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千秋輪轉了緣法,四十載后教狐仙(求追讀!求月票!)
- 西游:截教余孽,人脈通天
- 家有一橘
- 2758字
- 2025-07-21 07:00:00
“小狐參見娘娘!”
“伏愿娘娘法體金安,仙福永享。”
此刻,胡蒹在看到泰山娘娘的瞬間便是直接五體投地拜倒了下去
而白臨自也不敢托大,同樣是恭敬拱手作禮:“晚輩白臨,拜見泰山娘娘。”
“胡蒹,你且先下去。”
但出乎他預料的是,泰山娘娘此刻卻是先開口說道。
“是!”
而聞言之后,胡蒹則是半點猶豫都沒有,當場轉身就離開了內殿——恰如此前所言,狐族對于泰山娘娘的尊敬甚至更在對佛祖玉皇的尊敬之上。
故而雖然疑惑于此刻泰山娘娘的態度,但他還是果斷選擇了離開。
“...”
而見得胡蒹離開,白臨心中也是暗道不對。
但他還沒來得及多想。
下一刻,他便感覺到泰山娘娘的目光落了過來。
那是怎樣的一眼?
那一雙眼眸看來,于白臨之感卻幾乎不似是目光,反倒像是日出時第一縷穿透云海的金光。
那眸光中,似映照出了三界變化。
只這一眼,白臨只覺得自己的魂魄血肉,法力修為似都盡皆被看了個通透。
“這便是...大羅金仙!?”
于是,白臨心中不禁悚然。
這還是他第一次真正直面大羅金仙層次的三界大神——在此之前,他親眼所見的最強者‘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聞仲應當也未破此境,只得太乙金仙而已。
但下一刻...
“你身上修行神通不差,道統師承何來?”
他聽得泰山娘娘如此發問。
“...晚輩身上道統神通,乃是機緣所得,并無師承。”
于是白臨心中一凜,勉強回道的同時也是暗自思索——若是這位娘娘細問的話,他是否要將那道宮之事說出?
但正在白臨心中百轉之時。
泰山娘娘美眸之中卻是光彩一轉,顯出幾分思索。
旋即,她竟是沒有細問,只再問道:“你因何來此?”
而有了前一個問題的經驗,白臨這一次的回答也是極快:“為緣法而來。”
他借助窺天甲盤窺得機緣,故而來此——這可不是為緣法而來么?
于是,泰山娘娘再又看了他一眼。
“緣法...”
隨后,她似是輕笑了一聲。
然后...
“你欲求岱宗息壤?”
這位娘娘,便是一口道破了他的來意。
但白臨聞言卻也不驚訝——于他看來,這樣的大神通者有什么神通都不算奇怪。
所以此刻,讓他驚訝的反倒是宮外那靈土吉壤的名字。
岱宗息壤——岱宗者,泰山也!
而白臨也聽說過此土名姓——此土乃是泰山之精,日月之粹,存于泰山之巔的‘玉皇頂’。
放眼三界,也算頂尖靈土之屬。
“正是。”
所以此刻,他也是毫不猶豫地點頭應是。
“你當已聽胡蒹說過狐學宮的規矩?”
泰山娘娘再問道。
而白臨聞言之后,也是果斷道:“晚輩愿在學宮之內,任教習一職。”
如果在這里教導這些小狐妖們半年就能得到珍貴的靈土吉壤,那么他當然是沒有半點猶豫。
但是...
“非也。”
泰山娘娘聞言之后,卻是搖了搖頭。
隨后,白臨便見得這位娘娘將袖袍一揚。
下一刻,他便見得他面前輝光流轉,一幅幅虛幻畫面開始顯現于他識海之中。
畫面其一,乃是山間一處。
此地山間野狐,吞吐天地靈氣五十載而通靈性。
它機緣巧合在山間拾得了一位書生所留的書冊,習得人禮,入狐學宮。
學宮苦修百年后,他離宮入紅塵。
先往人間書生后代之家,報還昔年恩義,結善緣。
隨后于人間隱匿,寒來暑往,任過教習,扮過俠客,娶過妻子,殺過惡人——善緣惡緣皆有,人世紅塵行遍。
如此千年后,赤狐便終于緣滿法成,得成狐仙,入狐學宮為山長。
沒錯——那正是狐學宮山長‘胡蒹’的一生。
“于我狐族,緣法即道。”
泰山娘娘的聲音響起。
而此刻的白臨也終于清晰地意識到了,狐仙的修行之法。
結緣了緣,見因吞果。
于是自得緣法,自歷紅塵。
那是正修玄妙,歷劫道途。
但很顯然...
