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汶泗第三次踏入白云觀的山門時,知客道長已經見怪不怪了。
“西門施主又來了。“知客道長手持拂塵,微微頷首,“今日還是為了請教道教文化?“
“正是。“西門汶泗今天特意換了一身素色亞麻中式立領襯衫,手腕上那串顯眼的老山檀香木珠也換成了普通的桃木念珠。他抬頭看了看天色,春日的陽光透過古柏枝葉,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不知今日是哪位道長當值?“
知客道長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徐師長在藏經閣整理典籍,申時會在三清殿主持晚課。“
“多謝道長指點。“西門汶泗行了一禮,從懷中取出一個錦囊遞過去,“這是家母從日本帶回的抹茶,據說與貴觀的碧螺春甚是相配。“
知客道長猶豫片刻,終是接過:“施主有心了。“
穿過靈官殿,西門汶泗放慢腳步。白云觀的建筑布局他早已熟記于心——上周回去后,他特意查閱了相關資料,甚至手繪了觀內平面圖。三進院落,七重殿宇,中軸線上的每一座建筑他都叫得出名字。
但他此行的目的地不是主殿,而是偏居一隅的藏經閣。
藏經閣前有一株百年銀杏,新發的嫩葉在陽光下近乎透明。西門汶泗站在樹蔭下,遠遠望見閣內那道熟悉的身影。徐婻正背對著門口,正在整理書架。寬大的道袍掩不住她纖細的輪廓,長發用一根木簪松松挽起,幾縷碎發垂在頸后,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
西門汶泗深吸一口氣,剛要邁步,卻聽見身后傳來腳步聲。
“這位居士,藏經閣不對外開放。“
徐婻正的聲音比那日在茶樓里更加清冷,仿佛山間未化的積雪。西門汶泗轉身,見她不知何時已站在門檻處,手里捧著一摞線裝書,三白眼微微瞇起,帶著幾分警惕。
“徐道長,是我。“西門汶泗露出招牌式的酒窩笑容,“Засадасовсехсторон.的西門汶泗。“
徐婻正的眼神閃爍了一下,顯然認出了他,但表情依然冷淡:“西門施主有何貴干?“
“我對道教文化很感興趣,想請教一些問題。“西門汶泗從包里掏出一本《道德經》,書頁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批注,“有些地方讀不懂,聽說徐道長精通經典...“
徐婻正的目光在那本書上停留了片刻,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藏經閣不接待外客。施主若有疑問,可去客堂找李道長。“
“李道長上周講的我還沒消化完。“西門汶泗眨眨眼,聲音不自覺地帶上了一點小奶音,“就一個問題,問完就走。“
徐婻正抿了抿唇。陽光透過銀杏葉的縫隙,在她臉上投下細碎的光斑,襯得那張素凈的臉愈發清透。西門汶泗注意到她的睫毛很長,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陰影,像兩把小扇子。
“什么問題?“她終于開口。
西門汶泗心中一喜,趕緊翻開《道德經》第二章:“這里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為什么知道了美,反而就變成惡了呢?“
徐婻正將手中的書放在一旁的石桌上,接過西門汶泗遞來的《道德經》。她的手指修長白皙,指甲修剪得整齊干凈,沒有一絲裝飾。
“這句話不是字面意思。“她的聲音依然平靜,但西門汶泗敏銳地察覺到語調柔和了幾分,“老子是說,當我們定義了'美',就同時創造了'丑'的概念。有了'善'的標準,'惡'也就產生了。這是告誡人們不要執著于分別心。“
西門汶泗佯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徐道長覺得,一個人如果心里有了喜歡的人,是應該順應本心,還是應該克制?“
徐婻正猛地抬頭,三白眼直直看向西門汶泗。那一瞬間,他仿佛看見她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但轉瞬即逝。
“西門施主,“她的聲音冷了下來,“如果沒別的事,貧道還要整理經書。“
“抱歉,是我唐突了。“西門汶泗趕緊道歉,卻不急著離開,“對了,上次那套茶具...“
“已經送還了。“徐婻正打斷他,轉身走向書架,“施主請回吧。“
