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艦隊的實戰演練
- 敗家子的星際霸主之路
- 量子畫師
- 4107字
- 2025-07-20 07:14:31
他需要一場勝利,一場實實在在的、能堵住悠悠之口的勝利,來證明“星芒”艦隊并非虛妄的幻想,而是陸氏真正的希望所在。
壓力轉化為動力。
緊張的期待取代了壓抑,他要用實戰演練的鐵證,為艦隊正名!
會議室內,氣氛嚴肅。
巨大的星圖上,一片標記為“塵埃墳場”的廢棄星域被高亮標出。
這里遍布著古老戰爭遺留的殘骸、紊亂的引力場和密集的小行星帶,環境復雜而危險,是絕佳的隱蔽訓練場,也能最大程度模擬暗星聯盟可能選擇的突襲環境。
陸淵站在星圖前,目光銳利。
艾琳和雷克斯分列兩側。
“議會的態度,你們都清楚。”
陸淵開門見山,聲音沉穩,“質疑聲從未停止。艦隊改造初步完成,新戰術實裝,防御系統升級…紙上談兵永遠不夠。我們需要一場實戰演練,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他們,‘星芒’是什么!它不是什么玩具,而是我們握在手中的劍!”
雷克斯摩拳擦掌,眼中閃爍著久違的戰意:“早該如此了,首席!弟兄們憋著一股勁呢!選‘塵埃墳場’?好地方!夠復雜,夠勁!怎么打?”
艾琳調出復雜的戰術模型:
“模擬敵軍設定為三支高速突擊編隊,采用暗星聯盟慣用的‘狼群’戰術——高速接近,分散襲擾,集中火力打擊薄弱環節。”
“我們將投入全部三艘‘游隼級’,以及我們改造的十二架‘黃蜂’無人攻擊機群作為模擬敵。”
她看向陸淵,“演練目標:檢驗防御系統在復雜環境下的穩定性、驗證‘多層跳躍誘敵’戰術的實戰效能、以及評估艦隊的整體協同作戰能力。”
“很好。”
陸淵點頭,手指在星圖上劃過預設的接敵區域,“雷克斯,你坐鎮‘啟明號’,負責全局指揮和前鋒接敵。艾琳,你的戰術輔助系統是這次演練的關鍵,我要看到它在真實戰場壓力下的表現。各艦務必嚴格執行戰術指令,此戰,只許成功!”
雷克斯看著戰術模型上模擬敵高速機動的軌跡,眉頭微皺:“首席,這模擬敵的戰術變化設定得…也太快了!簡直像泥鰍一樣。我們的指揮鏈,從旗艦下令到各艦接收執行,中間哪怕只有零點幾秒的延遲,在高速對抗中都可能被對方抓住空檔打個措手不及。”
他拍了拍指揮臺,“這老舊的艦隊級指揮通訊鏈路,怕是有點跟不上啊。”
陸淵眼神一凝:“記錄下來,雷克斯。這將是演練后重點評估的環節之一。現在,按計劃執行!艦隊,出發!”
冰冷的星光下,“啟明號”、“磐石號”、“利刃號”三艘戰艦如同三頭靜默的巨獸,悄然滑入“塵埃墳場”的碎石帶中。艦橋內,氣氛凝重。
新兵們緊握著操作桿,手心冒汗,老兵們則眼神專注,檢查著每一個系統參數。
突然,刺耳的警報聲響徹三艦!
“偵測到高速目標!
數量十二!
方位Gamma-7,Theta-42!
識別信號…模擬敵‘黃蜂’群!
正在高速接近!”
全息星圖上,十二個代表“黃蜂”無人機的紅點如同被驚擾的蜂群,從三個不同的方向,以極其刁鉆的角度,借助殘骸的掩護,高速撲來!
引擎噴口閃爍著模擬攻擊的幽藍光芒。
“各艦注意!
啟動防御陣列!
按預定方案,執行‘誘餌-伏擊’戰術!
‘磐石號’、‘利刃號’,向預設引力異常區機動!
‘啟明號’,準備火力覆蓋!”
雷克斯的命令通過艦隊頻道迅速下達。
然而,命令下達后,預想中的整齊機動并未立刻出現。
“磐石號”率先動了起來,但動作略顯遲疑,規避殘骸時顯得有些笨拙。
“利刃號”則反應慢了半拍,差點被一道模擬的高能光束擦中側舷!
