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進入金氏
- 行舟尋茉
- 醉是白玖
- 2035字
- 2025-07-22 13:00:00
“我以沈安茉的身份入職不太好吧?”我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我這張臉也小有名氣,一下子出現在金氏準又要爆料。”
“你想避開這種轟動也不好弄,難不成你還想一天到晚戴個頭套?”金雨晴挖了一勺提拉米蘇,蠻好笑的看著我,“只有正面記者了,反正你也和沈氏斷了關系,去哪里工作都無所謂,如果你真的介意的話,我有個方法。你可以改一個名字,平時捂著點就行,別聲張,這樣注意到你的人不會很多。”
“好方法。”我笑著抿了一口咖啡,溫潤的液體流入喉嚨,溫暖了心,那苦澀過后的甘甜讓我閉上眼細細品味。
“不過,我一個計算機方面的,對你們外貿公司有什么作用嗎?”
“大姐,計算機方面的尖子可是每個公司都搶著要的王牌,你怎么可能沒用?”
在金氏,我被安排在了財務部,主要因為金雨晴讓我看著點資金,方便以后挪用。
至于改名字,我已經想好了,沈青鸞,就叫沈青鸞。
財務小金庫,我來了!
——————
我站在金氏集團的大樓前,抬頭望著那棟比蘇氏還要高出幾層的玻璃大廈,陽光在鏡面外墻上折射出刺眼的光。
一個月前,我絕對想不到——有一天,我會以“合作伙伴“的身份,踏入金雨晴的地盤。
“怎么,怕了?”
身后傳來高跟鞋清脆的聲響,金雨晴一身利落的白色西裝,紅唇微揚,抱著手臂看我。
“怕?”我挑眉,“怕你把我從樓上推下去?”
她嗤笑一聲:“放心,現在你的命比我的投資項目還值錢。”
我跟著她走進電梯,鏡面門緩緩合上,映出我們倆并肩而立的影子——她高挑冷艷,我則穿著最簡單的襯衫和西裝褲,手里還抱著剛從蘇氏帶出來的企劃案。
“說真的,”金雨晴按下頂層按鈕,“蘇鶴舟居然肯放你來我這兒?”
我聳聳肩,“沒問他,我直接走人了”
電梯猛地一頓,金雨晴的手指僵在按鍵上:“你瘋了?”
“沒瘋。”我笑了笑,“現在蘇氏公司大門緊閉,找蘇鶴舟也找不到人,還不如先走,以后的以后再說。”
她盯著我看了幾秒,突然搖頭:“沈安茉,你比我想的還瘋。”
電梯門打開,眼前是寬敞明亮的辦公區,落地窗外能俯瞰整座城市。
金雨晴的辦公室比蘇鶴舟的要小一些,有一整面墻都是顯示屏,實時跳動著全球市場的數據。
金氏與蘇氏規模差不多,可能就是經濟實力差一些吧?
也難怪金文洛整天處心積慮要壓過蘇氏,這種事誰碰上誰也鬧心啊,就跟初中班級排名一樣,第一第二總是在膠著,肯定都想著要超過對方。
“你的工位在那兒。”她指了指窗邊的一張桌子,半開著玩笑說,“離我遠點,免得我忍不住想掐死你。”
我的工位在最角落,桌上擺著一臺嶄新的電腦,旁邊放著一沓厚厚的文件。
我放下文件,環顧四周:“你每天就在這兒算計怎么搞垮蘇氏?”
“以前是。”她倒了杯紅酒,遞給我一杯,“現在嘛……”
她晃了晃酒杯,唇角微勾:“現在我得想辦法讓你幫我賺錢。”
我接過酒杯,和她輕輕一碰:“合作愉快。”
合作的第一天,我們就吵了起來。
“這個方案不行。”金雨晴直接把我的企劃書扔回桌上,“太保守了,根本賺不到錢。”
“保守?”我指著風險預測那頁,“如果按你的方案,一旦市場波動,金氏至少要虧五個億!”
“那又怎樣?”她挑眉,“做生意本來就有風險。”
“但不是賭博!”我拍桌而起,“你不能拿投資者的錢去冒險!”
辦公室外,一群員工探頭探腦,大概以為我們下一秒就要打起來。
金雨晴瞇了瞇眼,突然笑了:“沈安茉,你知道我為什么找你合作嗎?”
“因為我能賺錢?”
“因為只有你敢跟我拍桌子。”她站起身,繞過辦公桌走到我面前,“蘇鶴舟把你保護得太好了,你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商場有多殘酷。”
她伸手,替我整理了一下歪掉的衣領,聲音放輕:“但現在,我想教你。”
我愣住。
她的指尖冰涼,眼神卻莫名認真:“所以,別讓我失望。”
懂。
反正現在我肯定得做出些業績,不然金雨晴說什么也沒辦法提拔我啊,就算是提拔了我,也沒辦法服眾。
但是很快,金雨晴就給了我機會。
我踏入金氏集團大樓的第二天,就感受到了四面八方投來的審視目光。
我穿著簡單的白色襯衫和黑色西裝褲,長發利落地束在腦后,手里拎著一臺改裝過的筆記本電腦。
前臺的接待員掃了一眼我的入職通知,眉毛微微挑起——金融科技部,數據分析師。
“你就是沈安茉?”一個戴黑框眼鏡的男人走過來,語氣不冷不熱,“我是陳明,你的直屬上司。”
我點頭,跟著他走向電梯。電梯里,陳明透過鏡片打量我,忽然開口:“聽說你是蘇氏出來的?”
“是。”我簡短地回答。
陳明輕笑一聲,沒再說話。
但是我感受出來了陳明的意思——這個空降的“蘇氏遺孤”,憑什么直接進入核心部門?
“這是你今天的任務。”陳明敲了敲那沓文件,“東南亞市場三個月的資金流數據,找出異常點,明天早會匯報。”
我翻開文件,密密麻麻的交易記錄映入眼簾,足足幾萬條,雜亂無章,毫無規律可循。
這是故意的,是下馬威。
我抬頭,對上陳明似笑非笑的眼神:“有問題嗎?”
“沒有。”我平靜地回答。
辦公室里的人陸續離開,最后只剩下我一個人。
我打開電腦,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屏幕上的代碼如流水般滾動。
我寫了一個簡單的腳本,先將數據按照交易金額和頻率進行初步篩選,再剔除掉明顯正常的交易,剩下的可疑數據立刻減少了三分之二。
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