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靖難提議?
- 大明:本王的藩地大億點很正常吧
- 風清不夢
- 2097字
- 2025-07-31 12:29:18
朱高燧看著自己的這個二姐,心頭已經越發確認了。
因為自己兒子的那些事,四處花錢賄賂錦衣衛與官員,最后還是被朱棣給查出來,然后給重罰了,心生不滿了。
歷史上就伙同他污蔑朱高熾,甚至造反,被朱棣發現后,可是把他這個原身牽連得整個王府的人都被朱棣給清理了一遍,顧晟那些重要成員也全部被朱棣下旨砍了。
如今聽到這些,朱高燧心頭只覺得有些好笑。
同時又很想不通,他的這些姐姐妹妹,身為外戚,支持的可是朱高煦啊。
這人有想法不去找朱高煦,來找他,是不是有些不對?
朱高燧并沒有問這些,臉色無比的平靜。
“二姐,老爺子都疼愛我們的,我們的歲祿,可都不少的,這也是老爺子疼愛的一種方式,不是嗎?”
朱高燧并沒有去解釋自己就藩的原因,他想要聽聽這個二姐究竟打算做什么。
看看這位永平公主瘋到了哪種地步。
永平公主聞言,卻是一臉冷笑。
“歲祿?我的歲祿不過一千石,米、麥各五百石,鈔一千,只是多了兩百,這也叫疼愛嗎?
當初你姐夫在靖難之時表現卓越,可他卻是不念舊情,茂芳這孩子不過是買賣一些私鹽,他就至于下這么重的手嗎?
朝堂之上,又不是沒有買賣私鹽的人,他卻是當著所有人的面說教于我,這就是所謂的疼愛嗎?
再看看你,這么點事,就將你叫回去,讓你去交趾就藩,那個蠻夷之地,那些儒生士子都不愿意去那里當官,卻是讓他的親兒子過去,是疼愛?
我知道你心中肯定是有想法的,二哥那里,我已經聯系過了,只要老三你同意,我們一內一外,直接起兵靖難。
到時二哥當了皇帝,與你共享天下,我們都能過上更好的日子,有更大的權力。
如今你有圣旨,三衛兵馬調動,并不會引起任何懷疑,到時直接秘密入京,可定大局。
這樣一來,你也可以不用去交趾那個地方了。
那時,我們都將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老三,敢不敢?”
看著永平公主一臉凝重的看著他,朱高燧心頭也是一沉。
他果然沒有猜錯,他這個二姐,是真的在謀劃起兵靖難的事情,而且這些人,支持的果然是朱高煦。
他是真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人居然已經和朱高煦通過氣了。
他現在似乎明白為什么朱高煦對他會這么大方了,前前后后可是給了他不少,還有那么多金豆豆。
但想著朱高煦在京城的狀態,又有些不對啊,因為朱高煦那時候要是知道,肯定會單獨和他說了,哪里會輪得到永平公主給他說。
想到這里,朱高燧心頭已經有了答案。
要么是兩人在他回來的途中聯系的,要么就是永平公主還沒有聯系朱高煦,只是拿出朱高煦,先說服他,再去聯系朱高煦,增加籌碼。
這很明顯,幾乎就是第二種情況了。
如果是第一種,朱高煦的人,早就已經來了。
看著眼前的永平公主,朱高燧只覺得被朱高熾登基后剝奪一切不冤。
這人府上才多少護衛啊,就敢和他商量起兵造反的事情。
而且朱棣不過是當著朝臣的面教訓了她一頓,處罰了其子李茂芳,就有這么狠的心,完全沒有將朝廷明令禁止的買賣私鹽當一回事,被查出來了還想狡辯,還不想被罰。
朱棣沒有抽她一頓,在他看來都是朱棣脾氣好了。
事情鬧得那么開,朱棣要是不處罰,那大明律法就徹底的廢了。
從這些事,他也知道了這個永平公主平日里是得有多囂張跋扈了。
不再去想,緩緩站起身。
“二姐,既然你已經和二哥說好了,那你們去做吧。
我便告辭了,這事,我不會參與,我也不會說出去,但僅此一次。
我奉勸二姐也不要亂動,等過些時間,處罰就過去了,以前是什么樣,以后還會是什么樣,何必想不開。
而且買賣私鹽本就是朝廷所禁止的,你身為皇室,帶頭去做,還收買錦衣衛與官員,將這件事鬧得滿朝皆知,老爺子不處罰你,處罰誰?
大明律法,必須要遵守,若是當時不處罰二姐,其他人便人人可犯,二姐恐怕要成為大明先河之例。
你也得體諒老爺子的苦心才是,不能將老爺子的疼愛,當做你有恃無恐的理由才是。
還有,我就藩不是老爺子的處罰,是我自己要求去的。”
說完,朱高燧徑直離開,絲毫沒有去看永平公主有些鐵青的臉色。
和這幾個人起兵靖難?當這是玩過家家呢?
本身就是靖難起家的朱棣,要是這點防范都沒有,會是那個永樂大帝?
他可不想跟著這些人去送人頭,他現在只想出去就藩。
在實力沒有達到之前,這些事情,他不會摻和絲毫。
他都想不通,這個女人,怎么會瘋狂到這種地步。
想靠著自己的幾十府兵,然后他的一萬多三衛?以及朱高煦那里的三衛以及一營兩萬多人的兵馬?
而且朱高煦真的想要靖難?
朱高煦要是想,在靖難之時但凡下定決心想要這樣做,最后那個皇帝是誰坐上去,都還不一定。
哪怕就是朱棣登基,剛開始時朱高煦只要想,那時候的成功率,可是比現在大多了。
之前那么大勢力的時候朱高煦都沒有動靜,現在已經被朱棣分化得差不多了,朱高煦會靖難?
哪怕就是歷史上朱高煦的造反,這么能打的一個人,直接被朱瞻基打到自己的大本營,一場叛亂那樣草草結束,他都有些不信。
看著是朱高煦在造反,但怎么看都給人一種朱高煦仿佛是在被造反。
自己都還沒有將兵力部署明白,朱瞻基就全知道了,朱高煦自己都沒有清點好有哪些人支持他,朱瞻基就已經全部掌握了,自己還在藩地做事呢,朱瞻基的兵馬就已經打到自己的藩地了。
要是朱高煦真的造反,朱瞻基想要那么容易且快速的解決朱高煦,他真不信。
因為朱高煦可以說他少智,可以說他玩政治不行,但涉及到軍事,涉及到打仗這塊,大明可都沒有幾個人能夠比的。
最后打成那個樣子,要是沒點問題,他都不信。