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兩帝對話,宣府岳家的選擇!
- 紅樓:我能升級詞條!
- 江東一枝花
- 2120字
- 2025-07-29 11:10:28
雍平七年,四月二十三日,戌時二刻。
大明宮,含元殿,兩個身穿龍袍的身影對視著,周遭的太監早就識趣的離開了。
“你一大早跑到我這里來,就是想說這個?”
順康帝瞥了雍平帝一眼,淡漠道。
“父皇。”
“科爾沁部手中有六萬蒙古騎兵,完全控制漠東,未必是一件好事。”
“巴林部若遷往壩上,壩上河網密布、水淖豐富、水草豐茂,要不了多少年就會養虎為患。”
“這份奏折的背后絕不只是牛繼宗等人。”
雍平帝眼神凝重的說道。
“呵呵。”
聞言,順康帝嗤笑了聲,不屑道:“老四,說來說去,你是懷疑這背后是賈家人的手筆。”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就是賈家子的安排。”
“你在擔心什么?擔心賈敬、賈赦會算計你,支持老十四,把你從這張龍椅上拉下來?”
“父皇,我....”
雍平帝語噎住了。
“你在皇位上坐了整整六年,直到現在還不明白什么是皇帝。”
說到這,順康帝語氣變得更加沉重:“為君者,當胸懷天下,以萬民為先,君臣合力,共治太平。”
“我知道你怨恨賈家不在你登基時,第一時間表明支持態度。”
“可你有沒有想過,賈家人為皇室流了多少血,那一夜,賈敬、賈赦的妻族被屠戮殆盡。”
“他們沒有站隊便是最大的支持,你還要他們怎樣?”
“賈敬在家中陪伴妻兒,這樣小小的要求,你都滿足不了,把人家逼得父子分離才肯罷休。”
“如今,賈家子以弱冠之齡為國朝披荊斬棘、嘔心瀝血,好不容易平定了塞北之亂。”
“你竟然因為這種齷齪去猜忌下屬,朕對你很失望。”
話音落下。
大殿內陷入了一片死寂。
雍平帝臉色青紫交加,袖子下的雙手早已攥緊得發白。
“我且問你,敕封漠北三部首領為郡王,令其年年進貢,可有錯?”
“沒有。”
雍平帝艱難的開口回道。
“漠東全部交給科爾沁部,六萬蒙古騎兵勉強抵擋得住女真韃子,可有錯?”
“沒有。”
“以巴林部仿效兀良哈三衛舊事,為長城外屏障,可有錯?”
“沒有。”
一連三個問題,雍平帝根本無法當著順康帝的面說出一個錯誤。
因為,這三個提議對于國朝而言是如今最佳的選擇,以此換取國朝北疆幾十年的安寧,何樂而不為。
“那你為什么不同意?”
“就因為這是賈家子提出來的建議?”
順康帝走到了上首,一屁股坐下,俯瞰著自己的四兒子,滿是褶皺的老臉上滿是失望。
“我....”
雍平帝面容上滿是羞愧之色,眼底掠過一抹陰鷙。
“你既來問我,那朕就做主了。”
“封漠北三部首領為三義王,位同郡王,世襲罔替,鎮守漠北。”
“封科爾沁部首領為懷遠王,位同郡王,世襲罔替,鎮守漠東。”
“封巴林部首領烏日圖為懷忠王,位同郡王,世襲罔替,鎮守壩上,巴林部置三衛,每衛4500人,由兵部發放印綬、兵甲、糧餉。”
順康帝揚了揚手,下達詔書。
“兒臣遵旨。”
雍平帝心不甘情不愿的退出了含元殿。
“太上皇。”
“虎賁校尉已經編練了京師三大營12萬人。”
大明宮掌宮太監戴權低著頭稟報道。
“這小子動作倒是很快。”
順康帝一雙渾濁的老眼中閃爍著精光,調侃道:“我看他不像是寧國府嫡子,倒像是榮國府出身。”
“先寧國公、代化兄、賈敬,哪個不是穩重行事,唯獨他膽大心細,敢想敢干。”
“這一點和代善非常像,當年,代善也是這么做的,才有了山海關大捷。”
“老四不是想要擺脫朕的影響嗎,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就看他如何施為了。”
“對了,朕讓你去調查的地方,調查的怎么樣了?”
“啟稟太上皇。”
戴權連忙匯報道:“從密云出古北口,向西大約200里,兩面都是崇山峻嶺,灤河與武烈河交匯處沖刷出了一小塊平原,周遭只有一些小村落。”
“就這里了。”
順康帝拍板定音:“你馬上讓人制作出相應的地圖。”
“取承繼先祖德澤之意,命名為承德。”
“是。”
戴權二話不說,下去準備了。
.................
西山,玄真觀。
“李衛、劉統勛。”
一身道袍的賈敬在聽完商澤的話語后,目光閃爍,意味深長道:“琰兒是想要借助平安州復設府縣之事,培養自己的施政人才,仗打完了,他在軍中建立起了足夠的威信。”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恐怕都不能離開神京,這倒是一步好棋。”
“主人。”
黑云都統領商澤繼續道:“小主人這一次讓我們押送回來的財物經過統計,約合八百萬兩。”
“還有一部分交給了鸞鳳閣,具體數目不詳。”
“我知道了。”
擺了擺手,賈敬不以為然道:“這批財物暫且放著,待他回來自有安排。”
“區區八百萬兩未必夠用。”
“你且按他說的去尋那兩人。”
“是。”
商澤恭敬離去。
目送著他走后,賈敬的目光看向了紫禁城的方向,嘴角微微勾起了一絲弧度:‘秦熠、秦昭,你們父子當真以為吃定了賈家,我倒要看看,究竟是我們父子更勝一籌,還是皇室棋高一著。’
...............
同一時間,宣府鎮,總兵府。
“宣府南屏京師,北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險,右擁云中之固,依山川建,地險而狹,自古以來便是草原族群南下的咽喉要地。”
“想必他看重我們岳家,便是因為宣府。”
“此番進京受封,陛下對于你的任用,絕不會局限于宣府。”
大同總兵岳升龍開口道。
“爹。”
“我該怎么做?”
岳鐘琪忍不住出聲詢問道。
“他送了你一份大禮,我岳家幾代人浴血搏殺都不曾得到的榮光。”
“當今還不如一個少年大方。”
岳升龍自嘲一笑。
“爹,你的意思是...”
岳鐘琪有些不確定的看向岳升龍。
“岳家還沒有到站隊的時候,你急什么?”
“等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家自然愿意推一把。”
“有了開國一脈的照拂,你在都中做事自當順風順水,還用選嗎?”
“是。”
岳鐘琪立即明白了岳升龍的意思,他是他,岳家是岳家,二者不可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