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木母,李世民添壽
- 西游之家?guī)熎刑?/a>
- 小滿如意
- 2176字
- 2025-07-17 23:29:58
見李寬不解,菩薩續(xù)道:
“你若煉成金丹大道,圓融無礙,莫說收你法寶,便是老僧想留你,也得費番手腳才行!”
“如今你不過初定心猿,能使動法寶,全賴你師父暗中施了個‘潛靈’法子相助。”
“剛才收了你的法寶,本欲借這九幽惡念,引你體內(nèi)濁精顯化,逼你引動心火下攻腎水,好順勢收服‘木母’,調(diào)和龍虎。”
“那惡念便是我借助九幽讓你體內(nèi)的濁精顯化。”
“可你只一味的打散惡念,只知逞兇斗狠,一味打殺外魔,舍了根本大道。”
“遲遲不肯運轉(zhuǎn)心火,引動真機,誤了正果。”
李寬這才恍然大悟,臊得滿臉通紅,心道原來菩薩一番苦心,自己卻只當是妖魔來襲,只顧著掄棒子打殺了。
只得再次叩首,口稱:“弟子愚魯,多謝地藏王菩薩點化!”
地藏王菩薩無奈搖頭,笑道:“你且修行去罷。那閻羅處得來的符箓,好生收著便是。”
“此符乃老僧親手煉就,有驅(qū)使鬼卒、召請陰司正神之能。”
李寬聽罷,慌忙擺手,急從懷中摸出那符箓,呈上道:
“菩薩!此寶太過貴重,弟子微末道行,怎敢貪圖?”
地藏王菩薩輕笑一聲,拂袖道:
“無妨,無妨。老僧座下弟子,也在汝師門中學道。拿著,替我轉(zhuǎn)交汝師便是。”
李寬聞言,心下稍安,這才敢接了,口稱:“弟子拜謝菩薩恩典!”
菩薩又將李寬肉身取出,笑道:
“這是你師父送來的肉身,好生收好。”
李寬連連拜謝,地藏王菩薩又略指點了他一些修行關(guān)竅,祥光一閃,便杳然無蹤。
李寬遂就地跌坐合掌,口誦真經(jīng),靜送法駕。
方才地藏王菩薩在時,那無邊惡念暫退,此刻卻又如潮水般涌將上來,重重圍裹。
然李寬此刻已非先前,心中全無懼色。
他將法寶收了,竟不運功相抗,任憑那惡念邪崇侵蝕法體。
幸有金公護住靈臺方寸,一點真性不昧。
心府一股純陽血氣,順經(jīng)絡而下,直搗腎水玄關(guān)。
那后天濁精受激,登時化作一頭斑斕猛虎,咆哮如雷。
在李寬丹田氣海之中左沖右突,攪得云翻霧涌!
李寬心念電轉(zhuǎn),默運玄功。
蓋因人之三寶,先天元精落于后天,便化濁精。
此濁精最是勾動凡塵欲念。
故而人漸長成,欲念愈熾,濁精愈壯,如猛虎盤踞下元。
除卻少數(shù)發(fā)大宏愿、行大功德的修行者,大多修士皆需以心猿強拴木母。
借這離龍之威,方能強行壓服那腎水玄關(guān)中的兇悍坎虎!
李寬依照師父所授法門,那心血純陽之氣頃刻化作一條離火真龍,鱗爪飛揚!
霎時間,一龍一虎,便在他靈臺方寸之地,惡狠狠的搏殺起來。
龍吟虎嘯,震得靈府嗡嗡作響。
若是尋常散仙野道,這一關(guān)便是生死大劫。
莫說那龍爭虎斗兇險萬分,便是二者纏斗時逸散的勁氣,也足以將脆弱元神撕得粉碎。
好在李寬有祖師賜下寶物護身,只見那陰陽二氣珠滴溜溜懸于頂門,放出清濁二光。
如華蓋瓔珞垂下,牢牢護住元神不傷。
李寬得了護持,這才放開手腳,凝神定志,全力降伏那頭兇頑坎虎!
