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食用油來源,世外桃源般
- 我,鄭成功侄子,從南洋稱霸世界
- 小小魚兒天上飛
- 2080字
- 2025-07-21 15:06:37
一千五百多人,其中青壯男子四百多人,青壯女子五百多人,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四百多人,五十歲以上的老人數十人。
青壯男子每人25兩白銀,青壯女子每人20兩白銀,孩子每人10兩白銀,老人每人5兩白銀。
合計兩萬六千多兩白銀。
還有三千噸鐵礦石,這次是真多。李彥昌說,其中一千五百噸是從倭國那里買的。
每噸給鄭家的價錢是4兩白銀,合計一萬兩千兩白銀。
算上之前同李家,葉家買的鐵礦石,鄭家目前總共買了有八千噸鐵礦石。
但鐵礦石的出鐵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八千噸鐵礦石,也就出八百多噸生鐵。
婆羅洲鐵礦石少,而且品質很低,只能從外買,能買多少買多少,不嫌多。
這次李彥昌還從倭國為李家買來了兩百噸硝石,賣給鄭家的單價是五十兩白銀一噸,合計一萬兩白銀。
硫磺帶來了三十噸,單價一百兩白銀一噸,合計三千兩白銀。
能制造二十多噸的火藥。
硝石和硫磺,對鄭家現在來說也是越多越好。
“雞鴨本來準備了五千只,但在路上時間長了,損失過半,還有兩千多只,就算兩千只吧。”李彥昌說道。
雖然這里野雞野鴨比較多,但馴化成家禽需要不少時間,所以干脆讓李家運送一些來。
雞鴨給的單價一樣,0.3兩白銀一只,主要是運費貴。
合計六百兩白銀。
全部算下來,鄭家這次買的貨,花了大概五萬五千兩白銀。
“給你們帶了幾噸菜油,還有十多噸食鹽,以及一些布匹。”李彥昌這次還帶了一些東西給鄭家,是作為禮物。
因為想讓鄭家給他妻子治病,損失治好了,以后還會有重謝。
食鹽不用多說,菜油對鄭家來說是緊俏貨,有,但不多,緊巴巴的。
目前,經過嘗試,這種熱帶雨林地區,不適合種油菜。
現在使用的油中,菜油是通過用椰子肉,藤黃果這兩種本地的植物果實為主,壓制出來的。
動物油,主要是通過野豬,魚等來獲得。
野豬在不斷擴大養殖,但馴化需要時間,椰子樹,藤黃果也在多種植,但這種植物從小到結果需要幾年時間。
所以,鄭家用的食用油,主要是現有的椰子樹果實,藤黃果,野豬,魚。
“彥昌,我這里大概有一千五百噸水稻,你需不需要?”鄭寬問道。
“這么多嗎?”李彥昌有些詫異,雖然之前他堂弟來運了一些回去,但他還不知道情況:“需要。再多都要,這運回去好賣。”
無論是李家還是葉家,從南洋運回大陸去的貨物,主要就是糧食,其次是蔗糖,香料,食鹽等等。
只不過,南洋的香料大部分都被西洋人控制了,不容易得到太多。
他們賺錢,是通過賣給西洋人瓷器,茶葉,絲綢等最賺錢。
鄭寬又說道:“你們這次還去爪哇島那邊嗎?”
李彥昌點頭:“有一些茶葉,絲綢,瓷器,需要跟荷蘭人交易。你們有需要的東西?”
鄭寬道:“石灰石,運多少要多少。食鹽也可以,還有硫磺越多越好。”
李彥昌恍然,就是上次他去爪哇島給鄭家帶的那些東西:“石灰石應該能弄不少,硫磺估計最多十噸左右,荷蘭人控制得比較嚴。
食鹽,二三十噸沒問題。
這樣,水稻我現在不裝,等現在的貨卸完,我就爪哇島,回來后再裝。”
鄭寬沒意見:“等你來回的時間,我們又能收不少水稻,到時候你能多運些走。”
“好啊,巴不得。”李彥昌笑著說。
今天下午李家船隊才來的,所以今天無法把東西都卸下來。
先把人,還有雞鴨先弄下來,剩下的等明天。
兩千多雞鴨,也需要給它們喂稀釋后的空間泉水湯藥,先確保它們一個月內不得病而死,給它們一段適應的時間。
李彥昌要走,估計得后天。
正好多停留一兩天,看看能不能治他妻子王氏的頭痛病。
到了鄭府,見到王氏,聽她說吃過鄭明給的藥后頭就沒有再痛了,只是不知道是暫時的還是治好了,需要留下來多注意些時間看看情況。
李彥昌點頭:“你和嫆兒留在這里,我去趟爪哇島,回來后再接你們一起離開。”
到時候無論王氏病好沒好,都要離開,不可能一直待在鄭家這里。
最終,李彥昌過了兩天才離開。
“明哥,能帶我在你們這里四處看看嗎,還有你弄的種植園?”
李幼嫆這幾天多是跟她母親王氏或者跟鄭明妹妹鄭敏在一起。
與鄭明待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也不合適,除非有正當理由。
現在李幼嫆就找到了。
“明兒,你就帶幼嫆去吧。”朱氏極力贊成。
王氏也沒有反對:“不會耽誤鄭明公子做正事吧?”
朱氏笑著說:“沒關系,他也不是天天都需要忙。”
就這樣,鄭明帶著李幼嫆出去了。
“把這個藥喝了,免得得病。”鄭明遞給李幼嫆水囊,里面是藥水。
李幼嫆眼前一亮:“哪種治百病的藥?”
欣喜的接過來喝了一口,然后疑惑道:“怎么有藥味?我娘說是甜香的?她騙我的?”
鄭明笑了笑,“不是。這個是加了其他藥,給你母親的沒有加,所以味道不一樣。”
“這樣嗎?”李幼嫆選擇信了:“我喝了這藥是不是不會得病了?呀,我感覺現在突然變得神清氣爽了,這藥真神奇,不愧是夢中神仙給的藥方。”
鄭明聽了有點尷尬:“只是暫時得病的可能性小很多,時間長了就不管用了。”
“這樣也很神奇啊。”李幼嫆覺得這樣已經很好了。
兩人四處走走看看,看到有一片一片的水稻田,看到一村一村的木屋,看到許多曬谷場,看到到處有人在修溝渠,修河堤,看到道路上許多人推著木車拉著貨物……
看到許多人臉上都帶著笑容。
“這里好好啊,感覺到了一個世外桃源。”李幼嫆有感而發。
她在大陸時去過不少地方,在南洋也去過許多地方,見到太多生活在苦難中的人。
與之相比,真覺得鄭家這里像個世外桃源,大家都不用擔心餓肚子,臉上都掛著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