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的霸凌傳統能夠往上追溯多久這很難說,但他們的霸凌傳統能夠傳承下來,其實應該和魔藥有關系。
造血和生骨之類的治療太過于簡單,這就造成了大多數的肉體傷害他們并不放在心上。考慮到巫師社會和現實社會的脫節,這些教授們習慣的搞不好是16、17世紀的大英,對小巫師的粗放管理也不算奇怪。
但斯內普和詹姆之間的沖突應該是另外的一種發展。
斯內普和詹姆的掠奪者小團隊之間的校內矛盾,決定矛盾的反而是校外因素。
因為那個時候,正好是伏地魔肆虐的年代。
他在霍格沃茨時期加入了斯萊特林,又找回了【岡特】的姓氏。至少他的母親梅洛普·岡特,是實打實的薩拉查·斯萊特林的純血統后裔——雖然混的很慘。
但這并不妨礙他拿到了一個身份,進而獲得了一個共同利益,純血的利益。
作為一個實際意義上的混血巫師,伏地魔在追求純血利益,這并不可笑,因為伏地魔本人的訴求就是如此,有問題的其實是接納并且追隨于伏地魔的純血。
他將自己當作純血,并且以純血為傲,追求純血,而人們認同他的訴求。
剛好,魔法界內,純血貴族具備巨大的影響力和出色的實力。
斯萊特林一直都是純血貴族的自留地,西弗勒斯·斯內普作為一個混血巫師,他加入了斯萊特林就必須要向純血低頭靠攏。
那個時期的斯萊特林不是現在的斯萊特林,在伏地魔活躍的時期,斯萊特林就是食死徒的預備役,因為大多數的純血貴族基本都在給他賣命,他們的兒子女兒所匯聚的斯萊特林,立場自然也是一樣的。
當你進入了這個學院卻不愿意向著純血貴族低頭,那你就可以考慮一下你的父母和你本人是否能夠擋住食死徒的啃大瓜了。
是的,霍格沃茨不會遭受襲擊,但你不會永遠留在霍格沃茨吧?
這幫子鳥人是真的會殺人的。
按照鄧布利多后來的說法,這個時期的伏地魔已經很強了,他沒有穩定能贏的手段。
這應該不是自謙,或者“億點點”的差距,而是事實。
因為伏地魔對自己進行了魔法改造,他的面容和人類已經有點差距了,這是此類實驗的代價。這樣的魔法大師,付出總會得到回報,以至于鄧布利多親自承認了“可能已把魔法推進到前所未有的···”“是某些魔法”。
以伏地魔的經歷來說,這個某些魔法應該是黑魔法,而黑魔法在戰斗方面的強度不言而喻。
而鄧布利多是一個百歲老人。
除非他是阿斯加德人,有越老越強的被動能力,否則他的數值肯定是下滑的。
人的經驗能夠跟隨年齡上升,但身體不會騙人。
鄧布利多絕不會進行這種改造,他不畏懼死亡,甚至還在期待死后的旅行。
不過他們畢竟沒有在那個年代直接碰撞過,鄧布利多是唯一的希望,他不能輸;伏地魔有時間陪一個老頭子耗,他也不必著急。
他們僵持的結果就是追隨者的拼殺。
就像海格說的【沒有一個后來變壞的巫師不是從斯萊特林出來的】,就像羅恩告訴哈利說自己的父親認為馬爾福的父親不需要任何借口就輕易倒到黑魔頭的勢力那邊去了。
這些都是這個時期的斗爭遺留,失敗者沒死干凈就是這樣的。
而他們兩個的態度構成了哈利波特對于魔法界的最初認知——斯萊特林是邪惡的,糟糕的,支撐斯萊特林、向往伏地魔的純血貴族巫師更是糟粕中的糟粕。
德拉科·馬爾福助推了這一點,他表現得比羅恩海格說的還要標準和令人厭棄。
對比他的言行,海格和羅恩簡直像是在美化純血和斯萊特林。
站在麻瓜巫師的立場上,克萊恩十分贊同羅恩和海格的看法。
就像他用腳都會站在羅恩、海格這邊一樣,當年的斯內普也必須用腳選擇站在純血的利益上。
而詹姆·波特,他和波特家族選擇了站在鄧布利多這邊——不完全拋棄純血的利益,但也不追求對混血、麻瓜的極端統治。
這時的校內矛盾本質上是校外兩個階級的矛盾,是鄧布利多和伏地魔之間的爭斗延伸。
在這件事情上,克萊恩無條件站在鄧布利多的立場上。他如果想活得像個人,而不是給純血貴族當狗,他就只能選擇鄧布利多。
一個很直接的答案。
霍格沃茨有準入之書和接納之筆,接納之筆會在上面寫下所有剛出生、帶有魔法天賦的孩子的名字。
以伏地魔的政治傾向,如果讓這個老畢登和他背后具備相同利益的純血貴族掌握了霍格沃茨和準入之書、接納之筆,年幼的麻瓜小巫師會是什么結局,這可太難猜了。
伏地魔一定會好心地等到小巫師11歲,他不分貴賤,平等對待一切小巫師,邀請他們入學好好進行培養吧?
