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NBA球探報告
- NBA之開局融合巔峰約基奇
- 封云煜
- 2008字
- 2025-07-24 21:51:49
終場哨響的余音仿佛還在巨大的球館內回蕩,但勝利的喧囂已被另一種更洶涌的浪潮取代——無數道目光如同聚光燈般聚焦在易林身上。
記者們蜂擁而至,話筒幾乎要戳到他的臉上,問題如雨點般砸來。
閃光燈連成一片,將汗水浸透的訓練服映得發亮,勾勒出他挺拔而略顯疲憊的身軀。
易林沒有沉醉于這突如其來的追捧。
他保持著那份超越年齡的沉穩,簡單回應著問題,將功勞歸于團隊,歸于隊友的拼搏,尤其是達米安·利拉德那記鎖定勝局的冷血中投。
他避開了所有關于個人對抗德拉蒙德或格林的尖銳問題,那份刻意的忽視,反而比任何言語都更具力量。
與興奮的隊友們一一擊掌,尤其是和利拉德交換了一個彼此心照的眼神后,易林拒絕了所有賽后采訪的進一步邀約。
他只是對李浩低聲交代了一句“我先回酒店”,便在工作人員有些錯愕的目光中,獨自一人,低著頭,快步穿過了喧囂的人群和尚未散盡的閃光燈,消失在了球員通道的陰影里。
聯合試訓中心,球探會議室。
空氣里彌漫著咖啡因、汗水和紙張翻動的混合氣味。
巨大的投影屏上,定格著易林在對抗賽中的幾個關鍵瞬間:那記穿越雙塔的擊地妙傳、在德拉蒙德和格林包夾下的強硬2+1、高高躍起摘下籃板后那跨越半場的精準制導長傳、以及最后時刻釘板大帽德拉蒙德·格林后那冰冷的俯視。
一位資深球探,頭發花白,戴著金絲眼鏡,敲了敲桌面,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面前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觀察和分析。
“先生們,關于這個來自華夏的意外驚喜——易林,我想是時候匯總一下我們的初步評估了。”他清了清嗓子,調出了一份格式標準的球探報告模板。
NBA聯合試訓球探簡報-易林
核心印象:來自CBA的顛覆性中鋒。以超凡球商與歷史級策應能力為核心賣點,空間屬性出色,但運動天賦平庸是硬傷。
體測關鍵點:
驚艷: 185磅臥推25次,展現驚人核心力量與力量傳導效率。定點投籃(含三分)穩定性極高。
短板:動態體測(彈跳、速度、敏捷)全面低于平均線,運動能力堪憂。
對抗賽高光:
傳球魔法:視野覆蓋全場,高位策應如手術刀,跨越全場長傳精準制導(連線利拉德快攻扣籃)。
空間威脅:穩定中投,可靠三分潛力,能有效拉開空間。
關鍵先生:強硬2+1回應德拉蒙德,冷靜點搶關鍵籃板助利拉德命中制勝球,釘板大帽羞辱追夢格林。
防守智商:協防補防時機精準,籃板卡位預判頂級。
核心優勢:
歷史級別中鋒策應能力與球場視野。
可靠中遠距離投射,空間屬性優秀。
頂級籃球智商與比賽閱讀能力。
扎實下肢力量與核心穩定性。
大心臟屬性,關鍵回合沉著冷靜。
顯著劣勢/隱患:
運動能力平庸:彈跳、彈速、橫移速度均嚴重不足。
內線強攻乏力:低位腳步與背身強打能力有限。
外防噩夢:橫移慢,易被擋拆及速度型外線針對。
樣本局限:僅CBA及本次試訓表現,NBA強度適應性未知。
球員模版:
上限:投射強化版馬克·加索爾+弗拉德·迪瓦茨。全明星級策應核心,最佳陣競爭者。
下限:高階版布拉德·米勒。可靠首發策應軸+空間點,合格護框籃板手,受限于運動力難成頂級防守者。
預測順位:
樂觀:樂透末段。契合其獨特技能包的球隊愿賭核心潛力。
最可能:首輪中段。大量球隊感興趣,愿承擔風險。
保守:首輪末段。后續試訓若暴露短板可能微跌。
賽前預期:落選或次輪末。表現堪稱“坐火箭式”躍升。
總結:高風險高回報的選擇。其獨一無二的策應、球商與空間屬性完美契合現代籃球趨勢,潛力巨大。
但運動天賦的硬傷和防守端局限性無法忽視。需體系支撐并配備運動型鋒線擦屁股。
本次試訓已確保其鎖定首輪席位,并具備沖擊樂透的資本。強烈建議深入考察。
芝加哥,下榻酒店。
易林將自己摔進酒店床墊,黑暗中只有粗重的呼吸。肌肉的酸痛真實而具體,對抗德拉蒙德的撞擊、格林兇狠的撲防、戴維斯沉甸甸的低位壓迫,還有最后那記釘板大帽后格林氣急敗壞的推搡與咒罵……這些畫面在疲憊的腦海里反復沖撞。
他摸索到手機,屏幕亮起刺眼的光。微博圖標上鮮紅的“99+”提示瘋狂跳動。
點開,熱搜榜已被他的名字屠榜:
易林聯合試訓封神
易林傳球魔術師
易林蓋帽追夢格林
易林利拉德連線
第一個易林
置頂的官方集錦下,評論如海嘯般翻涌:
“臥槽這傳球!中鋒?!魔術師轉世!”
“長傳利拉德看濕了!球商碾壓!”
“蓋帽格林太解氣!看那嘴臉!”
“之前誰說他落選的?臉疼不?”
“樂透!必須樂透!”
贊譽、驚嘆、民族自豪感幾乎要溢出屏幕。
那些“下一個姚明”的標簽似乎正在被“第一個易林”取代。
然而,在一片狂熱的贊美中,幾條被頂上來卻帶著明顯惡意的評論格外刺眼:
“CBA刷的數據也信?真當NBA是過家家?”
“慢得跟蝸牛一樣,常規賽82場等著被跑死吧!”
“花架子傳球有屁用?到了NBA內線肉搏,他那小身板一撞就飛!”
“曇花一現罷了,坐等單獨試訓現原形!”
“蓋格林一個就吹上天?等著被全聯盟后衛點名軍訓!”
這些尖銳的、帶著偏見和嫉妒的“黑粉”言論,像幾根冰冷的刺,扎在沸騰的贊譽里。
易林面無表情地掃過,前世那些“軟蛋”、“拖累”、“關鍵時刻甩鍋”的指責仿佛又在耳邊回響。
他扯了扯嘴角,一絲冰冷的弧度。黑粉?質疑?很好。這只會讓未來的打臉更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