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北大的天才們
- 1997狂浪時代
- 再見冰淇淋
- 2489字
- 2025-07-20 10:36:31
幾天后。
這天陳實早早地到了辦公室。
這是王選給他在北大計算機研究所單獨安排的隔間,地方不大,但勝在安靜,無人打擾。
前段時間他一直在外面亂逛,不只是為了處好人際關系,也是為了給自己這間空蕩蕩的辦公室把設備配齊——
管理舊設備的老哥叫徐飛,南方人,家鄉和陳實老家就隔一個縣,陳實沒事就拎著些南方菜館的炒菜去找他喝酒,兩人關系很快就熟絡起來。
在知道他缺設備之后,徐飛讓陳實從淘汰的設備間里抱走了好幾套零件,組裝出了好幾臺舊電腦,不說多好,編程反正是夠用了。
前幾天他剛把整個辦公室收拾好,電腦設備也調試完畢,終于有時間做一件事了。
招人。
原本他想直接在方正內部挖人,但一段時間下來,他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這些原本就在方正工作的員工,大家都有手頭上的工作,沒有人愿意拋下手里的活,跑來他這個看起來不怎么靠譜的“優化插件實驗室”。
就像周紅衣那個自鳴得意的飛揚系統一樣。
周紅衣當初在方正內部也找不到人,最后還是找陸寧申請的權限,招了兩個自己的師弟幫忙,這才將飛揚系統繼續開發下去。
陳實一個中專生,哪有這樣的人脈?別說師弟了,郵電工業學校史上所有師兄師弟喊出來,也就出了他這么一個妖精。
但人又不得不招。
任何一個稍微復雜一些的軟件系統,都不是一個人單打獨斗能做下來的。
方正內部的人不好動,但這并沒有難倒陳實。
1997年,北大已形成“王選實驗室-計算中心-學生創業”的三級技術轉化體系。
不少優秀的年輕人沒有加入北大方正,但其實已經在這個體系里面打轉了。
比如……雷鳴。
第一次見到雷鳴的時候,陳實被這個娃娃臉的年輕人嚇了一跳。
雷鳴是93級的北大計算機系本科生,因成績優異,正提前攻讀碩士學位,按理來說,還是個乳臭未干的學生仔。
但陳實第一次見到他,卻是在北大計算機研究所的973重點科研項目研究所里。
這個還沒本科畢業的娃娃臉,居然是973項目“天網搜索引擎”的核心成員,并且擔任索引和檢索組的組長!
至于這個“天網搜索引擎”……
這么說吧,這是國內首個支持中文全文檢索的搜索引擎原型系統,而百度的創立,是在3年后的1999年。
雷鳴的能力,陳實是知道的,畢竟這家伙是后來“百度七劍客”中的其中一員,為百度創立立下過汗馬功勞。
只是沒想到這家伙這么年輕罷了。
這樣的優秀人才,自然是陳實挖人計劃中的首選,但雷鳴卻干脆利落地拒絕了他。
“你哪位?”
