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3章 張獻忠投降被誅殺

“關(guān)寧鐵騎,隨我沖殺!”

祖大壽率領(lǐng)的關(guān)寧鐵騎,似乎被天狼軍的殺氣感染,直接往皇太極的中軍大營進行沖擊。

經(jīng)過前面的一場混戰(zhàn),清軍士兵死傷慘重,早已是強弩之末。

面對士氣正盛的關(guān)寧鐵騎,根本沒有多少阻擋的力量了。

“保護皇上,快撤!”

看到這一幕,其他貝勒紛紛掩護皇太極撤退。

就在遼東打的火熱的時候,大明腹地還有一個流寇首領(lǐng)蹦噠的正歡。

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張獻忠。

當高迎祥復(fù)出后,他便率部攻信陽、鄧州,進入應(yīng)山,大舉東征,轉(zhuǎn)戰(zhàn)于豫、鄂、皖各地。

崇禎六年十一月份中旬,與奉旨平亂的二品誥命夫人秦良玉的白桿軍相遇。

很快流寇的探馬回報:“大王,對面好像是個女將,要求我們投降。”

“女將?”

張獻忠心中納悶,大明什么時候出來了一位女將軍?

在他的軍中有一個叫秦纘勛的人,曾是秦良玉的族人,因為游手好閑被逐出族群,現(xiàn)在給賊兵當了耳目。

于是把秦良玉的來歷以及丈夫馬千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抗擊后金進京勤王,以及平定奢崇明之亂等傳奇故事都說了出來。

張獻忠忍不住心想:想不到明廷還有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花木蘭。

此時還沒開打,投降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兩軍擺開陣勢,準備打上一架,試一試對方實力的深淺。

這一打不要緊,終于知道了白桿軍的勇猛,再加上米尼步槍的強大威力,張獻忠直接給跪了。

“別打了,我投降。”

戰(zhàn)事失利后,張獻忠立即接受了湖廣巡撫熊文燦的招撫,愿意棄暗投明。

不過,這也是他的權(quán)宜之計。

他拒絕接受改編和調(diào)遣,不接受任何官銜,想保持自己軍隊的獨立性。

等將來弄明白了米尼步槍怎么制作,或者等將來時機成熟了,再舉兵造反也不遲。

這就是他的真實想法。

因此在歷史上,有張獻忠曾數(shù)次投降,然后數(shù)次反叛的記錄。

張獻忠愿意接受招降這件事,被呈報到京城。

崇禎皇帝非常高興。

如今闖軍被擊潰,張獻忠又被降服,大明境內(nèi)的流寇是越來越少。

但按照朱飛的建議,張獻忠這個人說話不算數(shù),這次抓住了,直接殺了,以絕后患。

崇禎又開始猶豫了:“先生的意思的是,此人留不得?可湖廣巡撫熊文燦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對方招撫的要求,現(xiàn)在殺之,恐怕以后沒有流寇會被招撫了啊。”

“理是這么個理兒,但他們現(xiàn)在有吃有喝為什么還要造反呢?

造反就要承擔(dān)被殺頭的后果!

大明現(xiàn)在的國力經(jīng)不起折騰,必須要斬斷這些流民的造反念頭。

要么接收朝廷的南移安置,要么造反被殺頭。

招撫?有些流寇首領(lǐng)再怎么教育也改變不了本性!

所以擒而殺之,決不能手軟。

否則,鳳陽皇陵還得被毀,大西政權(quán)還會建立!”

