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得志就猖狂!
- 重生83,從擺地攤到世界首富
- 我腕骨掉了
- 2934字
- 2025-07-20 22:40:03
“除了這些,我還打聽到他們賣地圖,在后面寫了字兒,一份就敢賣五毛錢!!
隔壁尹主任家閨女都幫他們從書店拿了上千份地圖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關于地圖的信息,是張二丫從陳大媽嘴里,陳大媽從尹家同院的周家嘴里聽說的。
許奮進是知道自己丈母娘滿嘴跑火車的老毛病的,可張家的事情他不是第一次從她口中聽說。
剛才進門,別的鄰居也在聊著這件事。
他琢磨著張家即便沒有丈母娘說著那么賺錢,但一個月好幾百,甚至上千塊說不定還真有。
一個月大幾百甚至上千,在這個時代可不是個小數目……
最重要的是,張飛揚能有這個腦子,看來是個聰明的……
張二丫見女婿面色沉重,一邊聽她說話,一邊屈指叩擊桌子,說話的聲音慢慢慢下來。
“奮進,你問這些干啥?你不會也想賣泥鰍吧?”
一旁她的女兒袁香秀立刻緊張起來:“奮進,你可別糊涂!”
個體戶再賺錢,那也挺不直腰桿子。
在她看來,后院張家買賣做的紅火,可那是國家沒有管,只要一出手,這些人吃了多少,還不是得乖乖吐出來?
張二丫的想法和女兒一樣,緊張地看著女婿,后悔自個兒剛才嘴一咕嚕,把張家的事情都給說了。
行長女婿要是真的砸了鐵飯碗跑去賣泥鰍,那才讓人笑掉大牙呢!!
相比沒文化的妻子和丈母娘,能當上支行副行長的許奮進顯然懂得更多。
他知道其實現在國家對待個體經濟的方針是“不宜提倡,不要公開宣傳,也不要急于取締。”
四九城這樣的大城市不明顯,可放眼全國,計劃經濟的閘門已經被撬開,民間的力量已經四處彌漫。
現在“致富”才是全國人民代表共同的渴望。
在一些偏遠的山區和縣城,私營經濟如同雨后春筍一般涌現,也就是四九城,尤其是像岳母大雜院這樣全是工人家庭聚集的地方,才會認為個體戶低人一等。
當然,許奮進這么想,并不代表他就要真的去做個體戶。
他是大學畢業后分到農業銀行的,奮斗這么多年才當上副行長。銀行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比普通工人還要高,更遑論個體戶。
人是社會性動物,錢只能代表一部分,社會地位,人脈,以及身份,有時候比錢更重要。
就比如他一個月工資雖然不足百元,但走到哪里都有人叫一聲“許行長”。
而一個個體戶,哪怕賺的再多,不還得給人賠笑臉,當孫子嗎?
許奮進對張飛揚感興趣,并不是想有樣學樣賣泥鰍,他想的,是另一件事。
……
中午一點半,張家眾人吃完飯回到大雜院,正好遇到許奮進兩口子準備離開。
“老太太,好久沒見,您身子骨還硬朗?”許奮進笑瞇瞇地跟張奶奶打招呼,就跟不知道這老太太剛揍過自個人岳母似的。
張奶奶伸手不打笑臉人,也笑瞇瞇地回話:“小許又來看你岳母了?真是個孝順孩子……怎么沒把孩子們也帶來?”
“都去上學了,我們夫妻工作都忙,只能讓他們在學校吃。”許奮進回答。
“忙點兒好。”張奶奶說。
“嗐,也是瞎忙。最近我們銀行任務緊,又是存款任務,又是貸款任務,還有國庫券……總之,焦頭爛額的。”許奮進話是回復張奶奶的,眼神卻又跟張飛揚搭上線。
“張老弟有沒有興趣投資一些國庫券?”
張飛揚淡笑:“有需要的話,一定找許哥。”
這就是不打算買了,許奮進依舊不放棄:“現在存款利率挺高,弟弟如果有暫時用不到的錢可以找我。”
停頓了一下,又道:“以后如果做買賣需要周轉,只要合規,哥哥也能給幫得上忙。”
張飛揚繼續微笑,跟他寒暄,中間還抽了對方散的一只大前門。
大雜院里人住的稠密,彼此之間毫無秘密可言。
張二丫的女婿許副行長跟張飛揚攀談的消息,很快如同插上翅膀一般傳遍了整個大雜院。
中院北屋,吳所謂捧著一大碗過水面條,一邊大口大口的往嘴里扒拉,一邊聽著他爹從外面帶回來的消息。
趁著他爹停頓的當口,他抬起頭一抹嘴:“爸,大飛比我還小幾歲呢。他都做買賣了……我前幾天聽死耗子說,咱們這片兒也有人開私營餐館了。您說我要不要?”