雷鳴那張娃娃臉說出來這三個字的時候,沒有任何囂張或鄙夷的情緒。
他只是單純的詢問,就好像問吃什么一樣簡單。
沒辦法,陳實一個十八歲的中專生,在方正技術院的存在感,確實太低了。
雖然他整天沒事在辦公室亂晃,搞各種像是“掃雷爭霸賽”之類的噱頭活動,但像雷鳴這樣真正一頭扎在實驗室里的編外技術人員,確實對他還是不那么熟悉。
在陳實給他用代碼解決了一個卡了許久的技術問題之后,雷鳴才耐下心來,聽陳實說了想要他來優化插件實驗室工作的事。
依然拒絕。
雷鳴的理由很簡單,三個字,沒時間。
“天網系統上線在即,我沒有那么多時間參與另一個項目。”
這是雷鳴的原話,不過陳實還是感覺到了對方的口風松動,但他沒有多說什么,而是簡單說了一句:“行,那等你那邊做完。”
沒辦法,陳實的廟還是太小了。
別看雷鳴在后世名聲不顯,但他除了是百度七劍客之一外,還是酷我音樂的創始人,后續創辦了風投基金,是真正的互聯網大佬。
就算是學生時代的雷鳴,也不是陳實這樣的中專生能碰瓷的。
在北大先后擔任班長、計算機系學生會主席、校科學技術協會技術部部長……
如果拿不出什么吸引人的東西,雷鳴沒有參與到陳實項目里的理由。
除開雷鳴這樣的大神之外,還有兩個人也引起了陳實的注意。
一個是雷鳴的同班同學徐易容。
相比于學生時代就光環滿滿的雷鳴,徐易容要低調得多。
他現在干的事才像大學生的所作所為——在北大南門的“資源樓”參與創辦“學生創業服務中心”,為校內創業者提供法律咨詢和辦公地點。
同時正在做申請芝加哥大學的準備,大概明年八月,他會去海外留學,也就是說,還有一年的自由時間。
這家伙倒是挺好說話,手里也沒什么忙著的項目,于是陳實去找他的時候,沒遇到什么阻力,算是陳實第一個簽下來的員工。
這家伙看著玩世不恭,戴著副黑框眼鏡,穿著時尚,和程序員的身份比起來,更像是一個闊少,但其實這小子也是個很有能力的產品經理。
后來他創業數次,最著名的產品有兩個,一個是閱讀咨詢的抓蝦網,另一個,則是時尚穿搭指南——美麗說。
這最后一人,則是兩人的師弟,大三電子工程系的莊辰朝。
莊辰朝是三人當中,最讓人忽視的一個。
他的后世成就也很低調,像是創辦了去哪兒網之類的網站。
不過他也是唯一一個從一開始就在研究所做兼職的學生。
沒錯,這小子喜歡錢。
所以當陳實承諾給他更高的工資的時候,他果斷拋棄了那個正在研發當中的“高校校園網絡環境下的綜合查詢系統”,毅然加入。
有了徐易容和莊辰朝兩員大將加入,陳實擱置許久的方正系統優化插件項目,終于可以開始上馬!
但在項目開始的頭一道工序上,卻還是出了點小問題。
“陳老師,這兼職合同的甲方名字怎么是香蕉科技?我們不是方正優化插件實驗室嗎?”
莊辰朝看著合同里陌生的公司名字,又看了眼門口掛著的辦公室牌照,一臉問號。
陳實眼神認真:“沒錯啊,我們是香蕉科技派遣到方正實驗室的合作人員!”
“這……”
莊辰朝簽名的筆就有些猶豫了。
陳實來找他的時候,用的是北大方正的名義,但現在自己簽約的卻又是另一家公司,出于謹慎考慮,他停下了簽名的筆。
“當然,我這還有一份方正的合同,不過合同價格只有香蕉科技的一半,和你原來的兼職工資一樣。”
陳實卻是一點不慌,掏出一份方正的合同,擺在了莊辰朝的面前。
果然,在短暫的猶豫之后,莊辰朝還是選擇了新的合同。
這小子原本就在研究所做兼職,對于市場價格熟悉得很,如果不是為了更高的工資,怎么會跑到陳實這邊來?
對付需要錢的人有什么辦法?
很簡單,給他足夠的錢就行。
而時尚小哥徐易容呢?
那家伙連合同都沒看,刷刷把字簽了,主打一個瀟灑不羈。
陳實拿著兩份墨跡未干的合同,心滿意足地鎖進抽屜里,抽屜底下壓著的那張寫著“香蕉科技”的工商營業執照,是他昨天剛去領回來的。
他為什么要成立一家新公司?
很簡單,在優化插件的工作之外,陳實還有一些“小項目”,需要隱藏在方正的羽翼底下,偷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