西門汶泗站在原地,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書架之間。陽光透過窗欞,在地上投下規整的光影,也將她的影子拉得很長。他忽然注意到,她走路幾乎沒有聲音,像一片云飄過。
離開藏經閣,西門汶泗沒有按照原路返回,而是繞到了觀后的花園。白云觀的后園不大,但布局精巧,假山池塘間點綴著幾株古梅,雖已過花期,枝葉卻依然蒼勁。
他在一塊太湖石上坐下,掏出手機給姞吉喆發了條信息,說自己晚些回去。剛按下發送鍵,忽然聽見假山后傳來細微的響動,像是小鳥撲騰翅膀的聲音。
出于好奇,西門汶泗輕手輕腳地繞到假山后,眼前的景象讓他屏住了呼吸——
徐婻正背對著他蹲在地上,道袍下擺鋪展開來,像一朵藍色的蓮花。她面前是一只受傷的麻雀,翅膀似乎被什么劃傷了,正驚恐地撲騰著。她的動作異常輕柔,一手穩住小鳥,另一手從袖中取出一個小瓷瓶,將里面的粉末小心地撒在傷口上。
“別怕,很快就不疼了。“她的聲音溫柔得不可思議,與方才的冷若冰霜判若兩人,“好了,再包扎一下...“
她從懷中取出一方素白手帕,撕下一小條,動作嫻熟地為小鳥包扎。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她身上,為她鍍上一層金邊。西門汶泗注意到她低頭時,后頸露出一小片白皙的皮膚,在藏藍道袍的襯托下,像一彎新月。
“好了,小家伙。“包扎完畢,徐婻正將麻雀捧在手心,輕輕撫摸它的羽毛,“明天我再來看你。“
西門汶泗不自覺地向前邁了一步,踩斷了一根樹枝。徐婻正猛地回頭,眼中閃過一絲驚慌,隨即又恢復了平靜。但那一瞬間的表情變化已經深深烙在西門汶泗的腦海里——她皺眉的樣子,眼中閃過的柔軟,還有微微張開的唇,都讓他心跳加速。
“西門施主,“她站起身,道袍上的褶皺很快垂順下來,“偷看別人不太禮貌吧。“
“抱歉,我是聽見聲音才...“西門汶泗指了指她手中的麻雀,“它還好嗎?“
徐婻正猶豫了一下,還是攤開手掌。小鳥安靜地臥在她掌心,黑豆般的眼睛警惕地盯著西門汶泗。
“翅膀被樹枝劃傷了,不嚴重。“她說,“養兩天就能飛了。“
西門汶泗湊近了些,聞到一股淡淡的香氣,像是檀香混合著某種草藥的味道,清冽中帶著一絲苦澀。“沒想到道長還懂醫術。“
“觀里的小動物受傷了,都是我在照顧。“徐婻正輕輕撫摸麻雀的背羽,動作輕柔得像在對待什么珍寶,“它們很單純,不會說謊,也不會算計。“
西門汶泗聽出她話中有話,卻不惱,反而笑了:“道長是在說我愛算計嗎?“
徐婻正沒有回答,但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像是強忍著不笑出來。她將麻雀小心翼翼地放進假山上的一個小洞里,那里墊著柔軟的干草。
“我要去做晚課了。“她轉身欲走。
“我能去聽嗎?“西門汶泗跟上她的腳步,“保證安安靜靜的。“
徐婻正停下腳步,回頭看他。陽光從她背后照過來,給她的輪廓鍍上一層金邊,卻讓臉上的表情隱在陰影中。
“隨你。“最終她只吐出這兩個字,便轉身離去。
西門汶泗站在原地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回廊拐角,心跳仍有些不穩。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女子——前一秒還冷若冰霜,下一秒卻能對一只受傷的小鳥溫柔以待。這種反差讓他著迷,也讓他更加確定,自己一定要走進她的世界。
晚課時分,三清殿內香煙繚繞。徐婻正身著法衣,手持玉簡,站在經師的位置上誦經。她的聲音清亮悅耳,誦經時抑揚頓挫,與平日說話時的冷淡截然不同。西門汶泗站在殿外,隔著人群遠遠望著她,忽然覺得那道藍色的身影與殿中的神像一樣莊嚴神圣,卻又比神像多了幾分生氣。
晚課結束后,西門汶泗沒有上前搭話,而是默默離開了白云觀。他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
回到位于西山腳下的莊園時,已是暮色四合。西門汶泗剛踏進客廳,就聽見爺爺洪亮的聲音從書房傳來:
“臭小子,又跑去哪兒野了?茶樓不管了?“
西門老爺子今年七十有五,退休前是赫赫有名的軍區司令,如今雖已卸甲歸田,但軍人的做派一點沒改。他身材高大,腰板筆直,一頭銀發剪成板寸,說話中氣十足。
“爺爺,我去白云觀了。“西門汶泗脫下外套掛在衣帽架上,“向道長們請教道教文化。“
老爺子從書房探出頭,瞇起眼睛打量孫子:“道教文化?你小子什么時候對宗教感興趣了?“
西門汶泗倒了杯茶遞給爺爺:“一直都有興趣,您不知道而已。“
