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少年英主,孫策與寧辰
書名: 三國:雄據江東,開局霸王之力作者名: 海角獨行本章字數: 2414字更新時間: 2025-07-13 19:38:39
“啪。”
廖化打掉馬蹄金,眼中滿是怒火。
貪污受賄,勒索商客,這在江東軍中可是大忌。
魯子敬竟然在眾多將士面前讓他犯錯誤,要是傳到寧辰耳中,免不了受軍杖之刑。
“嘶。”
魯肅看著通紅的手背倒吸了口冷氣。
“李璧。”
廖化厲聲道:“搜檢商船,若是有任何疏漏,立刻領軍絞殺,若真是商船,讓他們在別營修整!”
“喏。”
校尉李璧應喝道。
“你,隨某去見主公。”
廖化指了指魯肅,冷聲說道。
“喏。”
魯肅苦笑不已道。
進入軍營。
肅殺兇煞之氣彌漫。
魯肅目光掃過一座座營帳,眼中凝重之色非常。
他受孫策和周瑜托付,進入豫章境內探查情況,同時也為了日后用兵,打消江東軍對商船的警惕。
可是,依他所看,江東軍比劉繇的將士更加精銳。
“主公。”
“寧將軍。”
進入帥帳,二人敬畏行禮。
如今,寧辰聲名鵲起,為世人所知,魯肅自然知道名諱。
“嗯。”
寧辰捧著簡牘,仔細研讀書籍,淡淡道:“元儉,這便是停靠在渡口船只之主?”
“是。”
廖化恭敬道。
魯肅深吸了口氣,恭敬道:“將軍,子敬出身臨淮魯氏,秋收之后家中囤積大量儲糧,故而想要販賣荊州,不得已才停靠彭澤渡!”
“魯肅,魯子敬可對?”
寧辰移開簡牘,目光凌厲非常。
“咕咚。”
魯肅吞咽了口唾沫。
他進入豫章后,以子敬為稱呼。
而寧辰,卻一口道出了他的名字,怎么能讓人不驚懼。
“咕咚。”
寧辰抿了口茶,淡淡道:“三輔大旱,兗州亦有波及,荊州可比中原富足,你為何要南下行商?”
“將軍。”
魯肅忐忑道:“臨淮本是徐州郡縣,雖被袁術所掌,可徐州百姓與曹孟德有屠戮城郭之恨,如何能將糧食販于血仇。”
“是嗎?”
寧辰嘴角勾起一抹嗤笑。
“不敢欺瞞。”
魯肅義正言辭的說道。
“呵呵。”
寧辰端正坐姿,俯瞰道:“豫章有一族,名為諸葛氏,也是徐州人士,不知你可認識?”
“諸葛玄?”
魯肅瞳孔一凝道。
“不錯。”
寧辰點了點頭,淡淡道:“此人入了一趟海昏,便劉表被冠以通賊之名,梟首送往曲阿,你說可笑不可笑?”
“這……!”
魯肅冷汗淋漓。
不明白為什么無故提起諸葛一族。
諸葛玄通賊,被荊州人士所唾棄,可有不少人都猜測傳言虛假,難道寧辰在含沙射影,說他行商有假?
“子敬。”
寧辰合上簡牘,考校道:“聽聞陶恭祖擊退了曹孟德,而兗州又被張邈,呂布,陳宮等人攻陷,你以為兗州當如何?”
“不會如何。”
魯肅恭敬道:“呂布有勇無謀,張邈貪婪之輩,曹操早則兩月,遲則半年便會收回兗州。”
“徐州呢?”
寧辰眉頭一挑道。
魯肅苦笑道:“行商之前,聽聞陶州牧病重,三讓州牧權柄于劉玄德,想必等我回到臨淮,徐州就會落在劉備手中!”
“哦?”
寧辰再問道:“你覺得劉備如何?”
“乃祖之風!”
魯肅眼中滿是凝重。
劉備,太有劉邦的風姿了。
人至中年,心懷仁義,而且有不屈之志,不出他預料的話,未來必將成為雄踞一方的存在。
“袁術呢?”
寧辰輕笑一聲道。
魯肅躬身道:“此人好大喜功,麾下部曲在淮南,汝南擄掠成風,恐怕不能長久。”
寧辰目光鋒銳,淡淡道:“你觀江東軍如何?”