崇禎皇帝已看過張獻忠的史料,知道此人曾經(jīng)克鳳陽、焚皇陵,在順治元年在成都稱帝,建立國號為“大西”的帝國。

想到這些,所以崇禎這才狠下心來,讓廠衛(wèi)把張獻忠以招見為由,押解進京,秘密處死。

這件事依舊被傳了出去,導(dǎo)致投降的流民軍大量逃跑。

一樣的處置,再次抓到格殺勿論。

一時間,整個大明再一次風(fēng)聲鶴唳。

只不過這些跟老百姓沒有什么關(guān)系,只要不造反,規(guī)規(guī)矩矩的生活。朝廷就可以妥善安置,在各地招商建立工廠,讓流民進去打工。

打工就有銅錢賺,就可以領(lǐng)到面包和牛奶。

于是,各種手工作坊紛紛冒了出來。

藤編貓窩、木房狗窩,鞋墊涼席、竹筐木椅。

這些手工制品,按照朱飛的要求,完全由人工制作,在惠民超市的營銷號上售賣火爆。

然后朱飛就再買一些臨期食品和玉米粉等食物傳送過去。

這也是他想到的能夠妥善處置流民生計的一種辦法。

總不能每天靠著施舍過日子,這些流民有手有腳,只要提供干活的工廠和技術(shù)圖紙,就能創(chuàng)造效益。

一部分頑抗的流民被殺,一部分流民已經(jīng)實名造冊,進入工廠進行安置。

如今大明境內(nèi),真正造反的已經(jīng)不多了。

那么接下來,就是針對藩王貴胄和士紳商賈進行動手了。

“這是一體納稅的策略。”

朱飛把一份文件傳送了過去。

“注意,這個稅并不是指人頭稅,而是指個人所得稅。并不是所有人都要納稅的,只有超過了一定的收入才交稅。

也就是說,凡月收入超過五兩銀子的,就要按照收入等級的比例進行納稅。等級的比例表,已附在資料的后面。”

這些全都是他向小叔請教過的。

因為歷朝歷代的銀子價值不一樣,以明朝為例,據(jù)史料記載,萬歷年間的大米價格是一兩二石。

而根據(jù)《歷代糧食畝產(chǎn)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明朝一石大米約重153斤,明朝時期一斤大概在594克左右。

所以一石大米相當于現(xiàn)在的92公斤,也就是184斤。

現(xiàn)在的米價大約3塊錢,184斤乘以3等于552元。

那么二石米算1100元。

四舍五入,差不多古代一兩銀子相當于現(xiàn)在一千元錢。

現(xiàn)在一般人收入五千往上需要交稅。

也就是說,在古代月入五兩銀子以上需要交稅。

那么古代官員的俸祿是多少呢?

根據(jù)史料記載,正七品的縣官年俸是90石米,也就是8370公斤。

換成現(xiàn)代,一年也就五萬出頭。

明朝俸祿比較低了,這跟現(xiàn)代一般的打工人的收入差不多。

不過縣官的衣食花費和出行住房都是朝廷出資,所以俸祿基本都是凈收入。

還有工匠。

因為明朝有個成文的規(guī)定,只要按照一定標準交銀,那么需要參加各種形式的勞役都可以免了,官方再雇人來做這事。

在這種情況下,官方用工就會明碼標價。

比如萬歷年間,工部公布了用工價格:

營繕司官匠0.057兩(每日)、

三山大石窩夫役長工0.05兩(每日)、短工0.04兩(每日)修倉廒木、石、瓦、搭、桶、箔等匠長工0.06兩(每日)、短工0.055兩(每日)…等等。

因此,只要月貢(按30天算)能達到五兩銀子的,都要列入交稅人的名單。

朱飛其實針對的并不是這些人,而是那些商賈士紳。

這些人通過各種手段,月收入可不止五兩、十兩。

“這真的能行嗎,先生?”

因為之前有一體納糧的失敗,現(xiàn)在又搞一個一體納稅,所以崇禎禁不住懷疑。

“肯定能行。我知道底層的打工人不容易,凡是月俸超過五兩的,那就是高收入人群,尤其是那些經(jīng)商的,年收入過百萬兩的都有,朝廷讓他們交點稅怎么了?”

崇禎想想也對,如今工業(yè)變革在即,很多士紳商賈紛紛效仿,在大明境內(nèi)注冊了一百萬多家工廠和小作坊。

這些人全部都已經(jīng)登記造冊,收入的賬本一查就可以查出來。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渭县| 霸州市| 顺昌县| 都安| 高安市| 城步| 贵南县| 贵州省| 丹江口市| 普宁市| 肥城市| 山东省| 灵丘县| 黔西| 阿坝| 贵港市| 河津市| 大足县| 乳源| 怀仁县| 麻城市| 东乡| 监利县| 门源| 桦南县| 府谷县| 大同市| 榆社县| 红桥区| 阜宁县| 阳春市| 浦县| 神木县| 扎囊县| 汉川市| 巴楚县| 疏附县| 正宁县| 吉木乃县| 鄂托克前旗| 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