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滸見幾個孩子都攥緊了《引氣決》,指尖幾乎要嵌進紙頁里,便往竹凳上坐得更穩些,聲音也沉了沉:“引氣入體這關,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你們在族里練過《紫氣決》吧?道理其實相通。”
他屈起手指敲了敲桌面,竹桌發出“篤篤”的輕響:“《紫氣決》是引動天地間的一縷紫氣入體,現在不過是換了個名頭——引的是周圍游走的靈氣。你們有幾種靈根,就得同時引幾種靈氣,這才是難處。”
白木遙聽得心頭一緊,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手腕。她是五靈根,豈不是要同時對付五種靈氣?
“就說我吧。”白金滸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嘴角勾了勾,“我是金土雙靈根,剛入門時,光是讓金靈氣和土靈氣在掌心湊到一塊兒,就練了整整七天。”
他攤開手掌,指尖虛虛攏起,像是握著無形的東西:“金靈氣是銳的,像細針,碰著就想扎進皮肉里;土靈氣是沉的,像濕泥,捏都捏不住。你得讓它們乖乖待在一塊兒,還得慢慢搓,搓成一股細細的氣線,這才能往經脈里送。”
“怎么搓?”白王炎急著問,眼睛瞪得圓圓的。他是火木雙靈根,想著火焰和草木,一個烈一個柔,怕是更難調和。
“用意念。”白金滸指尖在空中畫了個圈,“《引氣決》里寫的‘凝神靜氣’,不是讓你坐著發呆。你得閉上眼睛,先‘看’到靈氣——金靈氣是白亮的,土靈氣是黃褐的,木靈氣帶點綠,水靈氣動起來像水紋,火靈氣最顯眼,是跳動的紅。”
他忽然前傾身子,聲音壓低了些,像是在說什么秘辛:“我那會兒也待這竹樓里,天天打坐修煉。先盯著金靈氣看,看它怎么圍著刀尖打轉;再瞅土靈氣,看它怎么黏在泥塊上。等閉著眼能‘摸’到它們了,就試著用念頭把它們往中間趕。”
“一開始根本不成。金靈氣跑太快,土靈氣追不上,剛湊近些,‘呼’地一下就散了。我急得上火,嘴上長了好幾個燎泡,夜里躺在床上都在想——后來忽然想通了,不能硬來。”
他笑了笑,眼里帶著點回憶的暖意:“金銳就用土去裹,土散就用金去牽。像揉面團似的,左邊用點力,右邊松松手,讓它們自己慢慢纏上。等那股氣線能在掌心里待上一炷香,就算成了一半。”
“接下來就是引氣入脈。”他指著自己的手臂,“從指尖的勞宮穴開始,讓氣線順著經脈走,一路過肘、穿肩、入頸,最后往下走丹田。這一路不能斷,不能偏,像牽著根線穿過九曲回腸的胡同,得全神貫注。”
“我第一次成的時候,氣線走到胳膊肘就散了,疼得我胳膊麻了半天。后來練到氣線能走完整條手臂,又花了五天。等它能在全身經脈里打個來回,也就是《引氣決》說的‘周天’,那天夜里,我摸著自己的手腕,能感覺到氣線像條小魚似的在里面游,高興得差點喊出聲——那就是引氣入體成了。”
說到這兒,他忽然收了笑,表情嚴肅起來:“但這只是開始。氣線走完周天,得想法子把它引進丹田。丹田就像個空壇子,得讓靈氣在里面扎下根。我當時守了三天三夜,寸步不離蒲團,眼睜睜看著那股氣線在丹田門口繞圈,就是不肯進去。后來照著《引氣決》里的法子,用意念輕輕‘推’了一把,它才像找到了窩似的,‘嗖’地鉆了進去。”
“那天早上醒來,我一抬手,指尖竟能凝出點淡淡的土黃色——那就是練氣一層了。”白金滸說著,指尖真的泛起一層極淡的黃暈,轉瞬即逝,“到了這一步,才算真正踏進門里。能吸收靈石里的靈氣,能接宗門任務,才算有了自己掙修行資源的本事。”
竹舍里靜悄悄的,只有窗外的靈蘭偶爾簌簌作響。白木遙低頭看著《引氣決》上的字,忽然覺得那些筆畫不再是死的——原來引氣入體,不是冷冰冰的規矩,而是像白金滸說的那樣,是用意念和耐心,一點點馴服那些調皮的靈氣,讓它們變成自己身體里的一部分。
她悄悄握緊了拳,五靈根又如何?總有能把它們搓合到一起的法子。
白金滸站起身,拍了拍衣襟上的褶皺,目光掃過五個孩子緊繃的臉:“好了,該說的都差不多了。你們抓緊收拾收拾,別想著偷懶,引氣入體越早越好。等成了,就趕緊去白家云霄山事務堂報備——外門雜役的竹舍只是臨時落腳,引氣入體后,按規矩得遷回本家聚居處。”
他頓了頓,又添了句貼心話:“對了,引氣入體那刻,身子會排出些黑黃的雜質,又腥又臭,別嚇著。竹樓后頭有兩個靈泉池,引了山腹里的靈脈水,你們到時候去泡半個時辰,保管渾身清爽。平時要是練得累了,去池子里泡泡,也能消乏解疲,比躺著歇著管用。”
