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聞言笑了笑:“叔父今后必成大業,到時候天下已定,百廢待興,農耕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侄兒就想著盡早的學習農耕之法,到時候也能為叔父分憂。”
聽到這話,朱元璋心里不禁一陣感動,頓時覺得朱文正是真的忠心耿耿!
“侄兒深謀遠慮,一心為天下百姓著想,真乃國之棟梁啊!”
現在朱元璋對朱文正的戒心明顯減弱了許多,感覺自己的好侄兒是真的成熟穩重了!
“叔父謬贊了,侄兒所作的這些遠不及叔父為天下百姓的萬分之一,叔父永遠是侄兒學習的榜樣!”
朱文正一個勁兒的拍馬屁,這讓老朱心里舒坦了不少。
“好好好!真是咱的好侄兒!今后你盡管放手去做,咱一定全力支持!”
“多謝叔父!若是沒有別的吩咐,侄兒這就先告退了。”
朱文正感覺自己說的也差不多了,就準備告退。
“好,你先退下吧,等有要事的時候咱再傳喚你過來議事。”
朱元璋心情大好,還讓人給朱文正送去了好幾壇美酒。
等到朱文正走后,朱元璋又叫來了二虎,然后吩咐道:“二虎,給咱好好的盯著大都督田里的莊稼,決不能讓小人破壞!當然也不允許別人弄虛作假!”
朱元璋對朱文正種下的土豆有著很高的期望,但他也害怕朱文正這是故意糊弄他的手段,畢竟畝產三千斤糧食讓誰聽了都會覺得難以置信!
……
七天之后,滁州城大亂,劉福通與張士誠的兩萬精銳里應外合,控制了整個滁州城。
就在小明王韓林兒準備頒布討伐朱元璋檄文的時候,湯和、耿炳文、廖永忠的三路兵馬迅速圍攻了滁州城。
一時間滁州城狼煙四起,城內城外戰火不斷,城中的百姓不知道該幫誰,只能選擇躲避禍事。
除此之外,張士信的兵馬也浩浩蕩蕩而來,這讓滁州城的局面愈加混亂了!
然而朱元璋早已讓人做好了萬全準備,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苦戰之后,滁州城終于再次被朱元璋的兵馬掌控。
不過不幸的是小明王韓林兒被叛軍殺死,致使韓宋江山斷了傳承。
當消息傳回應天府的時候,朱元璋披麻戴孝,哭成了淚人,并且寫下血書,勢必要與張士誠決一死戰!
不過此刻應天府的其他文臣武將不但不傷心,反而都十分的興奮!
因為韓林兒當皇帝對于他們來說并沒有太多的好處,畢竟這韓宋江山是從韓山童、劉福通他們這一批老家伙手里傳下來的。
所以這里面還牽扯到很嚴重的論資排輩的情況。
等到天下穩定之后,像劉福通他們這些老人就會坐享其成,畢竟韓林兒和劉福通他們這些老人走的更近。
然而現在韓林兒和劉福通都死了,朱元璋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當上皇帝,他們這些跟著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兄弟就直接變成了開國元勛!
也正因為如此,現在大家一個個都干勁十足,都想著建功立業,到時候就能得到更多的封賞!
相國府,此刻的李善長并沒有多么高興。
因為之前朱元璋就提點過他,想要讓他想辦法順理成章的除掉小明王。
他也深知這里面的兇險,所以一直選擇閉口不談。
可是誰能想到小明王突然死在了滁州,這是不是太巧合了?還是說有人暗中動了手腳?又或者這本身就是朱元璋設下的局?
可如果朱元璋當初真的想到了這種辦法,又怎么可能示意他去除掉小明王?
難道這是劉伯溫給朱元璋出的主意?
可不管怎樣,李善長此次算是失去了先機,今后只要朱元璋想到此事,就肯定會對他心存芥蒂!
但是現在說什么都晚了,他也只能想其他辦法彌補此次的失誤,希望朱元璋不要對他有太大的意見吧!
……
御史中丞府,劉基此刻也很好奇,到底是誰給朱元璋出了這么一個主意?竟然順理成章的除掉了小明王韓林兒!
在他想來,文武百官之中也就只有李善長有這個本事,但是以李善長的性格來說,肯定不會蹚這個渾水啊?
可是除了李善長之外,還有誰能夠想到如此好的辦法解決韓林兒?
難道是朱元璋自己想出來的?
可如果朱元璋真能想出這種主意,當初也不會急匆匆的讓他們前去議事啊?
所以劉伯溫心里很納悶兒,一時半會兒也猜不出到底是誰給朱元璋出的主意。
……
當朱文正聽到韓林兒在滁州死于叛軍之手的時候,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因為韓林兒一死,朱元璋稱帝完全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今后對方再做決定,就不再是以吳王的角度去思考,而是以皇帝的身份去考慮。
當朱元璋以皇帝的身份去思考的時候,他就不會覺得自己這個侄兒會背叛他了!
因為自己只有跟著他朱元璋才能利益最大化,跟著其他任何勢力都不可能得到更多的好處!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他朱文正基本上進入了安全階段,以后只要他不掌控實權,不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完全可以安穩的享受榮華富貴。
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朱文正心中不再有那么多的壓力包袱了,他只需要安心的等待土豆成熟,給老朱一個大大的驚喜!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時間里,朱元璋迅速的整頓軍務,調整軍備,開始為決戰做準備!
只要他能夠順利的擊敗張士誠,那么就掌握了天下大勢,到時候既可以直接北伐蒙古韃子,也能一個個的吞并周邊小勢力。
當然,朱元璋之所以沒有立即發動進攻,主要還是在等待最佳的出兵時機。
如果今年糧食豐收,那么他就能一鼓作氣滅掉張士誠!
倘若今年遇到天災,就只能繼續等待時機了。
若是朱文正的土豆能夠給他驚喜,到時候就什么也不怕了!
所以朱元璋的內心同樣很激動,期盼著今年能夠有個好收成,更希望朱文正的土豆真的能夠畝產千斤以上!
……
轉眼就到了收獲的季節。
今年的小麥和水稻雖然算不上大豐收,但至少沒有遇到大災,平均畝產基本上都能達到將近兩百斤!
不過這對于百姓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好的結果了,畢竟近些年都是三年一小災,五年一大災,不被餓死就算是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