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金頂的晨鐘遲遲未響。
程映雪推開祖師堂的雕花木門時,七十二盞青燈俱滅,唯剩一盞長明燈的火苗凝成蓮花形狀。郭襄端坐在蒲團上,面容如生,眉心劍印卻已消散。她膝前的《峨眉武學總綱》翻至末頁,上面墨跡新鮮的四個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俠之大者“
最后一筆的拖痕里,藏著半片未燃盡的桃花箋——正是當年黃蓉寫給女兒的家書殘頁。
辰時三刻,江湖各派掌門齊聚山門。
少林空聞大師的念珠突然崩斷,佛珠滾落地面竟排成“涅槃“二字;武當宋遠橋的太極劍無故自鳴,劍鋒所指處云海翻涌。當五百僧人齊誦往生咒時,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
金頂上空云氣凝結,浮現出郭襄十六歲時的虛影。她簪花執劍,正在演練那招風陵渡初遇時比劃的劍式。更奇妙的是,云影中隱約還有道獨臂身影與她劍招相和,二人劍氣交融處,綻出七色佛光!
“阿彌陀佛。“空聞大師合十驚嘆,“這是...劍意化虹?“
正氣堂內,風陵師太解開師父留下的錦囊。
里面既無秘籍也無遺訓,只有三樣物件:半枚燒焦的銅錢、褪色的紅繩,以及寫著“靖蓉合葬處“的海圖。當她觸碰銅錢時,腕間劍印突然發燙,腦海中浮現出郭襄最后的聲音:
“峨眉武學的真諦,不在劍招...“
堂外突然喧嘩起來。余欣月匆匆闖入,背后鐵觀音紋泛著藍光:“掌門!各派弟子發現祖師堂的橫梁上——“
話音未落,整座金頂突然震顫。眾人沖出門外,只見橫梁上“俠之大者“的“俠“字正在脫落,露出底下真正的刻痕:
“情至深處“
四字筆跡龍飛鳳舞,分明是楊過的手筆!
當夜子時,風陵師太在藏經閣發現異樣。
《九陰真經》與《九陽真經》的書頁間,不知何時生出了細密的金絲,將兩部典籍縫合成冊。更驚人的是,每當月光透過窗欞照在書脊上,地面就會浮現出活死人墓的立體圖影——墓室最深處的水晶棺里,靜靜躺著半片玄鐵劍尖!
“程師姐...“風陵師太突然問道,“師父可曾提過,當年是如何得到楊大俠那尊鐵羅漢的?“
程映雪獨臂輕震。她想起郭襄圓寂前夜,曾在燒毀的信箋堆里,偷偷藏起張泛黃的紙條......
翌日整頓門規時,風陵師太做了三件事:
一是在洗象池畔立“俠“字碑,將郭襄最后所書四字拓印其上;
二是修改祖師堂規訓,在“斷情絕愛“后補上“不斷大愛“四字;
最令人費解的是第三件——她命人采來七十二種山花,鋪滿郭襄坐化的蒲團。
當最后一瓣山茶落下時,蒲團突然自燃?;鹧嬷懈‖F出十六歲的郭襄,正對某個看不見的人嬌嗔:
“大哥哥,這招'越女采蓮'我使得可對?“
蒲團的火焰漸漸熄滅,灰燼中露出一枚小巧的青銅鑰匙。風陵師太俯身拾起,鑰匙觸碰到她腕間劍印的剎那,藏經閣內《九陰》《九陽》合訂本突然無風自動,書頁嘩啦啦翻到記載“梵文總綱“的章節。
那些無人能解的文字漂浮到空中,竟與青銅鑰匙表面的紋路完美契合,拼出一幅完整的地圖——
桃花島以東三十里,無名礁石下的密室!
“這是......“程映雪獨臂微顫,“當年黃島主的手筆?“
風陵師太凝視鑰匙上極小的“芙“字刻痕,忽然想起郭襄生前最后那句未竟之言:
“峨眉的太陽...永不落......“
江湖各派掌門的吊唁持續了七日。
第七日黃昏,武當宋遠橋在客房發現異狀。他隨身攜帶的太極拳譜突然滲出墨跡,在空白處浮現出張三豐的新添批注:
“剛柔相濟易,陰陽合一難“**
“九陰逆練時,九陽方歸真“
更奇的是,這些字跡墨色新鮮,仿佛剛剛寫就——可張三豐明明已閉關三年!
