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淬火之痕
- 敗家子的星際霸主之路
- 量子畫師
- 3114字
- 2025-07-22 16:58:10
“星芒”艦隊核心區的喧囂并未因模擬對抗的結束而停歇。
高強度訓練后的疲憊感混合著硝煙模擬劑的刺鼻氣味彌漫在通道中,但更深沉的是一種繃緊的弦即將釋放前的寂靜。
陸淵走出靜室,指尖殘留著金屬門框的冰涼觸感——那是片刻獨處時汲取的寧靜余溫,此刻已被絕對的專注取代。
他步履沉穩,徑直走向燈火通明、數據流如瀑布般傾瀉的作戰指揮中心。
晨光透過巨大的觀星窗,為冰冷的合金結構和懸浮的光屏鍍上一層淡金,卻驅不散室內彌漫的、大戰前夕特有的冷靜與凝重。
指揮中心巨大的環形光幕上,昨夜高強度實戰演練的海量數據仍在滾動刷新,如同奔騰不息的銀色河流。
艾琳、雷克斯以及各分艦隊指揮官、核心技術主管已悉數到場,空氣中彌漫著能量核心低沉的嗡鳴和光屏細微的電流聲。
“開始吧。”
陸淵在主位落座,聲音平靜無波,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瞬間壓下了所有細微的交談聲。
“時間緊迫,我們需要最精準的‘診斷書’。各部門,按序列匯報演練實況,聚焦核心問題,數據說話。”
冰冷的指令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各負責人立刻進入狀態,聲音清晰而快速地在指揮中心回蕩。
“第一攻擊集群報告:新型‘針刺’系統在極限射程命中率提升27%,但連續三次齊射后,系統冷卻時間超出預期15%,導致火力間隙擴大。”
“第三防御編隊:采用改良的‘蜂群’協同護盾矩陣,成功抵御了模擬‘星錨’戰術的首輪飽和打擊,但矩陣節點在遭受高頻震蕩波沖擊時,出現0.3秒的局部失效,導致一艘護衛艦判定‘重創’。”
“工程部:STCC核心模塊在極限負載下運行穩定,能源輸出達標。但…部分老舊型號驅逐艦(‘隼’級)在長時間高機動規避后,主引擎能量回路出現異常峰值波動,雖未宕機,但效率下降顯著。”
匯報有條不紊地進行,陸淵的目光銳利如鷹,掃過光屏上同步跳動的每一項關鍵指標。
當工程部主管提到“隼”級驅逐艦的能量回路波動時,陸淵的指尖在控制臺上輕輕敲擊了一下。
這個細節被艾琳敏銳地捕捉到。
“能量峰值波動的具體數據流調出來。”陸淵沉聲道。
光屏一角立刻展開詳細的能量頻譜圖,異常的高頻尖刺在平滑的曲線上顯得格外刺眼。
“頻率…非常規,似乎與引擎核心本身的諧振無關,更像…某種外部干擾或內部傳導損耗的疊加?”
艾琳低聲分析,眉頭微蹙,“需要更深入的引擎艙段傳感器數據和材料應力分析報告。這波動雖然沒造成即時故障,但在真正的‘星錨’戰術高強度沖擊下,可能是致命的薄弱點。”
陸淵微微頷首,將這個異常標記為最高優先級待查項。
艦隊升級尚未完全覆蓋所有老舊艦船,能源系統的隱患如同潛藏的裂紋,必須在風暴來臨前加固。
初步匯報結束,海量的數據和問題點堆積如山。
陸淵站起身,走到中央的全息星圖前,星圖上還殘留著模擬戰斗的能量軌跡和“戰損”標記。
“數據是骨架,但血肉在細節里。現在,拋開報告,復盤關鍵節點。”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星錨’模擬攻擊第三波,為何C7防御區的交叉火力網出現短暫缺口?數據判定是協同延遲,原因?”
負責該區域的指揮官立刻回應:“長官,是通訊微滯后!敵方模擬了強干擾,備用信道切換比預案慢了0.5秒!”
雷克斯抱著手臂,冷哼一聲:
“0.5秒?
在真實戰場,夠敵人撕開一個口子沖進來屠殺了!
演練時干擾強度只開了70%!
數據延遲是表象,根子在于備用通訊協議的熟練度不夠!
士兵對手動切換的肌肉記憶沒刻進去!”
他看向陸淵,“我早說過,光靠數據推演不行,得把那些小子丟進‘黑箱’(全頻段通訊屏蔽模擬器)里練到吐!”
艾琳立刻調出相關時間點的武器系統日志:
“雷克斯教官的判斷有道理。
但日志還顯示另一個問題:缺口出現時,附近兩艘負責補位的‘刺針’級巡洋艦,其主炮射擊精度在那一瞬間下降了12%。
系統自檢無故障,操作員狀態記錄正常。我懷疑…”
她放大武器校準子系統的實時數據流,
“…與當時艦體正在進行的高G值緊急規避機動有關。
劇烈的姿態變化可能超出了某些老舊校準陀螺儀的動態補償范圍,導致瞄準基線出現細微漂移。
精度問題,可能不只是人的問題,硬件也需要‘體檢’。”
艾琳的數據支持讓雷克斯的怒火稍斂,但爭論的核心凸顯出來:
是士兵訓練不足,還是裝備存在極限性能瓶頸?