說罷,他揮揮手便往外走,青衫下擺掃過竹籬笆時,還不忘回頭叮囑:“《引氣決》多看幾遍,不懂的先記著,等見了事務堂的執事再問。我先走了,你們好自為之。”
腳步聲漸遠后,竹舍前又恢復了安靜。白木遙攥著那本《引氣決》回了自己屋,反手掩上門,借著窗透進來的晨光,將薄薄的冊子又翻了兩遍。字里行間的“凝神”“聚氣”像小錘子,一下下敲在她心上。
她脫了鞋,在竹床上盤膝坐好,學著書里的姿勢,雙手交疊放于腹前,緩緩閉上眼。
周遭瞬間暗了下來,只有鼻尖縈繞著靈蘭的淡香,耳邊能聽見遠處弟子走動的細碎聲響。她深吸一口氣,試圖按白金滸說的,去“看”那些游走的靈氣——可眼前除了濃得化不開的黑,什么都沒有。
沒有白亮的金,沒有黃褐的土,更別提青綠的木、水紋的水、跳動的火。她像個瞎了眼的孩童,在空無一人的院子里摸索,指尖觸到的只有冰冷的空氣。
試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眼皮反倒越來越沉。白木遙苦笑一聲,或許真是昨日折騰了一整天,從白家到飛舟,再到這無極宗,心神一直緊繃著,此刻松懈下來,疲憊便如潮水般涌了上來。
“罷了,先睡一覺養養神。”她掀了薄被躺下,竹床帶著草木的涼意,倒比想象中舒服。沾了枕頭沒片刻,呼吸便勻了下來,連夢里都是飛舟穿過云層的簌簌聲。
……
“咚——”
沉悶的鐘聲突然撞進夢里,白木遙猛地睜開眼,窗外天剛蒙蒙亮,青灰色的光透過竹窗欞,在地上織出細碎的格紋。
還沒等她坐起身,第二聲鐘鳴接踵而至,“咚——”,比第一聲更響,震得窗紙都微微發顫。緊接著,是第三聲、第四聲……直到第九聲鐘鳴落下,一個洪亮的嗓音順著風飄進來,在整個外門區域回蕩:
“所有新入門弟子,即刻前往練武場集合!晨間課始,隨長老行《紫氣決》,不得有誤!”
聲音帶著靈力,穿透了竹舍的阻隔,字字清晰地砸在耳里。白木遙慌忙起身,胡亂攏了攏衣襟,抓起桌上的《引氣決》便往外跑。
院子里已熱鬧起來,隔壁的白清禾和白金源也正推門出來,兩人都是睡眼惺忪,眼下帶著淡淡的青黑。“這鐘聲也太響了。”白清禾揉著眼睛,聲音里還帶著剛睡醒的沙啞,“《紫氣決》不是族里練的入門心法嗎?怎么宗門也練這個?”
“許是讓咱們先找回感覺吧。”白木遙一邊快步往外走,一邊回頭應道。晨光里,只見一條條青色的身影從各座竹舍里鉆出來,像被無形的線牽引著,往同一個方向涌去。
練武場就在竹樓區東側,是片鋪著青石板的開闊地,足有十個白家祠堂那么大。場邊立著四根刻了云紋的石柱,柱頂各懸著盞琉璃燈,此刻雖已天亮,燈里的靈光仍未熄滅,照得石板地面泛著冷光。
場中央早已站著位身著灰袍的長老,須發皆白,背著手立在那里,身姿如松,周身的空氣仿佛都比別處凝實幾分。新弟子們排著歪歪扭扭的隊伍,你碰我撞地找位置,直到長老目光掃過來,場子里才漸漸安靜,只剩下此起彼伏的輕喘。
“入列,盤膝。”長老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白木遙找了個靠邊的位置坐下,膝蓋挨著身旁的白清禾,能感覺到對方腿肚子還在微微發顫。她深吸一口氣,學著周圍人的樣子挺直脊背,雙手結印——這《紫氣決》是從記事起就在養育堂練的,早已刻進了骨子里。
“凝神,靜氣。”長老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奇異的安撫力,“觀想天地紫氣,自頂門入,循百骸,歸丹田……”
熟悉的口訣在耳邊回蕩,白木遙緩緩閉上眼。這一次,眼前不再是全然的黑。恍惚間,仿佛又回到了白家祠堂前的廣場,清晨的薄霧里,一縷淡淡的紫氣從東方升起,像根柔軟的絲線,輕輕落在她的眉心。
她下意識地跟著口訣引導,試圖讓那縷紫氣順著經脈游走。可剛走到喉頭,那絲紫氣便像斷了線的風箏,“呼”地散了。
身旁傳來幾聲壓抑的嘆息,想來是和她一樣不得要領。白木遙卻沒太沮喪,反而悄悄松了口氣——至少,比起昨夜的全然無知,此刻總算摸到了點邊。
晨光漸漸爬高,照在練武場的石板上,暖洋洋的。場子里只有長老低沉的口訣聲,和數百個新弟子淺淺的呼吸聲交織在一起,像一首緩慢的歌謠,在無極宗的清晨里輕輕流淌。
白木遙望著眼前那片若有若無的淡紫,忽然覺得,或許引氣入體這條路,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