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帳的曹昂立即翻身上馬,朝于禁的軍寨跑去,此刻能救曹軍的,恐怕也只有這位日后被關羽所生擒的名將。
于禁治軍嚴厲,為了軍法甚至不惜殺自己的故友,而宛城大敗,也只有于禁一支軍隊算的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撤退。
曹昂駕馬至于禁軍營門外,只見上方正掛著幾顆頭顱。
見此一幕,許褚瞬間拔出劍來,高聲喊道:“保護公子!”
倒不是許褚膽小,而是見到這幾顆頭顱,任誰都不得不緊張起來。
把守營門的士兵見許褚持劍在營門外,連忙關閉營門,向于禁去匯報此事。
剎那間,大量的弩手紛紛上寨,彎弓搭箭,瞄準著許褚和曹昂等人。
曹昂見此一幕,十分滿意,一路走來,他見識過了夏侯惇、樂進、李典等人的軍營,無不都是大開營門,營中吵鬧嬉笑聲不止,絲毫沒有意識到他們就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
而于禁得知曹昂前來,連忙令軍士打開寨門,放曹昂等人進入。
于禁則親自帶領軍士一干校尉在帳外歡迎。
“傳聞于將軍治軍嚴格,今日一見,果真是名不虛傳啊!”曹昂翻身下馬,朝于禁大步走去。
而于禁也大步向前,行禮道:“公子說笑了,剛才之事,還請公子見諒,這里畢竟是軍營,公子無主公文書,隨意在此走動,屬實不該啊。”
曹昂聽聞,并沒有因此而惱怒,只是“哈哈哈”大笑道:“多謝將軍提醒,在下謹記于心。”
于禁見曹昂并沒有追究此事,便做出請的手勢,請眾人前往帳中。
入帳后,于禁坐在首位,問道:“不知公子今日前來,所謂何事?”
曹昂回道:“主公已經允準在下前往將軍營中,磨煉一番。”
聽聞此話,坐在對面的校尉們臉上都露出喜色,曹操大公子要在他們的營中歷練,只要他們現在伺候好了,日后定然是飛黃騰達。
但唯有于禁沒有喜色,相反卻一臉嚴肅的回道:“不可,公子的安危乃關系到主公的大業,絕不可在此出現意外,況且公子才剛剛醒來,身子骨未愈,絕不可在此地逗留,在下還是請公子返回大營養病。”
于禁并不是真的擔心曹昂的病情,而是擔心曹昂前來,自己到時,如何治軍。
曹昂犯錯,自己該如何懲治,若不懲治,只怕日后難以服眾,軍中上下定然不服自己,若懲治,只怕曹操會怪罪下來。
見于禁拒絕的這么干脆,曹昂試探性的問道:“于將軍,難道,就沒有一點回談的余地?”
“沒有。”于禁回道。
曹昂已經猜出了于禁的顧慮,只能試探性的說道:“在下想和將軍單獨一敘,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在場的眾人聽聞,都十分好奇,這曹昂到底想和于禁說些什么。
于禁聽聞,他也想看看這曹昂到底會和自己談些什么,便吩咐道:“你們都下去吧。”
聽聞,在場的一眾校尉雖然心有不甘,但也只得遵令行事。
曹昂也吩咐道:“勞煩許將軍先帶人離開。”
許褚聽聞,也不好拒絕,只得帶人出帳。
眾人離開后,于禁問道:“不知公子屏退眾人,到底有何用意?”
曹昂回道:“有要事相商。”
“哦?要事?”于禁十分好奇,曹昂身上能有什么要事。
曹昂開門見山的說道:“將軍是聰明人,在下今日前來,想先問問將軍,將軍認為,張繡到底會不會降而復叛?”
此話一出,于禁瞬間警覺起來,他看了看曹昂,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曹昂見于禁吞吞吐吐,便說道:“我本以為將軍是爽快之人,可今日一見,為何同那女子一般,扭扭捏捏。”
于禁回道:“實在不是在下不肯回答,而是此事事關重大,在下實在不好判斷。”
“但說無妨。”曹昂說道。
于禁見此,也回道:“回公子,依在下之見,張繡恐怕已經略帶有反意。”
“此話何解?”曹昂問道。
于禁:“在下這幾日來連連領兵請求進入宛城當中,卻都被張繡所拒絕,在下派探馬潛入城中,得知張繡軍正大肆修繕兵器盔甲,一副即將出征的樣子,令人十分奇怪。”
曹昂聽聞,連忙問道:“可匯報給主公。”
于禁點點頭,說道:“在下早已告知主公,可張繡卻派人來說,這是為了更好的防備劉表。”
“什么!”曹昂“噌”的一下便站起身來。
于禁則憂心忡忡的說道:“只希望,這是在下的錯覺。”
“絕不是錯覺。”曹昂當即就將張繡嬸嬸在曹操帳中一事說出。
于禁聽聞,臉色瞬間大變,說道:“主公糊涂啊!那張濟死才不過一年,按理應由鄒氏為其守喪,如今主公強行霸占鄒氏,只怕張繡絕不會咽下這口氣。”
曹昂點點頭,十分贊成于禁的話。
曹昂說道:“于將軍,如今張繡已有反意,只怕我們是兇多吉少,不如早早防備,避免被張繡襲擊。”
于禁卻說道:“沒有主公號令,我等擅自調動,只怕是犯了軍紀。”
曹昂:“都什么時候了,將軍難道真的要眼睜睜的看著那張繡殺主公,為他叔父報仇嗎!”
聽聞此話,于禁也只好暫且答應下來。
當天,于禁便派人前往中軍大營,向曹操通報,請求將自己和夏侯惇進行換防。
得知此事,多疑的曹操本打算駁回于禁的請求,但轉念一想,夏侯惇手下的青州兵大多不守紀律,雖然駐扎在自己不遠處,但軍士大多結伴出行,去騷擾周圍的百姓,真遇到敵襲,只怕是一觸即潰。
而掉于禁過來,不僅可以防范敵襲,也可以向張繡展示自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便一口答應下來。
一臉懵的夏侯惇只能同于禁調換防線,改駐原本由于禁駐扎的城西處。
而其麾下的青州兵則毫無所謂。
駐扎后,更是對城西周圍的百姓加大騷擾,對其進行盤剝,而夏侯惇則不聞不問,絲毫不將其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