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草木有言
- 五器炊紅塵
- 洋二汐
- 2453字
- 2025-07-14 12:34:00
傳功閣的玄理課程對云渺而言依舊如霧里觀花,艱深難明。然而,她卻在太虛觀的草木之間,尋得了獨屬于她的道途——草木通靈。
這天賦近乎本能。無需刻意修煉,只需靜心凝神,意念融入周遭花草樹木,便能清晰感知其“情緒”與“狀態”:陽光下的歡喜,雨露中的滿足,干旱的焦渴,蟲害的痛楚,踩踏的委屈……甚至能捕捉到地脈靈氣的細微流動。
清微真人很快察覺了她這份異稟。
這一日午后,清微真人并未帶她回漱玉洞打坐,而是來到了百草園一處僻靜的角落。這里種植著幾株極其珍稀、但近些時日長勢卻有些萎靡的“七星蘊神蘭”。此蘭葉片狹長如劍,葉脈隱現銀色星點,花開七瓣,色如淡紫煙霞,有蘊養神魂、輔助悟道之奇效,培育極為不易。
“云渺,”清微真人指著那幾株葉片微微發黃、光澤黯淡的蘊神蘭,“你且靜心感知,看看它們有何不適?”
云渺點點頭,走上前,伸出瑩白的小手,輕輕覆在一株蘊神蘭的葉片上。她閉上眼睛,長長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陰影。胸前的琉璃心印散發著溫潤的微光。
意念沉入。
起初是葉片本身的反饋:一種虛弱、干渴、根部隱隱作痛的感覺傳來。
“渴…痛…”模糊的意念。
云渺的意識順著這感覺向下探尋,如同水流滲入泥土,探向蘭草的根系。
一幅更清晰的畫面在她“心”中展開:原本應該深扎在肥沃靈壤中的根須,似乎被某種無形的東西阻礙了!根須周圍原本溫潤滋養的靈土,不知何時變得異常板結、粘膩,仿佛裹上了一層滑膩膩、涼颼颼的薄膜,讓根須無法順暢呼吸,也無法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甚至有一種細微的、帶著陰寒氣息的“東西”,正附著在根須上,緩慢地侵蝕著它的生機!
虛弱干渴,根部隱痛。
靈壤板結粘膩,覆著滑膩陰寒的“膜”,阻礙呼吸與汲取。
細微陰寒“活物”附著根須,緩慢侵蝕生機!
“師父。”云渺睜眼,小臉急切,“根吸不到水,還有…有陰寒活物蠶食根脈。”
清微真人眼中精光一閃。他蹲下身,手指掐訣,一道探查靈光沒入土壤。片刻后,他眉頭微蹙:“竟是‘陰冥苔’的孢子悄然滋生,侵染了靈壤,阻礙了根系呼吸,更引來了喜陰寒的‘蝕靈蚜’啃食根須。難怪蘊神蘭日漸萎靡,尋常探查竟未能及時發現。”
陰冥苔和蝕靈蚜都極其微小,且氣息陰寒隱蔽,若非云渺這近乎本能的草木通靈感知,單憑神識探查,在早期確實難以察覺。
“可有解法?”清微真人考校道。
云渺凝思。感知中陰寒之物厭棄陽光溫暖。她試著調動體內那點碧綠的本源力量,指尖泛起一層柔和的、充滿生機的綠色光暈,如同春日暖陽,小心滲入蘭根土壤。
她小心翼翼地將指尖靠近一株蘊神蘭的根部土壤。那綠色的光暈如同水波般滲入土壤。
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光暈所至,靈蘭萎靡的意念瞬間轉為舒緩與對滋養的渴求,土壤中那些板結、粘膩的陰寒感,如同冰雪遇暖陽般迅速消融、退散!附著在根須上細微的蝕靈蚜,仿佛受到驚嚇,紛紛逃離。蘊神蘭原本萎靡的意念,瞬間傳遞出一種如釋重負的舒緩和渴望滋養的清晰信號,
“師父,有用。”云渺驚喜地叫道,“它們說舒服多了,想要喝水。”