那坎虎也端的厲害,周身黑氣騰騰,張牙舞爪。
竟與離龍斗了個旗鼓相當,一時間難分高下。
不知過了幾時幾刻,李寬倏地睜開雙眼,眸中精光如電!
此刻,木母歸位守中,八戒盡皆平定!
他猛地一攥拳,虛空一擊,勁風颯然。
再看那先前洶涌如潮的惡念邪崇,竟如雪獅子向火,觸之即融,再也傷不得他分毫!
李寬從懷中掏出先前那枚陰寒的符箓。
心念甫動,身形已悄然立于崔判官殿內(nèi)。
那崔判官正俯首案前,檢閱生死簿,口中宣道:
“王狗蛋,壽歲一百零七載……”
“一生行善積德……著送第一殿候?qū)彙!?
階下跪著個戴枷的老叟,聞判連連叩首謝恩。
崔判官待要呼喚下一名鬼魂,忽覺身后有異,悚然一驚,急急回身。
卻見李寬不知何時已立于身后,手中符箓寒光幽幽。
那判官雙手合十,朝著李寬手中符箓躬身下拜。
“見過菩薩!”
李寬收起了符箓,笑道:
“崔判官,無妨,生靈轉(zhuǎn)世才是大事。”
崔判官連聲陪笑,趨步近前,甚是恭敬。
先前李寬雖然是菩提弟子,但他也只是不愿得罪罷了。
如今李寬不知怎得,從閻羅王那里走了一趟。
竟然拿了地藏王菩薩的符箓。
就是六案功曹也不知道,這符箓整個陰曹地府只有三塊。
不僅能號令司法陰神,更有無窮妙用。
“殿下,可有什么吩咐?”
李寬輕笑一聲,看向那生死簿。
“差遣倒也無甚。”
“貧道久聞地府之中,崔判官雖位列六案功曹之下,卻執(zhí)掌生死簿、判官筆這兩樁地府至寶,權(quán)柄非凡,威能廣大。”
“前番貧道被勾死人誤拘魂魄,心下好奇,不知判官可否借貧道一觀此簿?”
崔判官哪敢怠慢,迭聲應道:
“這有何難?殿下要看,小神即刻奉上便是!”
言罷,崔判官急轉(zhuǎn)司房,恭恭敬敬將生死簿與那判官筆捧至李寬面前。
李寬接了生死簿,凝神翻閱。
翻至“天下萬國國王天祿總簿”。
見其上赫然寫著:“南贍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貞觀三十三年”。
李寬指著那個‘三’字,故作疑惑的問道:
“判官,這上為何……一筆淺淡如浮云,兩筆濃重似墨玉?”
那判官心頭咯噔一下,以為是自己私添李世民壽數(shù)之事敗露。
頓時惶恐無地,背上冷汗涔涔。
他強自鎮(zhèn)定,擠出一絲笑容道:
“殿下……想是……想是簿冊年深日久,墨跡風干深淺不一罷……”
李寬點了點頭,追問道:
“那依判官之見,此字究竟是個‘幾’?”
判官偷覷李寬面色,只見一片平靜,難測其意,心中更是七上八下,只得囁嚅道:
“額……這個……”
李寬嘴角微揚,緩聲道:
“這墨跡,倒真是年久風干之狀……”
崔判官心念電轉(zhuǎn),猛然省起這李世民正是李寬生身之父,登時便猜中了七八分,試探道:
“殿下慧眼!可是這墨跡干透了兩筆?”
李寬眼中精光一閃,拊掌笑道:
“善,判官明斷如流,深諳玄機。地府得此良才,幸甚至哉!”
崔判官會意,忙取過飽蘸濃墨的大筆,胡添了一番。
只見那生死簿上,'三'變成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