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學生知道了
- 身陷魔宗,但我分身無數
- 嘻火
- 2095字
- 2025-07-27 10:15:33
秘境學堂之內,氣氛肅穆而壓抑。
劉七端坐在自己的席位上,身姿挺拔,看似在認真聽講,其實確實是在認真聽講。
只是分了一部分意識在外界罷了。
她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從那個倒霉的王生被逐出學堂后,教室內有好幾位“同窗”,呼吸都變得輕了幾分。
顯然,他們都是來自魔宗的凡人,與王生一樣,他們對夫子所講的課業也全都一竅不通,或許本就是被魔宗派來湊人頭……或是當炮灰的。
但也有幾人,依舊神情淡定、心有成竹,這些人,或許才是魔宗真正寄予厚望的“棋子”。
劉七不經意地皺了皺眉,她必須要想辦法,在接下來的考驗中勝過他們,否則,便只能淪為他人的陪襯。
就在這時,夫子將手中的書卷輕輕放下,用他那雙古井無波的眼眸掃過堂下眾人,蒼老而威嚴的聲音再度響起。
“《卷耳》已畢,今日,我等便來習一首新詩?!?
他頓了頓,似乎是在給眾人一個緩沖的時間。
“此詩,名為《桃夭》?!?
話音落下,夫子便緩緩閉上了雙眼,仿佛在醞釀情緒。
片刻之后,他才用一種抑揚頓挫的語調,開始朗聲背誦。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隨著他口中吐出第一個字,劉七便猛然感覺到,周圍的空氣似乎都隨之震動了一下。
緊接著,一個個由靈氣凝聚而成的金色古字,竟憑空出現在半空中,散發著柔和而又莊嚴的光暈,在教室內緩緩盤旋。
這是……什么東西?
劉七下意識屏住了呼吸,死死盯著那些神異的文字,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這些金色的古字并未停留太久,便如同融化的冰雪一般,悄然散去,化作點點流光。
也就在這一刻,整間教室的景象,開始發生了變化!
原本古樸的木質墻壁與窗欞,竟在眨眼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無邊無際、開闊絢爛的桃林!
滿樹的桃花競相綻放,那花瓣層層疊疊,嬌艷欲滴,色彩鮮紅得仿佛要燃燒起來一般,將整片天地都映照成絢爛的緋色。
微風拂過,落英繽紛,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淡淡清香。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夫子的聲音再度響起,眼前的景象也隨之再度變幻。
桃林深處,竟緩緩走出一支熱鬧的迎親隊伍。
嗩吶齊鳴,鑼鼓喧天。
一名身穿大紅嫁衣的女子,頭戴鳳冠霞帔,在喜娘的攙扶下,一步步走上了花轎。
她的臉上雖帶著幾分嬌羞,但眼角眉梢,卻盡是藏不住的幸福與甜蜜。
而在花轎的不遠處,一名身著喜袍的青年男子,正滿面春風地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之上,眼中滿是期待與喜悅。
周圍的親朋好友,無一不是笑逐顏開,整個場面喜慶而又祥和,充滿了對新人的美好祝愿。
劉七身臨其境,竟也不由自主地被這股歡樂的氣氛所感染,心中生出一絲莫名的感動。
可秘境外分身的感受,卻在提醒她,這一切都是假的,是“夫子”營造出的幻象!
她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產生了一個念頭。
這,恐怕就是修行《詩經》一道的修士,所能掌控的手段!
以詩為引,化虛為實,將詩中所描繪的意境,真真切切地展現在現實世界之中!
但一個新的疑問,也隨之而來。
修行《玄牝訣》,靠的是采補眾生;修行《血饗訣》,靠的是吞食萬物。
這兩門魔功,雖然霸道歹毒,但提升修為的思路卻非常清晰。
那……修行這《詩經》的人,又是依靠什么來提升修為的?
總不能……是靠讀書明理、陶冶情操吧?
就在她暗暗沉思的時候,夫子的聲音也誦至了尾聲。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隨著最后一句詩文落下,那喜慶的婚嫁場面緩緩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溫馨和睦的家庭畫卷。
新婚的夫婦已然有了自己的孩子,男人在外耕作,女子在家織布,膝下的孩童在庭院中嬉笑打鬧,一家人其樂融融,過著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劉七看著眼前這幅畫面,心中卻突然生出了一絲難以言喻的違和感。
她總覺得,哪里錯了。
可要說究竟是哪里不對,她又一時間說不上來,仿佛有一層薄薄的窗戶紙,始終無法被捅破。
幻象緩緩散去,教室又恢復了原先的模樣。
高臺上的夫子,緩緩睜開了雙眼,他掃視了一眼堂下眾人,最終用一種平靜的語氣說道:
“方才老夫背誦之時,不慎念錯了一句?!?
“你們之中,可有誰能聽出來,是哪一句錯了?”
此言一出,劉七的心情就猛地一沉。
她前世雖也聽過這首《桃夭》,但真正有印象的,也就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至于完整的詩篇,她根本沒看過,更別提從中找出夫子故意念錯的地方了!
教室內,其他學子,也同樣是一臉的茫然與無措,顯然,他們也對這首詩一無所知。
但劉七可和他們不一樣。
心念一動之下,遠在洞府的劉夢就拿起魂幡,將心神沉入那面魂幡之中,對著林清婉的魂魄,直接發問:
“《桃夭》一詩,全文為何?”
幡內世界,那身穿大家閨秀服飾的林清婉,聽到這個問題,空洞的眼神中再度閃過一絲神采。
她再次張開嘴,用一種不帶絲毫感情的語調,開始一字一句地背誦起來: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天,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劉夢靜靜地聽著,心中卻暗暗吃驚。
這林清婉的魂魄,當真是對她的命令百依百順,問什么,就答什么,沒有絲毫的遲疑與反抗。
難道,只要將魂魄收入這魂幡之內,就能將其徹底控制、化作自己最忠誠的奴仆嗎?
她在前世小說中看到過這樣的描述,但親眼見識下,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不過,眼下不是深究此事的時候。
在得到完整的詩篇后,劉七立刻睜開眼,緩緩地從席位上站了起來。
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她舉起自己的手。
“回稟夫子,學生知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