艦橋內響起一片驚呼和手忙腳亂的調整聲。
部分缺乏實戰經驗的艦員,面對屏幕上高速逼近、不斷變向的“敵機”,以及周圍密集的障礙物,出現了明顯的慌亂,戰術指令的執行出現了混亂和延遲。
模擬的“黃蜂”群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瞬間的脫節!
它們立刻分兵,三架死死咬住動作稍慢的“利刃號”,密集的模擬火力傾瀉而下,打得“利刃號”的護盾數值急劇波動!
另外幾架則繞過“磐石號”,直撲作為核心的“啟明號”!
“該死!‘利刃號’護盾過載警告!左舷推進器被模擬火力鎖定!請求支援!”
“利刃號”艦長焦急的聲音在頻道響起。
“‘磐石號’被纏住了!無法按計劃抵達伏擊點!”
“敵機突破外圍!正在接近‘啟明號’引擎區域!”
指揮中心的氣氛瞬間繃緊!預定的戰術在第一步就面臨崩潰的風險!
“艾琳!啟動‘織網者’戰術輔助系統!接管戰場態勢分析,重新規劃最優反擊路徑!”陸淵果斷下令。
“系統啟動!正在接入戰場傳感器網絡…建立實時模型…”艾琳的手指在控制臺上化作一片殘影。
巨大的環形主屏上,復雜的戰術分析界面瞬間覆蓋了星圖。
代表敵我雙方的動態軌跡、火力覆蓋預測、最佳規避路線、協同打擊節點…如同瀑布般的數據流開始高速刷新。
“指令生成!‘利刃號’:放棄原定路線,右轉37度,利用前方大型殘骸‘斷戟’掩護,規避集火!同時,釋放干擾箔條!”
“‘磐石號’:放棄糾纏,立刻執行短距躍遷至坐標K7-42,從側翼包抄攻擊‘啟明號’的敵機!”
“‘啟明號’:主炮充能,鎖定目標區域Theta-19,準備齊射!”
清晰、精準、實時的指令通過戰術輔助系統的專用鏈路瞬間傳遞到各艦艦橋。
慌亂中的艦員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下意識地按照屏幕上高亮顯示的指令執行。
“收到!‘利刃號’執行規避!”
“‘磐石號’準備躍遷!”
“‘啟明號’主炮充能完畢!”
混亂的陣型開始重新凝聚。
“利刃號”險之又險地躲入殘骸陰影。
“磐石號”引擎噴口爆發出強光,瞬間消失在原地,下一秒出現在指定坐標,打了包抄“啟明號”的“黃蜂”一個措手不及!
就在“磐石號”躍遷完成、準備開火的瞬間,艾琳面前的監控屏上,代表戰術輔助系統響應時間的曲線突然出現了一個微小的尖峰!
雖然只有0.47秒的延遲,但足以讓“磐石號”的火力覆蓋落點出現了細微偏差,未能達到最佳殺傷效果。
艾琳眼神一凝,手指飛快地在數據板上記錄下這一異常時間點和當時的系統負載情況。
“雷克斯!前鋒交給你!壓上去!別給它們喘息的機會!”陸淵的聲音帶著決斷。
“交給我!”
雷克斯的怒吼聲傳來,“前鋒編隊!跟我上!交叉火力,封鎖它們的機動空間!讓這群鐵蒼蠅嘗嘗厲害!”
在戰術輔助系統的強力支撐和雷克斯身先士卒的勇猛指揮下,混亂被迅速遏制。
艦隊如同被打散的狼群重新集結,開始展現出訓練成果。
防御系統在密集的模擬攻擊下穩定運行,新型護盾模塊有效地抵御了大部分火力。
“多層跳躍誘敵”戰術在局部得到成功運用,成功分散并消滅了一支模擬敵編隊。
最終,在付出了“利刃號”中度損傷、“磐石號”輕傷的代價后,剩余“黃蜂”無人機被盡數“擊毀”。
警報解除。
星域中,只剩下三艘傷痕累累但依舊屹立的戰艦。
演練結束,三艘戰艦拖著模擬損傷的“標記”,緩緩返回船塢。
指揮中心內,氣氛卻沒有勝利的喜悅,反而彌漫著一種嚴肅的自省。
陸淵、艾琳、雷克斯以及三艦的艦長齊聚戰術分析室。
巨大的光屏上,正反復播放著演練的關鍵片段:最初的慌亂脫節、“利刃號”被集火的驚險、戰術輔助系統介入后的轉折、雷克斯帶隊反擊的勇猛、以及最后協同作戰的場面。
“我們贏了!雖然代價不小,但證明了我們的艦隊能打!”
