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立大興商會,組建六部
- 三國:雄據(jù)江東,開局霸王之力
- 海角獨行
- 2645字
- 2025-07-19 08:00:00
翌日。
襄陽龐氏府邸。
龐德公,龐山民等人皆在。
蒯良屈身坐在次座,將來意講述清楚。
“子柔。”
龐德公神情嚴肅,沉聲道:“寧有道狼子野心,聽聞劉繇換回朱皓,可是放棄了麾下的一員猛將,州牧真的要與其和談?”
“是啊。”
蒯良無奈道:“黃忠投降江東軍,劉磐被俘,且公子是宗親,其為人驍勇,若是他出什么意外,州牧豈能甘心讓黃祖做大。”
“哎。”
龐德公無奈嘆息。
荊州士族盤根錯節(jié),江夏黃氏更為鼎盛。
黃祖名義上聽命于劉表,可實際上早就成了藩屬,相當(dāng)于占據(jù)江夏而稱雄,所以不得不防。
“子柔。”
龐山民不悅道:“你蒯氏蒯祺也娶了諸葛氏之女,為何要我去江東講和,難道你不知寧有道一身匪氣嗎?”
“諸葛玄。”
蒯良不敢多言,只是提了一個名字。
瞬間,整個龐氏府邸大堂一片寂靜,所有人陷入了沉默。
“你們。”
“簡直不為人子。”
龐山民騰地一聲起身,拍案怒斥道。
“利益所至。”
蒯良搖了搖頭,顯然不愿意在多言此事,反而說道:“州牧說了,若是你能說服寧有道,換回劉磐公子,可為南陽太守。”
“哦?”
龐德公,龐山民頓時一驚。
南陽郡,是荊州不弱于南郡的大郡。
若是為一郡太守,龐氏在荊州的地位也能更進一步。
“如何?”
蒯良詢問道。
龐山民斟酌再三,頷首道:“明日我會前往豫章,不過是否能說服寧有道,并不能做出保證。”
“多謝。”
蒯良躬身一禮。
……
翌日。
龐山民從水路出發(fā)。
龐大的艦船上,擺放著不少書籍。
這些東西,皆是龐氏準備送給諸葛氏的補償,抹平他們心中僅存的那么一點歉意。
“兄長。”
艦船甲板,十六歲的龐統(tǒng)閃爍著智慧之光。
“士元。”
“你魯莽了。”
龐山民無奈道:“此去江東,為兄都不知能不能活著回來,你現(xiàn)在應(yīng)該留在族內(nèi)才對。”
“寧有道啊。”
龐統(tǒng)好奇道:“傳聞此人頭角崢嶸,頗具雄主之姿,某想去看看!”
“士元。”
“龐氏不輔佐賊子。”
龐山民目光頓時嚴厲無比。
龐統(tǒng)悻悻一笑,說道:“某做你的童仆,就是去看看而已!”
“也罷。”
龐山民只能作罷。
與此同時。
豫章。
海昏,縣丞府內(nèi)。
寧辰處理了積壓下來的政事。
左右兩側(cè),喬舜,魯肅,諸葛瑾,太史慈,陳元,周進等人赫然在列。
“啪。”
寧辰將一份文書合上,沉聲道:“郡中事宜尚可,不過學(xué)堂興建不足,爾等可明白?”
“主公。”
喬舜苦笑道:“沒有教書先生了。”
周進訕訕一笑,說道:“江東軍名聲不太好,無法吸引其他郡的文士,我們整個郡縣的文士,也只夠興建三座學(xué)堂。”
一旁的魯肅也無奈道:“主公,學(xué)堂開支極大,戶部財政已經(jīng)吃緊了。”
“財政。”
“財政。”
寧辰氣急而笑道:“若是我一手操勞,要爾等何用?”
“我等知錯。”
頓時,眾人縮了縮脖子。
寧辰的威儀日益漸增,宛若山岳般偉岸,他們根本不敢觸怒。
“子義。”
寧辰冷聲道。
“末將在。”
太史慈起身應(yīng)喝道。
寧辰俯身而視,沉聲道:“你整合荊州降軍,董嗣舊部,組建第三軍團,開始對丹陽郡內(nèi)山越進行清繳,作為磨礪兵鋒之用,直至招募一萬將士方可!”
“喏。”
太史慈眸子一亮。
“子敬。”
寧辰目光一凝道:“財政上,你有何話講!”
“主公。”
魯肅起身恭敬道:“凡諸侯起勢,必定以士族為支撐,江東軍以百姓為重,尚攤丁入畝,五十稅一,恐難有后繼,所以還是需要從稅收上著手!”
“不行。”
寧辰搖了搖頭道。
魯肅想了想,試探道:“商業(yè)?”
“你有何想法?”