抑或兩者兼有?
指揮中心內,實戰派與數據派的目光在空中碰撞,氣氛一時有些凝滯。
陸淵沒有立刻裁決,而是調出了缺口出現前后十秒內所有相關戰艦的完整傳感器記錄、操作指令流和人員生理監控數據。
“爭論無益。看這里——”
他高亮幾處關鍵信息,“通訊切換延遲0.4秒,操作員手動干預及時;‘刺針’巡洋艦規避動作導致艦體震動頻率與主炮校準系統固有頻率出現短暫耦合,精度確實受影響;
但更重要的是,”他指向防御編隊整體的能量分配圖,
“缺口出現前0.8秒,該區域協同護盾矩陣因能量調度優先級被臨時調往他處,導致局部護盾強度下降了18%,這才是敵人集中火力的誘因!
協同!
全局協同意識才是關鍵!
任何環節的短板或判斷失誤,都會被敵人放大!”
一針見血的分析讓爭論的雙方都沉默了。
數據、操作、硬件、全局指揮…問題往往是環環相扣。
這場復盤風暴,如同無形的鍛錘,將演練中暴露的每一絲裂痕都清晰地淬煉出來,逼迫所有人直面現實的殘酷與復雜。
問題已如手術刀般被層層剖開,暴露在冰冷的星圖光芒下。
凝重的氣氛中,陸淵的目光重新變得銳利而充滿決斷力。
“時間有限,資源有限。改進必須精準、高效。”
他回到主位,調出根據復盤結果初步擬定的方案框架:
“第一,通訊與協同:雷克斯,立刻啟動‘黑箱’極限抗干擾訓練輪次,覆蓋所有戰斗崗位。
目標:將備用通訊協議切換時間壓縮到0.2秒以內,形成絕對本能!同時,艾琳,優化‘織網者’的全局能量動態調度算法,優先級邏輯加入‘區域防御完整性’實時權重,避免再出現局部‘真空’!”
“第二,裝備隱患:工程部,成立專項組,24小時內完成:
1、所有‘隼’級驅逐艦主引擎能量回路深度檢測與關鍵節點加固;
2、所有配備老式陀螺儀校準系統的艦載武器進行動態極限測試,找出漂移閾值,無法達標的立刻更換核心部件或臨時加裝輔助穩定器!”
“第三,火力持續性:針對‘針刺’系統冷卻瓶頸,技術組研究優化冷卻劑循環路徑或探索短時過載方案。
同時,調整齊射戰術,采用更靈活的‘波浪式’攻擊序列,避免火力真空期。”
方案條理清晰,直指要害。
專家團隊立刻對初步方案展開激烈討論,優化細節,評估資源消耗和時間節點可行性。
當討論到對部分老舊艦船進行關鍵加固和改造時,材料主管面露難色:
“首席,方案可行。
但‘隼’級引擎回路的超導加固層,以及部分武器穩定器需要的‘K7型高阻尼記憶合金襯墊’…我們核心庫存告急,尤其是K7合金,這種材料合成工藝復雜,市場流通量極少,短期內大規模采購幾乎不可能!”
“K7合金…”
陸淵沉吟片刻,目光掃過星圖上標注的“蜂巢”周邊星域,
“優先動用戰略儲備,同時向所有可信的星際貿易節點發布最高優先級收購委托,不計成本。
另外,讓后勤部立刻清點所有待拆解的廢舊艦船殘骸,看能否從中回收提煉出可用的替代材料或基礎元素。”
這道命令果斷而務實,卻也清晰地勾勒出資源瓶頸的陰影。
這種稀缺材料的獲取,將成為戰備升級路上一個潛在的絆腳石。
最終方案敲定,命令如流水般下達至各個終端。
指揮中心再次陷入高速運轉的嘈雜中。
陸淵站在巨大的觀星窗前,下方船塢中,工程機械臂正根據新的指令,在戰艦的鋼鐵身軀上更精準地作業。
訓練場內,疲憊的士兵們已再次集結,在雷克斯的咆哮聲中沖入模擬“黑箱”的封閉艙室。
晨光已盛,但“星芒”艦隊內部,一場無聲的鍛造仍在繼續。
淬火的痕跡已然顯露,而鍛造的目的,是為了在即將到來的真正烈焰中,讓這柄利劍的鋒芒,更加無堅不摧。
冷靜的總結與專注的改進,是風暴眼中短暫的喘息,更是為了積蓄足以撕裂黑暗的力量。
陸淵的目光穿透觀星窗,投向那未知的深空,破碎星環的方向,仿佛能聽到倒計時的秒針,在寂靜中發出震耳欲聾的滴答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