“嗯?”
魯肅心中一驚。
寧辰淡漠道:“袁術,曹操都敢評價,還怕江東軍嗎?”
“呼。”
魯肅深吸了口氣,躬身道:“將軍威震豫章,麾下將帥法證嚴明,兇煞之氣直沖斗牛,必將雄踞江東!”
“不錯。”
廖化滿是驕傲的附喝道。
“噠。”
“噠。”
“噠。”
寧辰敲打著桌案,淡淡道:“聽聞江東猛虎之子孫策在淮南奉武,為袁術打下了廬江,你以為此人如何?”
“孫……!”
“孫策不足為懼。”
魯肅頭皮發麻,咬牙道:“此人不過是袁術麾下的虓虎,連袁公路都會失勢,何況是他這樣的武將!”
“是嗎?”
寧辰雙眸如刀。
仿佛,能夠劈開其胸膛,直視血肉之心。
“不才拙見。”
魯肅倍感壓力,嘶啞回應道。
“刷。”
寧辰起身行至魯肅面前,淡淡道:“你此次拉了多少糧食,江東軍以市價收購!”
“當真?”
魯肅抬頭驚訝道。
寧辰擺了擺手,淡笑道:“錢財需要從海昏抽調,你下去和元儉一同商議價格,糧食賣哪里不是賣,不是嗎?”
“喏。”
魯肅恭敬道。
“走吧。”
廖化目光平淡,朝帥帳之外而行。
“子敬。”
寧辰回到帥位,凝視帳外二人背影,淡淡道:“江東兇險,列強割據交戰,我以為孫策有稱雄此地之心!”
“轟隆。”
魯肅腦海轟鳴。
前行的腳步都踉蹌難穩。
……
此刻。
紅日方升。
揮灑的金芒,驅散了江面上的濃霧。
魯肅身上青袍被冷汗浸透,江風吹過之時格外寒冷。
“子敬先生。”
廖化看著發愣的身影叫道。
“咕咚。”
魯肅咽了口唾沫,回首望著閉合的帥帳,干澀道:“寧將軍威儀厚重,有鯨吞天下之姿,我只是受了些驚嚇!”
“那是。”
廖化感慨道:“曾幾何時,主公也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自從老將軍走了以后,他便領著江東軍走到了現在!”
“是啊。”
“還是少年。”
魯肅心中極為荒誕。
寧辰年歲十八,孫策年歲十九。
一個雄踞豫章,一個剛從袁術麾下脫離。
縱橫對比之下,孫策差了寧辰很多,更可怕的是這種差距不只是體現在才略,更在威儀。
孫策是少年英主,寧辰更像是一尊不可直視的帝王。
……
行至渡口。
一袋袋糧食被搬遷下來。
粟米,豆類,分開堆放,稱重。
直至正午時分,魯肅,廖化二人才將糧食清點完畢。
“將軍。”
魯肅清算著糧食,說道:“此次我們運輸過來一千石糧食,綜合市價二百錢,共計二十萬錢!”
“不多。”
廖化頷首道:“某這就給海昏發消息,讓戶部送錢幣過來,可能要十來天,所以先生可能要在江東過年了。”
“無妨。”
魯肅作揖道。
廖化突兀問道:“你們臨淮魯氏很多儲糧嗎?”
“不多。”
魯肅莞爾一笑,說道:“族中有兩個大倉,一倉可盛三千石,加上今年的新糧,能賣出五千石左右!”
“哦?”
廖化眸子一亮。
豫章承平。
江東軍也給百姓分了田產。
可是,募兵兩萬之后,戶部財政吃緊,想要收回糧稅,還要等明年秋天。
所以,兵部糧草并不算寬裕。
陳元天天寫信罵他第一軍團吃糧太多。
“還要購糧?”
魯肅不由問道。
廖化點了點頭,沉聲道:“我會傳訊海昏,讓人過來與你商談,到時候可要給我們便宜一些。”
魯肅疑惑的看向帥帳方向,問道:“將軍不能做主?”
“可以。”
廖化搖頭道:“不過江東軍中紀律嚴明,糧草財稅有專人負責,所以主公不會插手這些事情。”
“也好。”
魯肅頷首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