老爺子接過茶杯,意味深長地看了孫子一眼:“是嘛?那我問你,《道德經》第一句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西門汶泗不假思索地回答,隨即意識到自己上當了,“爺爺!“
老爺子哈哈大笑,拍了拍孫子的肩膀:“行啊,看來是真去學東西了。不過...“他忽然壓低聲音,“我聽說白云觀有位年輕的女道長,醫術了得,長得也俊...“
西門汶泗的耳朵瞬間紅了:“爺爺!您調查我?“
“調查?“老爺子一瞪眼,“我孫子三天兩頭往道觀跑,當爺爺的不能關心一下?“他湊近西門汶泗,聲音更低了,“那姑娘是全真派的吧?全真派戒律嚴,不許婚嫁,你小子可別...“
“爺爺!“西門汶泗打斷他,“我就是去學習而已,您想哪兒去了!“
老爺子哼了一聲,坐回搖椅上:“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你那點小心思,瞞得過我?“他搖著椅子,若有所思,“不過那姑娘要是真不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西門汶泗哭笑不得:“您這是鼓勵我追一個道士?“
“我什么也沒說。“老爺子閉上眼睛,假裝打瞌睡,“不過啊,年輕人做事要有分寸。人家要是真的一心向道,你可別胡來。“
西門汶泗沒有回答。他走到窗前,望著遠處隱約可見的白云觀輪廓,想起徐婻正為小鳥包扎時溫柔的神情,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爺爺,“他輕聲說,“我覺得她不一樣。“
老爺子沒有睜眼,但嘴角微微翹起:“那就走著瞧吧。“
與此同時,白云觀的寮房內,徐婻正跪坐在蒲團上,面前攤開一本日記。她提筆寫道:
“今日又見那茶樓主人。此人表面輕浮,卻問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這樣的問題,似是認真讀過經的。又見其對待小鳥溫柔,或非紈绔之輩...“
寫到這里,她停下筆,盯著紙面看了許久,最終將整頁撕下,在燭火上點燃。紙頁很快化為灰燼,落在香爐中。
“師父。“她輕聲喚道。
屏風后轉出一位白發老道姑,正是徐婻正的師父靜虛道長。老人年近八旬,面容慈祥,眼神卻清亮如少年。
“婻正,有心事?“靜虛在徒弟對面坐下。
徐婻正低頭沉默片刻,才道:“近日有一俗家男子常來觀中,言稱請教道法,卻...“
“卻對你格外關注?“靜虛了然一笑,“可是那位西門家的公子?“
徐婻正猛地抬頭:“師父知道?“
“觀里誰不知道?“靜虛搖頭笑道,“那年輕人每次來,眼睛就跟長在你身上似的。知客師兄都跟我說了。“
徐婻正的耳根微微發紅:“弟子惶恐。自入道以來,從未有過這般困擾。“
靜虛輕撫徒弟的發頂:“婻正啊,你自幼性情清冷,又因那阿斯伯格之癥,與人交往本就困難。入道后更是遠離紅塵,一心修行。如今有人闖入你的世界,感到困擾是自然的。“
“弟子該如何是好?“徐婻正的聲音幾不可聞。
靜虛沉思片刻:“全真戒律森嚴,婚嫁自是不許。但紅塵煉心,亦是修行一途。你若一味躲避,反而不美。“
“師父的意思是...“
“不必刻意回避,也不必過分親近。“靜虛站起身,“順其自然吧。若他真有慧根,引其入道也是功德一件;若他只是貪戀美色,自會知難而退。“
徐婻正深深一拜:“弟子明白了。“
靜虛走到門口,又回頭道:“對了,明日我要去西門府上做法事,你隨我一同去吧。“
徐婻正驚訝地抬頭:“師父!“
“怎么?“靜虛眼中閃著狡黠的光,“不敢面對?“
徐婻正深吸一口氣:“弟子遵命。“
靜虛離開后,徐婻正重新鋪開一張紙,提筆寫下“清靜“二字。可不知為何,筆下的字跡不如往日平穩,墨色也濃淡不均。她盯著這兩個字看了許久,最終輕輕嘆了口氣,吹熄了蠟燭。
月光透過窗欞,在地板上投下規整的光影。徐婻正和衣而臥,卻久久不能入睡。她想起西門汶泗問她“有了喜歡的人該怎么辦“時,那雙杏眼里閃爍的光芒,還有他看著受傷小鳥時溫柔的表情。這些畫面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像一縷煙,抓不住,散不去。
窗外,一只夜鶯開始歌唱,聲音清亮婉轉,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徐婻正閉上眼睛,試圖清空思緒,但那歌聲卻像極了某人帶著小奶音的笑語,縈繞耳畔,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