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不搞設備搞產品
- 激情年代:開局成為七級工程師
- 三斤面
- 2212字
- 2025-07-23 16:03:32
八號,機械配件廠在過年放假前三天提前給大家發放了工資。
因為前兩天發放了年貨,這次除了工資,大家基本上都沒實質性的物品。
煙酒票倒是有,這個城鎮居民本來就是有定量的,廠里也是代發。
有工作單位的,是單位統計職工家里的人數,然后從商業局領取票證發放。那些沒有沒有正式工作單位的,就是由街道辦統計,然后發放到居民手中。
之所以有工作的和沒找工作的分開,那是因為有工作的,并且不同崗位的工作發放標準和量不一樣。街道辦沒有那個統計的能力。
發年貨的時候,江成是領了甲級的煙酒票,還有肉票。但那是年貨,不妨礙他在八號領取他本來每月該有的煙酒票和崗位補助的肉票。
工資一百三十三塊五,技術津貼二十三塊,住房補貼三塊,加上十五塊的小組獎勵。因為沒有出差什么的,工資還會更高。
至于餐補什么的,是以糧票和肉票的形式發放的。發工資的時候,江成又領了二十斤細糧票和五斤肉票。
等于上個月江成是十四號報道的,剛好工作了半個月多一天,領了一個月的工資和福利。
一下領了一百七十四塊五塊的工資,綜合購買力相當于江成沒穿越的那個時代差不多一萬五左右。
這里指的是綜合指數,如果按照基礎的米面和肉之類的物品價格換算,幾十年后的物價也就是漲了十幾二十倍。大米現在一毛六左右,翻個二十倍也就三塊多,在后世很多普通居民還不舍得吃三塊多的大米呢。
肉的話現在是六毛五一斤,后世也就是翻了二三十倍的量。
如果這樣算,把江成的工資翻三十倍,在后世一個月也沒有多少錢。這綜合計算,是包含了很多類型的物價。
在后世一萬五的購買力,對于不少人來說會覺得那也不怎么樣,過不上奢侈的生活。
但這里說的是購買力,不是工資的比例換算。要是只換算工資比例,那是不公平的。
中國在未來發展已經那么好了,生活環境和消費環境是五十年代能比的嘛。
如果把發展和消費環境也代入,那這一萬五的購買力應該安排江成去非洲那邊。因為一萬五的收入在非洲一些地方是頂尖層的收入。
現在江成一百七十四塊五的工資,顯得很牛,是因為底層人的收入不高。真要花起來,買輛自行車就沒了。
而且真跟這個年代一些高收入的人群相比,江成這點工資根本不算什么。
在這個年代真正高收入的行業是文學者,一些有名氣的文學者,能憑借一本書掙上萬稿費。在這個年代就能在四九城花好幾千甚至上萬塊買幾進式的四合院。
在八號領了工資后,江成也沒整天待在車間了,也打算放松一下過個年。不過當天下午組織部的人找江成談了一次話,試探性的詢問了一下江成考不考慮去四九城工作,去的話,可以安排他的親人也去四九城,并且也會在四九城幫他的親人安排工作。
如果不想去四九城,其實也可以考慮到昌城一些重點工業部門去工作。
江成是當場就拒絕了,開玩笑,他要什么事業發展。是成為更高級的工程師還是參與到國家級的研發項目當中去。
他敬佩那些為了科研工作奉獻一生的人,可不代表他也想成為那樣的人。江成最近這幾天一直往車間跑,為人也低調多了。
那也只是他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明白了團隊的重要性。
江成沒在機械配件廠擺架子,是因為車間的人屬于自己的人。有外人在,看他裝不裝逼。
現在在機械配件廠,有周廠長支持他的工作,下面的人也都聽他這個工程師的指揮。
也就是機械配件廠車間里基本沒什么女工,辦公樓這邊倒是有幾個女職工,可年齡和長相都不符合要求。
要是廠里有年輕漂亮的女職員,可能江成今天去調戲一下,明天組織部就會去找女職員,讓她跟江成同志處對象。
江成不明白為什么組織部的人會找他談這樣的事,不過他也感覺到自己在廠里只是受很多人敬佩,沒什么擁護力。
升級了一臺設備,突然又要搞什么八車間,弄新的車間也沒內部招工的消息。
既然廠里沒有增加訂單,江成覺得那就不要外面的加工訂單。自己設計一款產品,給別人下訂單不是更好嘛。
反正這年頭不務正業的工廠多的很,也不差昌城機械配件廠這一家。
上次江成看機械工拆設備找地方擺放的時候就不得勁,現在國內汽車緊缺,工程車就更別說了。
不說搞出發動機升降叉車,弄一些手動的叉車也行呀。
而且機械配件廠生產的產品基本上都是金屬制品,原材料和生產出來的產品都很重的。工人搬運也不方便。
江成打算在過年放假前就把圖紙畫出來,這東西就是一個液壓裝置。先弄一個簡易的手動叉車,后面搞個升級版的可升降手動叉車。
不過搞手動叉車前,順帶把液壓千斤頂給弄出來,都是最簡單的液壓裝置產品。
別小看這個年代的人,手動叉車其實就是一個移動的千斤頂。弄了一個貨叉,裝了幾個輪子,千斤頂用來上下壓的鐵棍變成了固定連接的手柄。
除了一個液壓系統,其他基本都是一些機械動力組合。
不過對于手動叉車,其實對于江成來說,設計出來不比升級鉆床設備輕松。
上次江成升級鉆床,也只是在原有的設備基礎上加入氣壓裝置進去,只是局部進行了改造。空氣壓縮機的構造江成他懂,而且原主在美利堅學的就是這個。
可制造手動叉車,江成只知道外形,懂液壓系統的構造。可江成沒拆卸過手動叉車,叉車的一些內部結構沒有圖紙參考。
江成得全方面的考慮和設計,叉車肯定是能設計的出來的,畢竟原理不難,就是內部構造的零件大小沒有一個數值。
“是先做大一點,厚實點也能使用。還是一開始就測試一些結構的數值,盡量一步到位呢。”
江成在辦公室思考著這個問題~~
最后他決定莽撞點得了,產品先弄出來,只要實用,搬運東西省力安全就行了。不是專業的人士哪里知道他弄的產品還需要優化的。
只要產品弄出來,有市場有訂單,能給廠里帶來更多的收益,甚至擴展招工,在廠里江成就能被擁護。
(有月票的記得隨手一下,成績在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