話沒說完,就被他爹吳大頭給打斷了:“要不要什么?臭小子我告訴你,當初為了讓你進廠當幫廚,你老子我可是給主任塞了一條小黃魚的。
如果不是你老子我當初上下打點,你能小小年紀就上灶?老子費勁了心思才讓你當上‘八大員’,你要是敢撂挑子,我打死你!”
吳所謂被劈頭蓋臉一頓罵,面帶不虞:“什么八大員不八大員的……掙得還沒有個體戶一個星期多……也就您把這工作當個寶。”
“你知道個蛋!個體戶不就掙得多點兒嗎?他們有工會嗎?他們有互助會嗎?他們走在大馬路上,腰桿子能挺得起來嗎?出去相親,人姑娘聽到他們是個體戶,面兒都不帶見的。”吳大頭語氣鄙夷。
吳所謂正是光吊打著炕沿響的年紀,整天做夢都想娶媳婦兒。聽到他爹最后一句話,做買賣的心思少了一大半。
只是終究還有一些不死心:“我倒也不是非做買賣不可,只是我們主任看我不順眼,老是給我穿小鞋。”
吳大頭雖然四十多歲,但也是個暴脾氣。
聽到獨子在單位受氣,當即大手一揮,給出指示:“干丫的!”
國營單位的鐵飯碗,還真不怵他當領導的!
“得嘞!”吳所謂埋頭又開始干飯。
后院郭家也發生了跟吳家差不多的對話,只是郭永浩并沒有被父親說服。
父子倆不歡而散,郭永浩騎著自行車出門,直奔胭脂胡同紅姐家。
他爹其實也想跑,但因為前科累累,被妻子嚴加看管,只能老實的待在家。
八月三日一大早,
張飛揚剛起床,就看到弟弟張新宇圍在老太太身邊,殷勤無比地往她嘴里送一顆酸三色。
張奶奶對小孫子的討好很是受用,就著他的手將糖吃進嘴里。
“糖甜不?”
“甜。”
“好吃不?”
“好吃。”
張新宇笑的就像一條大尾巴狼:“奶奶,昨兒您的工資還沒用吧?您這么大年紀了,要不那錢給我,我幫您存著?”
“噗~”張奶奶一口把糖吐回張新宇攤開的手里,“還你。”
張新宇臉色難看的就像吃了屎:“老太太,您這……”
張奶奶冷笑:“就知道你小子沒安好心。錢,沒有。糖,你拿走。”
張新宇:“您從嘴里吐出來的,我還怎么拿走?”
張奶奶理不直氣也壯:“我嘴里吐出來的咋了?我嘴里又沒有屎!!
再說了,小時候你吃奶搶不過你二哥,都是我嚼碎了饅頭吐出來,再喂給你的。那時候你怎么不嫌棄我?”
“這能一樣嗎?”
“沒啥不一樣。糖你要不要?不要我還自個兒吃。”老太太說完,又把吐出來的糖塞回嘴里。
張新宇大吃一驚,豎起大拇指:“還是您牛,怪不得整個大雜院的住戶都怵您呢。”
張奶奶嗤笑。
沒能騙到老太太的張新宇黯然離家,張飛揚好奇的湊過來:“奶奶,您居然沒把錢給老四。我還以為……”
張奶奶瞇著眼看向他:“還以為我被他三哄兩哄的,就會像以前一樣,把兜里的錢都給他?”
張飛揚點頭。
弟弟初二肄業之后就閑散在家,每天無所事事地。
一三五看錄像,二四六打麻將。星期天沒事兒干,喝個小酒吃個鹵煮。
張新宇跟著這些人混,越來越離譜。劉秀英和張建國氣的直跺腳,張奶奶卻心疼這個小孫子。
知道他沒工作,心疼他沒錢花。只要兜里有倆大子兒,都貼補給他了。
張飛揚還以為,老太太這次拿了工資,一定也會毫不猶豫地捐獻給小孫子呢。
誰承想,人老太太這次居然支棱起來了。
張奶奶聽完張飛揚半抱怨半寫實的話,長嘆一聲:“大飛啊,你奶奶是老了,不是傻了。
新宇一個大小伙子,兜里一分錢沒有出門咋做人嗎?所以我以前能給點兒就給點兒。”
她給的也不多,三毛兩毛的,看了電影就喝不了汽水。喝了汽水就吃不上雪糕。
“啥事兒都得有個度。他昨兒才拿到你給的五十七塊錢工資,我怎么可能再給他錢?男人啊,有錢就變壞。”
張奶奶不懂別人,還不懂自個兒的小孫子嗎?那就是個得志就猖狂的主兒。
兜里揣著五十七都不夠他浪的,要是再給三十,丫插上倆翅膀就能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