“并非所有狐族,皆可以緣登仙。”
泰山娘娘話語及此,便又是接連不斷的畫面。
有山野灰狐,為飛鳥所獵,正及危險之時,卻有獵人一箭射落飛鳥,灰狐遠走。
獵人對此無覺,只欣于收獲。
灰狐亦蒙昧,不知何為恩義。
但冥冥之間,白臨卻似可見得一條冥冥之線將二者牽連。
緣法已結。
但這頭灰狐卻顯然沒有什么修行資質,其一生未入修行,十五壽而死。
于是又十年之后,獵人入山之時,便來到了一處崖壁之內。
他靠在崖邊小憩片刻,起身之時便碰到了那片金色的樹葉,入了這狐學宮中。
他教習小狐妖們箭術,得束脩百金而歸。
借此金銀,他娶妻生子,一生無憂。
畫面其二,有老嫗獨居。
老嫗院中常有一只老白狐夜半來訪,蜷于檐下避雪。
老嫗心善,每每以粥米相贈,雖自身貧苦,卻從不驅趕。
如此三年,老白狐死于檐下。
及至老嫗百年之后,轉世為樵夫,亦入狐學宮中。
他教習小狐妖們伐木尋花之手段,得束脩玉佩一枚。
之后某一年,其在山中遭遇山匪,玉佩突碎。
自玉佩中便顯出一道白狐虛影,引走山匪,救其脫身。
畫面其三...
一幅幅景象如走馬燈般流轉,白臨看得分明——凡能踏入狐學宮者,無論樵夫、書生、商賈,皆與狐族有過善緣糾纏。
或施粥飯,或解危難,或無意間擋災...而那些狐貍們盡皆無緣修行。
于是這些緣法綿延數世,才終在某一世顯化為一場誤入仙山的奇緣。
“與狐結緣之人,狐仙借其緣修行。”
“但若狐仙未了緣法便已死去,就由狐學宮來了斷其緣。”
泰山娘娘聲音平淡。
她自然是平淡的。
以她的古老,早已見慣了春去冬來,死生輪轉。
狐貍們結緣又斷緣的故事,她已看過千萬遍。
“你亦與我狐族結緣,但與你結緣的那只狐仙卻未曾死去——”
泰山娘娘如此說著。
而白臨卻沒有注意到,這位娘娘的目光此刻卻若有似無地看向了他腰間所掛的事物。
那是不久前,他從許阿曦那里換來的吊墜。
“故而你之緣法,不在此地。”
話語至此,便見得泰山娘娘只是輕輕將玉手一抬,隨后其手中就赫然出現了一個罐子。
而自那罐內,一團團發散赤金輝光的靈土正存于其中。
那正是白臨在學宮之外所見的那岱宗息壤。
“此土孕養于泰山地脈,岱峰絕頂。”
泰山娘娘輕聲說道:“我現在便可將其予你,以作束脩——四十年后,我會著人將與你結緣的那只狐妖送至玉池山。”
“你需盡心教其道理,全心培養,足滿三載。”
“如此,你可愿意?”
她如此問詢。
“這...”
而聽得此話,白臨自也是一時不知如何言語。
說實話,他現在是有些茫然的。
因為他完全不記得,自己什么時候和哪只狐貍結緣了。
“難道是我不自覺之間救了某只狐貍?或者是我的前身白衣秀士以前救過?”
他心中胡亂猜測著。
而且...
“泰山娘娘對我的態度有點太好了吧?居然還能提前給我束脩,對我的來歷也不曾多問絲毫…而且,若那只狐貍未死,我直接教導她三年也就是了。”
“為何要我等四十年?”
一時間,白臨的心中也是真有些疑竇起來。
但是也正是此時,白臨卻突然回憶起了他在來此之前,借助窺天甲盤掐算機緣時的畫面。
“根據玄龜一族族主玄壽的說法,窺天甲盤這件寶貝應當最多只能掐算太乙金仙的機緣——這野狐山狐學宮之事牽扯到泰山娘娘這位大羅金仙,我本應算不出才對。”
“但我卻不僅算出來了,而且算得非常清晰...”
此刻,他已經意識到當時的那場掐算好像不太對勁。
他甚至幾乎都可以猜測到,這事或許又和他每夜前往的那座神秘道宮有關。
而白臨也自然不會忘記那場掐算的結果。
【七日后,杏谷外三里‘花霧崖’,大吉】
“大吉...”
低聲呢喃著這兩個字,白臨堅定了目光。
他拱手對著泰山娘娘,輕輕一禮:“晚輩...愿擔此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