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木料工坊做匠首,對于一位機關術師來說,可謂是極大的侮辱。
然而此時此刻的張槐,早已不是計較虛名的時候。只要能救兒子,莫說是去做匠首,便是讓他跪在那工坊里給木頭描線畫墨當小工,他也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我去!”張槐沒有猶豫地答應:“不知大人的工坊在何處?”
“尚在物色。我已經托沈記牙行的人代為找尋,明天午后就會有消息,到時跟我一起去瞧瞧!我對木匠活不是很熟悉,你代我掌掌眼,別被人當肥羊給算計了。”
張槐忙說:“是,是,大人。明日午后,我就去沈記牙行候著。”
王川起身:“好,明天,咱們沈記牙行見。事情談完……我也該告辭了。”
張槐急切詢問:“小兒的病……他中的毒,如何解?”
解毒還需要等“千草百花釀”釀出來。
王川說:“解毒的事,就包在我身上!等個兩三日,等我把需要的藥材找齊,便可解毒。”
張槐聽到王川如此自信的語氣,心中大石總算地放下來。將手中的聚靈丹呈上:“謝謝,大人!謝謝大人!請收回您的聚靈丹……”
王川看看那枚聚靈丹,沒有收回,而是說:“我看張楊這孩子很是機靈,我身邊也缺一個可以隨意差遣的小廝。若是你愿意讓他跟隨我左右,這枚聚靈丹,就當做是我給他的見面禮了!”
“這……這……”張槐被這突然的大好事砸得語無倫次:“大人對我全家有恩,楊兒這孩子能跟隨大人左右是他的福氣。只是……只是如此重禮,小人……小人實在惶恐,不敢受此……不敢受此厚賜啊!”
地上那三粒摻毒的所謂“聚靈丹”,靈氣稀薄都已是尋常修士眼中的珍寶。
而王川賜予這粒……丹暈濃稠如實質,仿佛液態的生機在內部流轉,毫無逸散!
十顆劣丹也換不來這一枚!
等到張楊中的毒解除,只這一枚聚靈丹就可以開靈脈,催生出靈根了。
而且張槐知道……能隨意送出這等丹藥的人,身份絕對不是奎木坊巡捕衛所一個副班頭那么簡單。兒子做此人的伴隨小廝,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這枚丹藥,不僅是開脈的鑰匙,更是兒子叩開命運之門的敲門磚!
見到張槐此時的樣子,王川笑了一下:“收下吧!以后咱們打交道的時間,還長著呢。”
王川一指關閉的房門,那厚重的門栓自動抬起,大門打開。
留下整個人如泥塑木雕般僵在原地的張槐,大步走了出去。
院子里,張楊正聚精會神地擺弄著一個復雜的榫卯件。
見到王川出來,站起來行禮:“王班頭……我娘在熗鍋燒菜了……您、您留下吃頓便飯再走吧?”
王川望向那冒出溫馨炊煙的廚房,腳步未停,溫和地對張楊點點頭:“不了,我還有事。好好跟你爹學本事,養好身子……到時候,我教你拳腳功夫。”
張楊興奮:“真的嗎?”
王川笑了笑,大步流星地向院外走去:“當然……回頭見!”
張槐這個時候才大夢初醒,趕緊追了出來,卻已經看不到王川的身影。
“爹!王班頭走了。”張楊湊到父親身邊,看著父親失魂落魄的樣子,疑惑地問,“他來定做機關,是……是家里有人過世了嗎?”
張槐立即訓斥兒子:“不準胡說,王大人是咱們張家的大恩人!是咱們要供起來的大貴人!從今往后,你待他,要如同待我一般……不!要比待我還要恭敬!明白了嗎?”
張楊被父親從未有過的嚴厲嚇住了,懵懵懂懂地點頭,卻又忍不住委屈地小聲嘀咕:“……為什么呀?爹?”
“沒有為什么!我是你爹,他也是你爹,知道這個就可以!”
“哦!”
張槐摸著兒子的頭,語重心長地說:“跟著我,你一輩子就是一個伺候白事陰宅的機關師。但跟著他,你可以長生!”
“長生?”
“你有一天會明白的。”張槐拉著兒子的手,往機關工坊走:“來……咱們爺倆做一套機關,為王大人送一份大功勞。”
王川出了張家,直接傳送回了太始鏡海。
與馮浩聯系,將自己這邊的進展告知他。
馮浩那邊也非常順利。
他聯系到了那位古地球專家,對方對王川、馮浩兩人計劃在仙塵世界復刻地球地表文明的想法非常有興趣。當即聯系了幾位對古代風帆船有研究的學者,并自告奮勇擔任顧問兼聯絡員。
“何老說可以教咱們土法煉鋼、造玻璃、造肥皂……”
王川卻給興奮的馮浩潑了一盆冷水:“現階段我們只加工木料板材,為以后造船做技術積累。你說的那些,我們一樣都不碰!”
馮浩不解:“為什么?何老說這些東西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容易提升規模,肯定非常賺錢。而且他還可以教給咱們怎么用土法提煉青霉素,價比黃金。”
王川:“馮總!你知不知道造出這些東西會砸多少人的飯碗?這里不是法制社會,你和我都沒有保護大筆財富的能力,最終這些東西都會被人搶去!
哪怕是辦一家板材廠,我們都要小心翼翼。
以后,我說怎么干就怎么干!如果你覺得我不對,現在中斷合作也不晚。”
王川說的都是實情,也是血淋淋的教訓。
就說一個板材廠……若是沒有身上這巡查司的公服,一個外人憑什么來奎木坊賺錢?
放幾次火,你就在這里待不下去。
馮浩雖然還沒有遭受過仙塵界真正的毒打,但道理點明,他還是能明白其中利害的。
在沒有法律約束的社會中,武力、權勢才是保護財富的重要依仗。
依照現在玩家的實力,真就是被掠奪的份。
“你說的對!是我太得意忘形了!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小心謹慎才能走的長遠。
以后仙塵界里的決策都聽你的!”
王川回復:“有你這句話就好!現在是適應階段,不著急搬運我們的科技。有些化學反應、物理變化,在這里未必能實現。當前要務,是驗證基礎科技的適配性,摸索仙法靈力與工程技術結合的路徑,這才是該走的長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