夜深人靜時,風陵師太獨自來到洗象池。
池水映月,竟顯出兩輪明月。她將青銅鑰匙浸入水中,鑰匙突然分解重組,化作微型羅盤。指針瘋狂旋轉后,定格在正東方向——恰是錦囊海圖標注的“靖蓉合葬處“!
“掌門!“余欣月匆匆趕來,“弟子們在整理師父遺物時發現...“
她捧出件疊得方正的舊僧衣。當風陵師太展開時,內襯突然飄落張泛黃的紙條,上面是郭襄年少時的筆跡:
“大哥哥教我的第一招劍法,其實應該這樣使......“
背面還畫著個歪歪扭拙的劍式圖解,赫然是《慈航普度劍》的起手式!
子時三刻,風陵師太在藏經閣頂樓點燃七星燈。
燈光穿透《九陰》《九陽》合訂本,將經文投射到墻面。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些看似雜亂的陰影,竟組成個清晰的人形輪廓——
獨臂,負劍,腰間懸著酒葫蘆。
當風陵師太不自覺擺出郭襄紙條上的劍式時,影子突然動了!它做出個彈指動作,恰好擊中墻上“俠之大者“的“大“字。
磚石脫落,露出暗格中的鐵匣。匣內靜靜躺著半片玄鐵劍尖,以及一封沒有拆開的信:
“襄兒親啟“
落款處的紅印,是朵五瓣桃花。
破曉時分,峨眉金頂的云海突然泛起赤金色。
風陵師太捧著那封未拆的信跪在祖師像前,信箋上的五瓣桃花印在晨光中流轉著奇異光彩。正當她的指尖觸及火漆時,整座藏經閣突然震顫——
《九陰》《九陽》合訂本自動翻至末頁,那些無人能識的梵文如活物般游動起來,在空中凝成兩行詩句:
“相思無用處“
“幸有故劍存“
字跡墨色淋漓,分明是剛剛寫就的新痕!
程映雪突然闖入,獨臂提著盞熄滅的青燈:“掌門,后山桃林......“
眾人趕到時,只見那株郭襄親手栽種的桃樹竟在一夜之間枯木逢春。更駭人的是,新綻的七朵桃花排成北斗狀,每片花瓣上都刻著微型劍招——正是《慈航普度劍》的七種變化!
余欣月背后的鐵觀音紋突然發燙,她鬼使神差地摘下一朵桃花?;ㄈ镏械舫鲱w晶瑩的露珠,落地化作冰晶,內里封存著十六歲郭襄的虛影:
“后來者,若你見到這滴'朝露'...“少女的聲音跨越時空傳來,“說明我終究沒能拆開那封信。“
風陵師太腕間的劍印突然灼如烙鐵。她顫抖著舉起那封“襄兒親啟“的信,發現火漆上的桃花印與露珠里的虛影同時發光——
原來要解開這封信,需要當年那個少女的一滴淚!
正午時分,江湖各派掌門目睹了神跡。
當風陵師太將冰晶露珠滴在火漆上時,整座峨眉山七十二峰同時響起劍鳴。那封信無風自展,里面既無文字也無圖畫,只有一道劍氣撲面而來!
“小心!“空聞大師的金鐘罩尚未運起,那道劍氣已穿過眾人,在祖師堂“俠之大者“的牌匾上刻下新痕:
“是為情“
三字與原先四字連讀,正是——
“俠之大者,是為情“
落款處的小楷清雋如新:“弟子楊過補遺“。
當夜,風陵師太在夢中見到了真相。
八十年前的風陵渡口,十六歲的郭襄其實拆過這封信。里面裝著楊過畢生劍道精髓,她當場淚落如雨,淚水模糊了所有字跡。
神雕俠嘆息著取回信紙,將她的淚痕拓印成劍譜——正是后世《峨眉劍法》的總綱。而真正的信,他永遠留在了活死人墓......
夢醒時分,枕邊多了三樣東西:
半片玄鐵劍尖、青銅鑰匙,
以及一顆未落的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