清微真人捻須而笑,眼中滿是贊賞。他袍袖一揮,蘊靈泉的泉水化作甘霖精準地灑落在幾株蘊神蘭的根部。同時,他指尖彈出一縷純陽真火(控制得極其精微,只驅邪不傷靈植),鉆入土壤深處,將殘余的陰冥苔孢子徹底焚滅。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那幾株七星蘊神蘭萎靡的葉片便肉眼可見地舒展開來,黯淡的星點重新亮起微光,整株草煥發出新的生機。
“善。”清微真人頷首,“汝之天賦,在于通草木本源,察其細微病痛,更能以本源生機滋養驅邪。此近乎天賦神通,非尋常木法可比。當善加引導,勤練不輟。”
自此,云渺在百草園有了新的“職責”。她不再是單純的被照料者,而是成為了玄誠道人的得力小助手。哪株靈植蔫了,哪片葉子黃了,玄誠道人都會帶著云渺去“問診”。云渺樂此不疲,她喜歡和這些花草樹木“說話”,喜歡用自己的力量讓它們重新煥發生機。她指尖那點碧綠的生機之力,也在一次次實踐中變得更加凝練、運用更加自如。
她的“治療”方式也越發得心應手:
對于根系受陰寒侵蝕的,她便渡入溫暖的生機之力驅散寒邪。
對于被陽火燥氣灼傷的,她便引導清涼的草木精華予以滋潤。
對于營養不良的,她能精準感知其最缺乏的“養分”,提醒玄誠道人調配相應的靈液。
甚至調和靈植爭搶陽光靈氣的“矛盾”,笨拙安撫,引導共生。
百草園在云渺的幫助下,顯得更加生機勃勃。玄誠道人看她的眼神,也從最初的謹慎好奇,變成了由衷的喜愛和倚重。云渺胸前的琉璃心印,在百草園中總是散發著最溫潤寧靜的光芒。她在這里如魚得水,純凈的道心與草木的靈性交相輝映。
這一日,玄誠道人帶著云渺照料完一圃新移植的“月見幽曇”后,看著遠處翻騰的云海,隨口感慨道:“山下塵世,也不知是何等光景。聽聞近來有些不太平,似有天火降世,人心浮躁……”
“山下?”云渺正用小水壺給一株含羞草澆水,聞言好奇地抬起頭,黑曜石般的眼睛里閃爍著新奇的光,“靜云師叔說山下有很多很多人,有很多好吃的,還有會跑的鐵盒子(馬車)和大房子(城池)?”
玄誠道人失笑:“鐵盒子?大房子?哈哈,差不多吧。山下紅塵,煙火鼎盛,有繁華城池,車水馬龍;有販夫走卒,吆喝叫賣;有茶樓酒肆,說書唱戲;有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熱鬧倒是熱鬧,只是太過喧囂,人心也雜,濁氣頗重。”
“熱鬧?喧囂?濁氣?”云渺重復著這些陌生的詞語。熱鬧聽起來很有趣,喧囂和濁氣聽起來又不太好。她低頭看了看胸前溫潤純凈的琉璃心印,又想起師父的教誨:“心如琉璃,不惹塵埃。”
山下的“塵埃”,是否又多又可怕?所以師父才不讓沾染?
但玄誠師叔描述的“繁華城池”、“車水馬龍”、“好吃的”、“說書唱戲”……這些意象卻在云渺心湖投下石子,漾開漣漪,悄然勾勒出一幅模糊而充滿誘惑的塵世畫卷。
那定與寧靜的太虛觀截然不同吧?她停下澆水,怔怔望向云海之下那片被云霧鎖住的、廣闊的未知人間。清澈眸底,一簇名為“好奇”的火焰,第一次無聲燃起。
紅塵萬丈,究竟是何模樣?那“塵埃”,又是何等滋味?
琉璃心印靜靜懸垂,光華流轉,純凈依舊,清晰地映照著主人眼底那抹悄然萌動、對凡塵煙火的無盡向往。那純凈的光,與眸中的好奇之火,在寂靜的百草園中,無聲地對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