寧辰眉頭一揚。
魯肅點了點頭,沉聲道:“百姓田多,五十稅一,讓他們多了不少存糧,我們可以從百姓手中購買糧食,然后販于其他郡縣賺取一些差價!”
“主公。”
喬舜反駁道:“為官之人,如何能與民爭利。”
“不必在言。”
寧辰大手一揮,沉聲道:“即日組建大興商會,掛靠在戶部治下,負責(zé)鹽鐵,糧食等等商業(yè),并且將郡內(nèi)商稅提高三成,哪怕是戶部參商,也要繳納夠賦稅,不能出現(xiàn)差錯,防止尸位素餐之人。”
“喏。”
魯肅恭敬道。
“子瑜。”
寧辰從桌案上抽出一張紙,沉聲道:“戶部有子敬,你即日組建刑部,下設(shè)刑部司,都官司,清吏司,比部司,并且編著江東軍律法,軍法!”
“刑部?”
諸葛瑾微微一怔。
寧辰遞過一張絹布,告誡道:“刑部乃民生之要事,此中有其章法,你看了自會明白,若是力有不逮,可以提前告訴我。”
“喏。”
諸葛瑾捧過絹布。
“噠。”
“噠。”
“噠。”
寧辰敲打著桌案,淡漠道:“刑部有審罪,提刑等等職責(zé),上可治罪縣丞,各部屬官,下可審判罪民,諸位可要謹記。”
“喏。”
眾人膽寒道。
寧辰再度道:“五部之主,軍中大將,我自有監(jiān)察,希望諸位莫要自誤,一切以江東軍為重。”
“刷。”
瞬間,所有人看向一側(cè)。
只見,王岳一襲青衣,握著刀柄正在呲牙輕笑。
顯然,喬舜,魯肅,諸葛瑾等人都猜測到了,王岳便是負責(zé)這些事情。
“咕咚。”
寧辰抿了口茶,淡漠道:“五部交叉而治,其中不少權(quán)利都要配合才能施行,所以爾等也莫要心生間隙,若是誤了大事,可不單單是失去官職的問題!”
“主公放心。”
喬舜,魯肅,諸葛瑾,陳元,周進應(yīng)道。
“主公。”
太史慈突兀說道:“從柴桑回來,黃忠,劉磐等人還被羈押在囚房,是否要見一見他們?”
“也好。”
“請黃忠父女來吧!”
寧辰眼中盡是笑意,波瀾不驚道。
“喏。”
太史慈躬身退出大堂。
繼而,眾人也相繼離去,忙碌著各部的事宜。
時間不長。
黃忠,黃舞蝶在縣丞府相遇。
父女二人沉默無言,顯然心中都難以接受。
“寧有道。”
黃忠望向上位,看著偉岸如山的身影,嘶啞道:“兩軍交戰(zhàn),禍不及妻兒,你若還是男兒,那就放了蝶兒!”
“漢升將軍。”
“她可不是普通女子。”
寧辰批閱著內(nèi)政奏文,淡淡道:“征伐荊州大營時,黃舞蝶縱馬提矛,迎戰(zhàn)我江東軍,如何能以尋常女兒來評定!”
“蝶兒?”
黃忠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黃舞蝶神情不屈,說道:“爹爹,孩兒出身將門,豈能墮了黃家威名!”
“哎。”
黃忠黯然一嘆。
“對了。”
寧辰抬頭凝視,淡笑道:“戰(zhàn)后,荊州傳遍將軍投降江東軍的流言蜚語,劉表已經(jīng)將你的中郎將一職賦于蔡瑁,而且還派人前來議和,想必這兩日也該到海昏了!”
“投降?”
黃忠眸子瞪得如銅鈴般巨大。
他為荊州血戰(zhàn)豫章,最終無奈棄去兵鋒,可從未有投降之心啊。
“不可能。”
黃舞蝶怒斥道。
“呵呵。”
寧辰合上奏文,笑道:“諸葛一族與蒯氏,龐氏聯(lián)姻,諸葛玄依舊死在了襄陽,難道你認為你們能比得上荊襄士族嗎?”
“刷。”
黃忠,黃舞蝶神色巨變。
寧辰淡淡道:“你們不會真的以為諸葛玄會放棄荊州而投靠江東軍,并且枉顧危機,折返襄陽吧!”
“咕咚。”
黃忠瘋狂吞咽著唾沫。
他心中有了猜想,可是根本不敢去證實。
諸葛玄出身大族,諸葛氏更與襄陽士族聯(lián)姻,連這樣的存在都死在了襄陽,他一個武夫,在那些士族利益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爹爹。”
黃舞蝶面色蒼白。
他們父女為了荊州誓死而戰(zhàn)。
最終卻落得這般下場,如何能對得起死戰(zhàn)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