,亦能守得住本心,成就自身果,方算窺得造化門徑。”
蘇陽若有所思的點頭,他前世曾聽智者言,路邊的野花不要采,雖不得祖師所言甚妙,卻助他能明了花性。
此花性若人之欲神,修行途中之磨難也,不論情愛、虛名皆是虛妄。
“師尊是教我修身養(yǎng)性,清心寡欲焉?”
鎮(zhèn)元子暗暗點頭,眼中浮現(xiàn)贊賞之色。
“是也非是,在你得道前,需得如此,故我傳你黃庭經(jīng),教你先修心眼。
等你精不外泄,心不意亂,方能讓根性穩(wěn)穩(wěn)立住,不被葉性的浮蕩、花性的虛華帶偏。
待心眼明了,便知清心不是斷情,是讓情歸自然;寡欲不是滅性,是讓性守本真。
屆時根性深如古井,葉性花性縱在,也成了輔你吸納天地靈氣的羽翼,而非牽絆道途的枷鎖。
這便是修心的真意。”
蘇陽點了點頭,師尊此話他心中雖還有疑惑,卻沒有再問。
修道,修道,注重的是修,若一味的詢問倒少了修的步驟,終歸是花非花、霧非霧。
“此便是修神,使你根深三界。”鎮(zhèn)元子聲音若大道之鐘聲刻入蘇陽心神。
“神落泥宮,若想成道,你之身軀還需練入五行,此生故需五人相助。
此五人需暗合五行之道,順應天勢,缺一不可。等五人成就大道,便是你彌補五行之時。
屆時你方得此方天地之證,草還丹亦可重獲新生。”
蘇陽心中有了些明悟,對五人的身份隱隱有些猜測。
此西游世界焉,五人不必說便是那西游取精師徒五人。
“師尊,弟子不明是哪五人?”蘇陽抬頭詢問。
鎮(zhèn)元子卻道:“心猿、金公、木母、黃婆、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