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畫技法有問必答叢書·水墨花鳥技法有問必答
- 黃曙光
- 599字
- 2025-07-22 15:25:11
前言
我的大學同學黃曙光最近要出一本關于水墨花鳥畫的技法書,囑我寫幾句話。
中國畫的教學本身是一個大課題,無論是現在的美術學院體系,還是各類畫院體系,都在不斷汲取著前人的經驗,以達到中國畫的傳承和發揚。其實,這里面似乎疏忽了一個關乎中國畫的核心精神和賡續問題,那就是人的因素,畫家本人的氣格和學養。中國畫,中國花鳥畫,中國水墨花鳥畫,看似一個簡單遞進的關系,實則都是一個中國文化嬗變的過程。所以,僅僅從水墨本身來詮釋中國畫的內涵,顯然是徒勞且蒼白的。那么,這個所謂中國畫的“整體”又在哪里呢?古人以詩書入手,從先生游,進而完善“技”的磨練,再進一步,蛻變其“技”,進乎“道”。就是從無到有,再到無的過程,是畫技的完備到畫意的升華。
曙光兄矻矻研習中國水墨數十載,素慕青藤、白陽之人品高潔,發于毫端,付之筆墨,造化在手,其畫自有一番磅礴氣象。他積多年實踐經驗編寫是書,梳理脈絡,闡發心得,用最直觀的手法述說最富內涵的筆墨,明白易懂。對于初學的人來說,可以知門徑,通畫理;對于專業的人來說,不啻為別開生面的一個畫學“個例”,都將是有益于當下而澤被后學的。
對于技法的學習,記得潘天壽先生曾說過:“學中國畫的基本功,我認為還是《芥子園》最好。”當然,我們現在學習的條件已經遠遠好于過去了,但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編寫教材的重要性,看似把繁雜的東西簡單化了,卻是一件中國畫學習上修橋鋪路的功德事。
金心明
庚子初夏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