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100:外國藝術經典
- 高遠 李一佳 張亞圣 吳亞
- 731字
- 2025-07-22 14:53:42
亞述薩爾貢二世宮殿的守護神獸
美索不達米亞的統治者們歷來嗜好以樹碑勒石的方式表頌功績,尤其是活躍了一千多年的亞述帝國對于戰爭的宣揚更是不遺余力。這個窮兵黷武的民族傳遞在藝術上的特征就是偏執于表現肌肉的張力,造型直接而富有陽剛之氣,追求力量感與厚重感,恰好闡明了亞述帝國令人恐懼的戰爭能力。他們要的不是美感或是心曠神怡的感受,你無法在他們的作品中感到一星半點的優雅,只有恐懼和敬畏才是藝術家的心中所思。
正如現在擺放在羅浮宮內的薩爾貢二世宮殿守護神獸,原本置放于王宮的兩側,各重16噸,體現出的就是撲面而來的威嚴。人首、獅身、牛蹄,兩側長有雙翅,我們在亞述人的壁畫和浮雕中經常能看到帶翼的神獸形象。人首上頂有高冠,似火炬一般,胸前掛著一綹經過仔細編梳和打理的長須。雖然面部呈現出一種平和的表情,但從眼神中卻不由自主地傳達出一種透攝心靈的壓迫感。尤其是五條腿的造型,確保了觀者從任何一個角度觀看這座雕像都能領略到完整的形體效果。由此得出了亞述人的第二個藝術特點:追求對細節的掌控、注重寫實化的處理。亞述的藝術家們知道畢肖畢現的描摹最易表達敬畏感,對物象的精準刻畫容易塑造霸悍、強勢的形體,他們孜孜以求的就是這種氣勢撼人的效果,不賞心悅目更不和藹可親。就像這兩尊守護神獸矗立在宮門外,代表的是一種王權,豈能慈眉善目、任人親近。這種對神獸的處理方式后來一直波及到波斯帝國和西亞其他地區,影響很大。
同時在表達亞述人金戈鐵馬的戰爭生活時,藝術家們也是窮盡心智,長幅巨制的浮雕作品猶如一幅幅連環畫,巨細靡遺地把亞述人對于生命力的詮釋推向了頂峰。因而亞述浮雕藝術水平成就之高,后人用一句話進行了概括——“浮雕之于亞述,相當于雕塑之于希臘,繪畫之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
(張亞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