他一定是這種好心的大教育家。
拿著老魔杖的一百多歲大法師鄧布利多對11歲剛拿到魔杖的小巫師已經是可以卸載游戲的難度了,而拿著老魔杖的伏地魔和食死徒軍團對幾歲的連魔杖都沒有小巫師···哈哈,下了下了,我媽喊我回去吃飯了,以后有機會在上線打一把吧,這游戲真好玩。
下機!
詹姆和西弗勒斯之間的爭斗,肯定有莉莉·伊萬斯的原因。但沒有莉莉,他們之間的爭斗只是從【學校就開始】轉到【畢業之后開始】,甚至也未必。
斯內普喜歡黑魔法,并不抗拒成為食死徒。
他中期的轉變也不是因為覺得殺人有問題,伏地魔有問題,只是伏地魔要殺的那個姑娘是他喜歡的女孩而已,他才找到了鄧布利多去出賣伏地魔,在此之前,他都是個出色的食死徒。
這是鳳凰社預備成員和食死徒預備役的對決,在那個時代是早晚都會發生的。
從西弗勒特·斯內普的個人故事了解這部分的克萊恩沒有任何可說的,他對霸凌本身并不好奇,只是好奇為什么霍格沃茨要把分院這種事情運營到這種程度。
明明老師基本一樣,學的東西一樣,但就是要憑空劃分出四個學院,然后放任乃至是助推小巫師們以學院為單位進行斗爭,最后活生生把學生時代的矛盾延續下去,變成直達生死的仇恨。
而這么做的好處就是···分到格蘭芬多的學生更勇敢,分到斯萊特林的學生更精明這種集體概括論述。
會不會太寬泛了一點?
學校之外還有更大的社交環境,斯萊特林大多數學生的家庭教育如此,這沒什么能說的。可在學校內部,歷代校長卻好像都不曾對這種事情進行過修正努力。
榮譽不是沒有意義的,學院制度也不是沒有意義。
但榮譽用來區分對立,助推斗爭,四個學院學一樣的東西卻要推動對立,克萊恩覺得肯定是因為自己沒有成為校長,所以無法明白校長們的高深智慧。
克萊恩目送鄧布利多離開了伍氏孤兒院。
老校長并沒有使用攝神取念,對整件事情的認知自然更多的來自于克萊恩的描述,他選擇了相信。
畢竟克萊恩沒有說謊,他貫來喜歡說實話。
隨著他的離開,克萊恩也加快腳步回到了房間。
魔杖、咒語、魔力。
他已經擁有了魔法的三要素,迫不及待地想要印證自己的天賦。
這是個很關鍵地問題,它關乎到了克萊恩要如何經營推銷自己,如何走向魔法的成功。
他興奮地蒼蠅搓手,把自己可能經歷的霸凌和轉折扔在腦后,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下了第二個論題。
【如何學會漂浮咒】。
具體到某個魔法的學習是為了精確認知自己的一種魔法天賦。
而另外一方面,他對漂浮咒的運作規律很感興趣,這涉及到重力或者另外的變種,作為科研題目,它過于高深,但卻值得一試。
做到第一步的學習,證明他有不錯的魔法天賦。
對漂浮咒的解析,則是他真正想要做到的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