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圍繞著能量結構體的研究工作陷入了膠著狀態。科學家們嘗試了多種方法,但都無法有效干擾能量結構體的進化。與此同時,能量漩渦吸引能量的速度越來越快,周圍的星際環境變得愈發不穩定。
飛船的儀表盤上不斷閃爍著警示燈,顯示著各種異常數據。“這樣下去不行,我們必須采取行動了。”艾瑞克在一次緊急會議上說道。
澤爾皺著眉頭,“可我們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應對方案,貿然行動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危險。”
艦隊中的其他成員也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艾瑞克的觀點,認為應該主動出擊,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嘗試阻止能量結構體的進化;另一派則贊同澤爾,擔心盲目行動會導致全軍覆沒。
支持艾瑞克的一位名叫漢斯的隊員站起來說:“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每次面對未知的危險,我們都是在行動中找到解決辦法的。如果現在退縮,等到能量結構體完成進化,后果將不堪設想。”
而支持澤爾的隊員米婭則反駁道:“這可不是普通的危險,這個能量結構體太強大了。我們之前的試探已經付出了一艘飛船的代價,再貿然行動,更多的人會失去生命。”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得面紅耳赤。艾瑞克深吸一口氣,試圖讓大家冷靜下來。“我理解大家的擔憂,但我們肩負著聯盟的使命,也關乎整個宇宙的未來。我們不能因為害怕而無所作為。我們可以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盡量降低風險。”
澤爾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制定計劃也需要有足夠的信息作為支撐。目前我們對能量結構體的了解還遠遠不夠,這個計劃很可能存在巨大的漏洞。”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飛船的外部監測系統傳來了更加驚人的消息。能量漩渦的范圍開始急劇擴張,周圍的小行星帶受到能量波動的影響,軌道發生了偏移,朝著艦隊所在的方向飛來。
“我們沒時間爭論了,必須馬上做出決定!”艾瑞克大聲說道。
緊急關頭,一位一直默默研究數據的科學家站起身來。他叫卡爾,平時不善言辭,但在數據分析方面有著卓越的才能。
“我有一個想法。”卡爾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通過對能量結構體的數據分析,我發現它的能量吸收存在一個頻率規律。如果我們能夠制造出一種與之頻率相反的干擾波,或許可以打亂它的能量吸收過程,從而減緩甚至阻止它的進化。”
艾瑞克眼前一亮,“這聽起來很有希望,你需要多久能夠制造出這種干擾波發生器?”
卡爾思考了一下,“至少需要三天時間。但在這期間,我們必須想辦法抵御小行星帶的撞擊,還要保證飛船的穩定,不能讓干擾波發生器的制造工作受到影響。”
澤爾看著艾瑞克,“這或許是我們目前最好的辦法了。我同意按照卡爾的計劃行動,但我們必須確保每一個環節都不出差錯。”
艾瑞克點點頭,“好,那我們立刻行動。防御小組負責制定應對小行星撞擊的方案,確保飛船安全;卡爾帶領科研小組全力制造干擾波發生器;其余人員做好協助工作。我們要爭分奪秒,在能量結構體造成更大威脅之前阻止它!”
于是,艦隊的成員們紛紛行動起來,一場與時間和危險的賽跑就此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