“磐石號”艦長帶著一絲興奮說道。其他幾位艦長也紛紛點頭,臉上帶著如釋重負的表情。
在他們看來,能在如此復雜的環境下擊敗數量占優、戰術靈活的模擬敵,已經足以證明艦隊的價值。
陸淵的目光卻異常冷靜,甚至帶著一絲沉重。
他調出幾個特定鏡頭,放大:
“看這里,‘磐石號’和‘利刃號’最初的機動延遲和脫節,導致整個戰術鏈條斷裂,差點被各個擊破。”
“再看這里,反擊階段,‘啟明號’主炮齊射時,‘磐石號’的火力支援慢了半拍,覆蓋區域出現空檔,讓殘余敵機得以逃脫。”
“還有這里,圍殲最后一波敵機時,三艦的火力分配不均,存在明顯的浪費和重疊!”
他指著星圖上代表火力覆蓋的色塊分析圖:
“這不是勝利,這是僥幸!
是依靠艾琳博士的戰術輔助系統和雷克斯的臨場指揮,才勉強扳回了局面!
我們暴露出的最大問題,是協同!
是指揮鏈路的延遲、是艦長間戰術理解的差異、是火力分配的粗糙!
在真正的戰場上,面對暗星聯盟經驗豐富的艦隊指揮官,這樣的脫節和浪費,就是致命的破綻!”
陸淵的話如同冷水,澆滅了艦長們剛剛升起的興奮。
他們看著屏幕上那些觸目驚心的脫節和火力空白區域,臉色變得凝重。
“首席說得對。”
雷克斯沉聲道,他指著之前自己擔憂的指揮鏈路問題,“旗艦的命令,到我這里,再到各艦執行,中間總有那么點‘黏糊’,不夠干脆利落。演練時模擬敵的變化快,這個問題就被放大了。實戰中,這零點幾秒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差距。”
陸淵點頭,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艾琳和雷克斯身上:
“所以,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更高效、更統一、更智能的指揮體系!”
“艾琳,你的戰術輔助系統是核心,但它需要與艦隊的神經中樞深度整合。雷克斯,你熟悉戰場指揮的需求和痛點。”
他指向光屏上艦隊協同作戰的構想圖。
“我要你們兩人聯手,設計并打造一個全新的‘星芒聯合戰術指揮中心(STCC)’!它必須能實時融合全艦隊傳感器數據,通過艾琳的算法進行智能態勢分析和戰術推演,生成最優指令,并通過超低延遲、抗干擾的專用鏈路,直接下達到各艦的戰術執行終端!實現真正的‘艦隊如臂使指’!”
艾琳眼中閃爍著光芒,立刻開始構思技術框架:“需要升級主控AI的并行處理能力,設計新的數據融合協議和加密指揮鏈路…”
雷克斯也摩挲著下巴:“對!還要考慮各艦的戰術自主權限分級,不能完全依賴中心,否則中心被毀就全完了…”
就在眾人討論新指揮系統時,“利刃號”的艦長,一位曾在聯邦星艦學院短期進修過的前商船護衛隊長,看著屏幕上模擬敵“黃蜂”無人機最后被圍殲時的規避機動軌跡,眉頭緊鎖,忍不住低聲嘀咕了一句:
“奇怪…這幫‘黃蜂’最后那幾下規避動作…這節奏,這變向的時機選擇…怎么感覺…這么像聯邦海軍基礎戰術課程里的‘標準規避機動-7型’?艾琳博士,您設定模擬敵AI的時候,參考了聯邦的教材嗎?”
艾琳聞言一愣,立刻調出模擬敵AI的核心行為邏輯樹進行檢查:
“沒有。
我設定的行為模式完全基于對暗星聯盟已知公開戰斗記錄的分析,以及我們推測的‘狼群’戰術邏輯。
聯邦標準規避機動?
不應該出現…”
她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開始深入檢查底層代碼和訓練數據源。
陸淵的目光也瞬間變得幽深。
聯邦標準機動?
出現在模擬暗星聯盟的AI行為中?
這絕非巧合!
指揮中心內的氣氛,從演練后的技術復盤,陡然多了一絲寒意。
艦隊用實戰證明了它的潛力和價值,但也暴露了致命的短板。
而這場演練本身,似乎也隱藏著意想不到的線索。
緊張感褪去,留下的,是更加清醒的冷靜分析和對前路更深的警覺。
實戰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