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節 疑云暗涌
- 鳳起寒門,她以商封后
- 玉桂尊尊
- 1166字
- 2025-07-12 14:37:38
第十九章《疑云暗涌》
朝中風雨漸密,情中舊人再現。他未語,她未信;舊案、舊識、舊仇復燃,真假難辨,風暴前夜,唯信任難守。
【1】
戶部第九次清賬大典落幕,蘇瑩鹿以“破十案、查三府、清八司”之績,成為京中女政壇新標桿。
眾人私語:“蘇氏已是半個戶部尚書,顧硯青若入宗籍,她便是攝政妃無疑。”
可就在風頭最盛之時,一封密函悄然入京。
落款是——“南陽故人,符一舟”。
那是顧硯青幼年亡命途中,被太傅送至民間所依之人。
更詭異的是,信上只有一句話:
“太子非死于政變,乃死于情局。”
顧硯青讀完,眉目無波。
但他的手,卻在微微顫。
【2】
夜晚,顧府燈下。
蘇瑩鹿取出一封內閣新擬奏章,遞給他審閱。
顧硯青卻久久無回應。
她望他:“你今日有事?”
他點頭,又搖頭。
她笑:“你若不說,我便當你心中有鬼。”
他終于提筆,寫下:
“有人來信,說……太子并非被謀。”
她指尖頓住。
“誰?”
他寫:“符一舟。”
蘇瑩鹿面色漸沉。
“那個人,靠得住嗎?”
顧硯青沉默。
她收起信,淡淡道:
“我信你,但我不信他。”
“若真有人設局殺你父親,那背后的仇,不只仇——還是坑。”
【3】
翌日早朝,江臨舟奉旨傳言:
“皇七子顧璟樞將赴南郡巡鹽,攝政顧氏、御前蘇使暫避嫌隙,不得同往。”
此旨一出,朝堂震動。
這是皇帝第一次“分派皇子”接近顧氏管轄之地。
蘇瑩鹿在戶部翻閱政令,心知不妙。
她回府后對顧硯青道:
“你在宮中遇過皇七子嗎?”
顧硯青搖頭。
她緩聲道:“我見過。”
“他的眼神很沉——像是一汪深井,丟下去的東西不會有回聲。”
【4】
三日后,京外驛道,顧硯青帶三人前往符一舟所言之地。
卻在途中突遭埋伏!
來者不多,但每一人皆是死士之姿!
顧硯青拼力出手,終以傷敵三人、重創自身的代價將人逼退。
而那座所謂的“舊識居所”早已空無一人,連灰燼都已冷卻。
回京后,他只將這一切壓在心底。
當蘇瑩鹿替他上藥時問起,他只是淡淡一句:
“山里風大。”
她知他不說,也便不再追。
【5】
此時,蘇家長房內,卻傳出隱秘風聲。
蘇家一位老宗長向蘇老爺子上書:“瑩鹿在外過于高調,不利蘇家低調自保。”
“當年羅氏進門,為的是避權斗,如今反倒把蘇家推上風口。”
羅氏在聽后只冷笑一聲:
“當年我們養她,是怕她死。如今她敢拼,是怕我們老。”
“你若再拿‘家門清譽’壓她,不如先問問太后——這清譽她可還要不要。”
宗親無言。
蘇家長房,終在這一戰里,徹底站在蘇瑩鹿一邊。
【6】
夜半。
蘇瑩鹿在書房點燈,整理顧記賬卷。
忽有輕叩。
顧硯青推門而入,神色有異。
她抬眸:“怎么了?”
他坐下,低聲:
“我開始懷疑……父親之死,與母族有關。”
她放下筆,靜靜望著他:
“你想查嗎?”
他點頭:“想。”
“但我怕,真相太重。”
蘇瑩鹿輕輕一笑,遞出一張冊頁:
“那你就拿好。”
“不管多重,我替你扛。”
“只要你別一個人,悄悄去赴死。”
他怔住,良久未言。
她卻已抬手揉了揉他發頂,輕聲:
“顧硯青,我可不想再去收你一次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